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15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195篇
基础理论   125篇
污染及防治   46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6 毫秒
321.
滴涂法制备壳聚糖修饰电极(Chitosan/Glassy Carbon Electrode,CTS/GCE),并通过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法表征修饰电极;利用修饰电极研究Pb2+离子与血清蛋白质混合体系及单组分体系的结合反应机理,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CTS/GCE修饰电极测定Pb2+-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时显现良好的线性响应关系,利用建议的理论方程计算了Pb2+与蛋白质的结合参数;分析实验数据表明混合组分体系中蛋白质分子间也存在相互作用,从而影响Pb2+与单组分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Pb2+与多组分蛋白质溶液体系的相互作用参数不等于Pb2+与单组分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参数之和;同时,文章提出了一个蛋白质-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的计算公式,以此定量衡量多组分蛋白质混合体系中蛋白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可为研究重金属离子与蛋白质组的相互作用提供前期基础,并为蛋白质-蛋白质分子间相互作用研究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322.
毒死蜱对斜生栅藻急、慢性毒性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有机磷农药毒死蜱污染对本土水生敏感性物种斜生栅藻的毒性效应,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静态毒性实验,研究了毒死蜱对斜生栅藻96 h急性毒性效应,并在急性试验基础上进行慢性试验,分析了不同浓度毒死蜱存在14 d后斜生栅藻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以及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毒死蜱96 h EC50为8.4 mg/L;毒死蜱对斜生栅藻叶绿素a无明显毒性效应;但在前期短时间,低浓度作用下能促进可溶蛋白、MDA含量的上升,但在后期长时间胁迫作用下,总体可溶蛋白、MDA含量呈下降趋势;这说明,可溶蛋白和MDA这两个指标对毒死蜱敏感,可作为生物标志物来指示有机磷农药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本土水生敏感性物种的保护和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23.
铬革渣资源化处理研究Ⅷ--饲料胶原蛋白粉的毒理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胶原蛋白粉的LD50>10g/kg,属实际无毒级;蓄积系数K>5.28,属弱蓄积性;Ames不论加S-9混合液与否,致突变作用结果为阴性;微核试验剂量高达5g/kg仍为阴性;精子畸形试验剂量5g/kg亦呈阴性。  相似文献   
324.
不同组成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吸附Cd2+、Zn2+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郑蕾  丁爱中  王金生  田禹  孙德智 《环境科学》2008,29(10):2850-2855
以蛋白质和糖含量比分别为2.5∶1、7∶1和9∶1的3种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PS)EPS1、EPS2、EPS3作为吸附剂,研究其对水中Cd2+、Zn2+的吸附效能.结果表明,EPS对Cd2+和Zn2+的吸附与其组成有关,EPS1、EPS2和EPS3对Cd2+和Zn2+吸附量分别约为19.5、 27、 17 mg/g和40.5、 47.5、 37 mg/g. 3种胞外聚合物对Cd2+、Zn2+吸附过程可在1 h内快速平衡.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EPS1对2种重金属的吸附速率最快,而EPS2对Cd2+、Zn2+的平衡吸附容量最高.Freundlich和Langmuir方程均可描述3种EPS对Cd2+、Zn2+的吸附过程,方程参数拟合结果表明2种金属同EPS之间存在多种作用方式.3种EPS的吸附热力学方程拟合系数均表明EPS对Zn2+的吸附稳定性、吸附能力和亲和力均比对Cd2+的吸附强;当EPS中糖所占比例增加时,其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也提高,表明糖在吸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25.
王旭东  张银辉  王磊  张慧慧  夏四清 《环境科学》2014,35(11):4176-4184
为进一步研究多种蛋白质体系超滤过程的膜污染机制,采用切割相对分子质量为50×103的聚醚砜(polyethersulfone,PES)超滤膜,对溶菌酶(lysozyme,LYS)、牛血清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LYS+BSA等3种不同蛋白质溶液的超滤过程进行了研究.运用接触角仪、场发射扫描电镜(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FESEM)、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测定了不同污染阶段膜特征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超滤膜通量变化明显呈现3个阶段:初期(约0~5min)衰减迅速、中期(约5~60 min)衰减缓慢、后期(约60~120 min)趋于稳定;整个超滤过程中,LYS污染膜的通量衰减幅度最大,LYS+BSA次之,BSA最小.膜特征参数变化表明:LYS对膜的初期污染主要以膜孔窄化为主,中期污染由膜孔堵塞和膜孔窄化共同控制;BSA初期膜污染以膜孔堵塞为主,中期污染以膜孔窄化为主;滤饼层过滤是BSA、LYS后期膜污染的主要机制.LYS+BSA二元混合溶液中的LYS对膜污染的产生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26.
固体发酵提高水生植物发酵产物蛋白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微生物固体发酵技术对伊乐藻(Elodea nuttalli)、苦草(Vallinmeria spiralis)和喜旱莲子草(Alterranthera philoxerides)3种高等水生植物进行单细胞蛋白生产的研究,分析单一菌种和混合菌种发酵过程中水生植物粗蛋白含量和纤维素酶活的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与单一霉菌发酵相比,利用霉菌与酵母混合发酵,可明显提高发酵产物粗蛋白产量,其中以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与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混合发酵苦草的粗蛋白含量最高,产物中粗蛋白含量最高可达39.88%,粗蛋白增加率为84.2%,使其有可能成为鱼、家禽和家畜的蛋白饲料来源.因此,利用固体发酵处理水生植物可以实现水生植物的资源化.  相似文献   
327.
对从玉米茎内分离的18株固氮菌进行了回接分离试验,经多碳源无氮培养基、菌落形态、颜色与REP-PCR相结合的方法,筛选、鉴定出了两株具有较高乙炔还原活性和能在玉米体内定殖的菌株R1和R6。把携带gfp标记基因的质粒pKK223-GFP和nifH-gfp的质粒pMGFP2.1分别转化R1和R6,得到携带gfp,且菌落带绿色荧光的转化子R1A和R6A,以及携带nifH-gfp的转化子R1B和R6B。在限菌条件下对R1A和R6A,在玉米根内的定殖以及R1B和R6B中nifH-gfp融合基因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了R1A和R6A主要定殖在根的皮层细胞、胞间隙、中柱细胞和导管内,有时在活的细胞内也可检测到,R1B和R6B中的融合基因因受玉米根内营养以及其它与固氮酶基因表达相关因素的限制,很难在玉米根内表达,只有在添加了1‰蔗糖后,nifH-gfp才能在根内表达。  相似文献   
328.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coumaphos [O-(3-chloro-4-methyl-2-oxo-2H-1-benzopyran-7-yl) O,O-diethyl phosphorothioate] exposure on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during bovine production, acetylcolinesterase (AChE) and butyrylcholinesterase (BuChE) activities were measured in whole blood, erythrocytes, and plasma of healthy male steers (Bos Taurus x Bos indicus) sprayed with coumaphos at a non-lethal dose of 1 mg kg? 1 body weight per day once every 14 (in vivo group) or 21 days (southern and central groups). Coumaphos topically administered at 1 mg/kg body weight per day to cattle under normal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tropical areas produced a significant inhibition in erythrocyte (RBC) AChE and BuAChE activities when compared to baseline levels. RBC-AChE activity for the in vivo group decreased 71.3% (P < 0.05) and BuChE activity 59.1% (P < 0.05); RBC-AChE activity decreased 55.1% (P < 0.05) (southern group) and 43.4% (P < 0.05) (central group).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specimens, steers from in vivo, southern, and central groups after 150 days of exposure had lower (P < 0.05) leukocyte count, absolute lymphocyte, erythrocyte, and platelet counts. Decreases in RBC-AChE activities correlated with decreased lymphocyte (r = 1.000, p = 0.01), erythrocyte (r = 1.000, p = 0.003), and platelet counts (r = 0.841, p = 0.036).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UN levels (P < 0.05) correlated with the decrease in RBC-AChE activities (r = ? 0.997, p = 0.047) and with the decrease in absolute red blood cell (r = ? 0.883, p = 0.020) and lymphocyte (r = ? 0.825, p = 0.043) counts; increased (P < 0.05) total plasma protein levels correlated with the decrease in RBC-AChE activities (r = ?0.998, p = 0.043), absolute red blood cell (r = ? 0.998, p = 0.040), lymphocyte (r = ? 0.893, p = 0.017), and platelet (r = -0.855, p = 0.030) counts. The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correlated with the erythrocyte acetylcholinesterase inhibition could be considered as early indicators or warning responses of bovine exposures to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 (OPs).  相似文献   
329.
超滤法预处理L-乳酸发酵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酒酒糟乳酸发酵液为研究对象,采用截留分子量为100 kDa的中空纤维超滤膜(聚偏氟乙烯PVDF膜)去除其中的蛋白质等杂质,为后续电渗析分离提纯L-乳酸提供合格的料液。研究表明,操作压力、温度、pH值和进料速度对蛋白质截留率、乳酸回收率和发酵液的膜通量均有影响;乳酸回收率与蛋白质截留率基本呈负相关关系,是因为被截留的蛋白质等在膜面形成滤饼层,有吸附并截留乳酸的作用。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在操作压力为20 kPa,温度为27℃,pH为3.9,进料速度为280 mL/min的情况下处理效果最好,蛋白质截留率可达到98.01%,乳酸回收率可达到97.78%,发酵液的膜通量为7.26 L/(m2·h)。  相似文献   
330.
Fenton氧化破解污水处理厂污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Fenton氧化反应的影响因素pH值、H2O2/Fe2+投加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污泥破解效果的影响,并以污泥上清液中蛋白质、糖类、SCOD及污泥TSS、VSS的变化来表征污泥破解的程度。结果表明,最佳破解条件为:pH=5,最佳H2O2/Fe2+投加比为24:1,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90 min,在该条件下,SCOD、溶解性蛋白质和多糖分别由88.76、19.70和14.95 mg/L增加到3 714.64、2 039.90和289.70 mg/L;TSS及VSS分别由34.60 g/L、19.76 g/L降为26.60 g/L、14.22 g/L,去除率分别为23.12%和 28.14%。Fenton氧化破解污泥,能够有效促进污泥絮体分解,有利于进行后续的厌氧消化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