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00篇 |
免费 | 226篇 |
国内免费 | 70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57篇 |
废物处理 | 110篇 |
环保管理 | 297篇 |
综合类 | 1303篇 |
基础理论 | 230篇 |
污染及防治 | 321篇 |
评价与监测 | 53篇 |
社会与环境 | 138篇 |
灾害及防治 | 3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85篇 |
2022年 | 102篇 |
2021年 | 106篇 |
2020年 | 95篇 |
2019年 | 100篇 |
2018年 | 81篇 |
2017年 | 110篇 |
2016年 | 134篇 |
2015年 | 137篇 |
2014年 | 131篇 |
2013年 | 185篇 |
2012年 | 227篇 |
2011年 | 248篇 |
2010年 | 135篇 |
2009年 | 128篇 |
2008年 | 90篇 |
2007年 | 130篇 |
2006年 | 108篇 |
2005年 | 82篇 |
2004年 | 59篇 |
2003年 | 45篇 |
2002年 | 49篇 |
2001年 | 66篇 |
2000年 | 51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34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34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31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4年 | 1篇 |
196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01.
为推广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技术,以炼铁工序为研究对象,从协同度、成本收益和环境影响3个维度评价炼铁工序源头、过程节能技术、末端治理技术和低碳技术的协同控制效益。从污染物和碳排放协同度分析来看,源头、过程节能技术能有效推动炼铁工序污染物和碳排放的协同减排,而末端控制技术对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减排不具有协同性。绿氢冶炼技术和熔剂性球团制备技术污碳减排协同度较高,此外高炉喷吹焦炉煤气技术、高炉煤气回收技术和高炉热风炉双预热能协同减少VOCs和碳排放。在当前我国碳交易价格条件下,从成本收益分析来看节能技术和污染物末端治理技术具有可推广性。随着碳交易价格的上涨,绿氢冶炼和碳捕集(CCS)技术减排成本呈下降趋势。绿氢冶炼技术、污染物末端治理技术最能有效地减少环境影响,其他节能技术也能相应减少环境影响,而现有条件下CCS技术的实施会增加对环境的影响。综合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协同减排的协同度、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评估,炼铁工序中源头防治和节能技术可作为我国现阶段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技术进行推广,随着未来碳交易价格的增长和能源的转型,绿氢冶炼技术和CCS技术具有较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102.
103.
104.
Air pollution problem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have gained larger fraction in the last decade especially due to non functioning and non implementation of effective air pollutioncontrol devices in industries. In industrial wastewater management, adequate treatability studies are conducted to arrive at a techno-economic treatment option. However no suchstudies were done for reducing air pollution or emission fromindustries until now in India. Little information was availableabout such studies in other countries. This article provides information about a novel technique known asflue gas treatability studies and to undertake such studies, a pilot scale system is installed in Air Pollution Control Divisionof M/s National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NEERI, Nagpur-20, India. This study is a tool for techno-economicselection of air pollu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for small/medium scale industrial emissions.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采用聚合羟基复合阳离子合成交联黏土A1-Ce-PILC,经SO4^2-改性后,以浸渍法制备了铜基交联黏土催化剂Cu/A1-Ce-PILC,并将其应用于C3H6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反应,350℃时NO转化率达到最大值56%,700℃时下降至22%.为探究催化剂高温失活的原因,采用XPS、TPR、TGA、Py-IR和DSC对反应前后催化剂的物化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过H2预处理活化后活性组分Cu物种以Cu^+形式存在,而高温反应后Cu物种除以Cu^+和Cu^2+ 2种形式存在外,还出现了少量CuO物种;高温反应过程中A1-Ce-PILC上结构羟基和SO4^2-流失导致催化剂表面酸性减弱;此外,还存在表面积炭覆盖了部分活性中心并堵塞了催化剂孔道的现象.这三者的共同影响促进了C3H6深度氧化,抑制了NO还原,从而导致催化剂的失活. 相似文献
108.
烟束曲霉菌丝球对Cr(Ⅵ)的去除-还原与吸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投加烟束曲霉(Aspergillus fumisynnematus)菌丝球的方法去除含铬废水中的Cr(Ⅵ),通过研究模拟含铬废水中Cr(Ⅵ)与总Cr浓度及pH值的变化规律来确定烟束曲霉菌丝球对Cr(Ⅵ)的去除作用.结果表明,烟束曲霉菌丝球对Cr(Ⅵ)的去除作用包括还原与吸附,以还原作用为主,兼有一定程度的吸附.适宜条件(30℃,150 r·min-1,pH=1.30,投加量10.0 g)下菌丝球能在48 h内将100 mL浓度为10~200 mg·L-1Cr(Ⅵ)溶液中的Cr(Ⅵ)全部去除,其中对总Cr的吸附率为30%~50%,对Cr(Ⅵ)的还原率则达到了99%以上,吸附平衡后解吸出来的Cr的形态95%以上为Cr(Ⅲ).考察了溶液初始pH值、Cr(Ⅵ)初始浓度、菌丝球投加量及温度对菌丝球去除Cr(Ⅵ)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菌丝球只有在低pH值时才能达到对Cr(Ⅵ)较好的去除效果.溶液初始pH值及Cr(Ⅵ)初始浓度的降低、菌丝球投加量及温度的升高均能提高菌丝球对Cr(Ⅵ)的去除率,溶液初始pH值的降低及菌丝球投加量的增加均可提高菌丝球对总Cr的吸附率,温度则主要通过改变菌丝球的结构形态来影响菌丝球对总Cr的吸附作用.菌丝球对Cr(Ⅵ)及Cr(Ⅲ)均存在吸附作用,吸附在菌丝球上的Cr(Ⅵ)在酸性环境下易被还原成Cr(Ⅲ). 相似文献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