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95篇
  免费   771篇
  国内免费   2281篇
安全科学   431篇
废物处理   166篇
环保管理   1758篇
综合类   8019篇
基础理论   1065篇
环境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697篇
评价与监测   1056篇
社会与环境   391篇
灾害及防治   58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200篇
  2022年   299篇
  2021年   385篇
  2020年   382篇
  2019年   325篇
  2018年   268篇
  2017年   357篇
  2016年   366篇
  2015年   452篇
  2014年   476篇
  2013年   637篇
  2012年   615篇
  2011年   742篇
  2010年   603篇
  2009年   575篇
  2008年   503篇
  2007年   693篇
  2006年   709篇
  2005年   536篇
  2004年   509篇
  2003年   542篇
  2002年   484篇
  2001年   435篇
  2000年   343篇
  1999年   255篇
  1998年   190篇
  1997年   171篇
  1996年   153篇
  1995年   194篇
  1994年   185篇
  1993年   148篇
  1992年   127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78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50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33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16篇
  1973年   8篇
  1972年   8篇
  1971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全面系统地评估排污权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对于进一步发挥应对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治理的协同效应、推进全国统一生态环境市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污染治理和政策管理的双重视角,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和倾向得分匹配,分别检验排污权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的减污和降碳效应;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三种政策情景下(排污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以及组合政策)的协同减排效应差异。研究表明,从污染治理视角,排污权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均显著降低了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了减污降碳的协同效应;从政策协同管理视角,在减少二氧化硫污染方面,组合政策比各类政策的单独实施更为有效;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方面,碳排放权交易比排污权交易和组合政策更为有效。因此,在推进气候变化应对和大气污染治理机制融合的进程中,应有所侧重地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和排污权交易组合使用。  相似文献   
962.
大连市化肥农药流失入海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996~2000年间,大连市化肥农药使用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运用不同类型有机物理论化学耗氧量的数学计算模型,分别计算了大连市化肥农药流失和工业废水排放对海域的污染影响,结果认为大连市化肥农药流失对海域污染物COD的污染贡献率远远大于工业废水排放的COD贡献率。最终提出应采取加强化肥农药使用管理等有效手段防治近岸海域化肥农药流失污染。  相似文献   
963.
我国近岸海域微生物源示踪监测技术的研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我国近岸海域陆源性非点源污染污染贡献率及其危害性剧增现状的分析,强调了在我国开展污染源示踪检测技术研发的必要性。在总结了国外治理非点源污染的经验———微生物源示踪技术研究和应用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近岸海域微生物源示踪检测技术研发的设计思想。从而阐明,传统的环境监测指标和方法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集监测、溯源和示踪为一体,适应于我国国情的近岸海域非点源污染源监测技术的研发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64.
模糊评价法在沧州市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DRASTIC模型为基础,建立了评价含水层污染性难易程度的模糊分析理论与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沧州市区地下水系统脆弱性评价。评价结果从趋势上反映了沧州市区地下水受污染的难易程度,与市区地下水污染现状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65.
航天器在轨自主热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器在轨自主进行热故障诊断对其顺利完成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中所提出的专家系统推理机制采取基于事例和基于规则相结合的方法构造;而知识获取广泛吸取历史经验和专家知识,采用产生式规则进行知识表示。最后利用VB完成了该专家系统,通过验证,发现它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66.
典型产业承接区土壤砷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揭阳市为研究区域,采集了1330个表层土壤(0-20 cm)样品和331个深层土壤(150-200 cm)样品,利用富集因子法分析了表层土壤中As的污染状况,通过GIS空间分析技术以及单因素分析法探究了土壤As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As含量的均值为6.03 mg?kg-1,低于该区土...  相似文献   
967.
利用2006—2017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通过效应分解分别计算出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对环境污染的直接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和总效应。模型估计的结果表明:①财政收入分权与财政支出分权通过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两种途径对环境污染产生显著影响,但收入分权与支出分权对环境污染的空间效应具有异质性。②财政收入分权对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负向直接效应和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影响系数分别为-5.429和-17.572。提高财政收入分权度不仅有利于减轻本省份环境污染,也对邻近省份的环境污染起到抑制作用。而财政支出分权对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负向直接效应和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影响程度分别为-3.345和1.173。提高财政支出分权虽然有利于减少本省份污染的排放,但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省际的污染外溢效应,提高邻近省份的污染程度。③从总效应来看,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对环境污染均呈现出显著的负向相关性,影响程度分别为-23.001和-2.172。提高财政分权可降低环境污染水平,有利于环境质量提升。④通过构建不同空间权重矩阵,检验模型的稳健性,结果表明模型估计是稳健可靠的。根据分析结论,可能的启示与建议有:①合理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在提高财政支出分权度的同时提高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分权度,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②继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完善绿色经济考核机制,引导地方政府加大对污染治理和环境改善的支出水平及效率。  相似文献   
968.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地探寻经济增长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与经济持续、稳定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虽然政府制定了相关的环境治理政策,但我国环境治理整体效果仍然欠佳。自从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为了获得较高经济效益,会放松对环境管理,导致环境治理高投入低成效。同时,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政府在制定相关环境治理政策时带有区域性特点,迫使高污染高能耗企业迁移至环境规制相对薄弱的地区,由此产生污染迁移的现象。基于此,对2003—2017年30个省区市(港澳台和西藏除外)环境污染总指数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探讨,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研究环境规制、省际产业转移对污染迁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环境规制总体上对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直接效应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当某省环境规制强度增加,环境污染总指数会降低,从而引起污染向相邻省份转移,造成相邻省份的环境污染总指数上升。②省际产业转移整体上对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直接效应且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当某省的产业转移到相邻省份时,会缓解本省环境污染,却加重相邻省份的环境污染程度。这就需要中央政府加强对于各省区市的环境管控,统筹各区域的联防联治机制。产业转移承接省份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本省环境承载能力和环境治理能力,还要考虑入驻企业自身污染排放处理能力,并将污染排放指数纳入筛选条件。同时,产业转移承接省份要引入企业的生产工艺、技术、研发团队等,运用技术溢出效应提升区域环境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969.
通过对清查数据的结果分析,确定第二次全国污染源入户普查的对象,基于企业填报、现场入户、资料收集审核、数据核查等具体工作的实施与开展,思考和归总普查工作中影响数据质量的现实问题和难点,初步构建污染源普查质量保证体系,以期为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质量保证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70.
我国化工产业的不断发展,带动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条件,但是与此同时也对我国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化工生产用到许多化学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化学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造成很严重的影响。我国对化工生产给环境保护造成的影响高度重视,随着绿色化工环保技术的出现,有效解决了化工产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对我国的环境问题进行了有效的改善,对我国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绿色化工环保技术进行分析,探讨绿色化工环保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