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8篇
  免费   810篇
  国内免费   53篇
安全科学   522篇
废物处理   52篇
环保管理   434篇
综合类   1916篇
基础理论   542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318篇
评价与监测   179篇
社会与环境   298篇
灾害及防治   278篇
  2025年   34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217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236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The ranking of air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according to a number of evaluation criteria and 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interested publics is demonstrated. A pilot study for the South Coast Air Quality Management District of California serves as the reference point. Several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 are addressed, such as: (a) the enhancement of criterion priorities to account for the variability amo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ntrol measures when incommensurable impact levels are applied: (b) the derivation of alternative rankings according to the priorities of potential coalitions; (c) the assessment of the potential acceptability of a collective ranking given the degree of solidarity among participants with similar interest affiliations; and (b) the assessment of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performance of specific control measures may override priority differences and lead to insignificant ranking differences.  相似文献   
993.
石油野外作业工人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GB3869—83标准对江汉油田测量、地震、钻井、井下四类野外作业34名工人、24个工种进行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调查,其结果:测量作业为Ⅰ~Ⅱ级;钻井作业Ⅱ级占5/8,Ⅲ级占1/4;井下作业Ⅲ级占2/3;地震作业Ⅲ、Ⅳ级各占4/9、2/9。说明前两类基本属中等强度劳动,后两类大部分属重强度劳动。  相似文献   
994.
选取我国东、中、西部3个地区的6个典型村镇的生活垃圾,在模拟静态浸泡的环境下,测定了在液固比20∶1浸泡时,污染物中COD、BOD5、TP、TN和NH3-N溶出规律。实验结果显示,浸泡液pH值随浸泡时间的增加总体呈现先降低后升高最后在7.4~7.8之间小幅度波动。COD和BOD5均随浸泡时间增加而升高,随后由迅速下降到缓慢下降直至趋于稳定。TP和TN浓度的总体变化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最后趋于稳定。浸泡液中NH3-N浓度波动较大,在第1周至第4周持续升高,并在第4周达到最高值,第5周达到最低值,第5~10周又逐渐升高。3个地区的村镇垃圾浸泡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基本相一致,有机质含量对溶出物变化趋势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95.
高温碟形双金属片是火警温度继电器的核心元件,结构复杂,为了研究其受热动作响应特性,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通过Solidworks结合ANSYS对双金属片进行热-结构耦合场分析,获得了碟形双金属片的受热动作响应特性,并且通过不断改变高温碟形双金属片的外形结构进行求解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总结高温碟形双金属片的结构与其受热动作响应特性之间的关系,为高温碟形双金属片的结构参数设计和数据调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6.
为实现对采前工作面所处动力环境的客观、准确评价,选取9个直接影响工作面动力环境的指标因素构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基于核主成分分析(KPCA)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工作面动力环境多因素耦合安全评价智能模型。首先根据KPCA理论对评价指标施行简约化处理,剔除冗余信息,得出6个简约后的评价指标并输入LSSVM模型中训练学习,最后得到评价模型。选取从平顶山矿区和大同矿区搜集到的30组工作面历史数据,按照20∶10的比例对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其他四种模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KPCA方法可有效减少数据信息冗余,利用KPCA优化的LSSVM模型可准确评价工作面动力环境,误判率为0。  相似文献   
997.
利用2013年遥感影像和地形图制作地势图,将万子湖湿地洲滩分为27 m以下、27~28、28~29、29~30、30 m以上共5级地势阶梯。利用1983~2013年万子湖逐日平均水位数据分析不同地势阶梯洲滩在春汛期、洪水期、退水期、枯水期等4个时段的淹水特征,结合生物特性和人为干扰分析,确定万子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边界范围和策略。研究表明:4个时段中的生态系统管理边界分别为29、31、29、28 m地势阶梯分界线,3个重点时段和管理区域为:春汛期,管理目标是产卵亲鱼保护,28 m以下洲滩是重点管理区域;退水期,管理目标是保障鱼类洄游,28 m以下洲滩和湖槽洄游通道是重点管理区域;枯水期,管理目标是洲滩上鱼类产卵场、幼鱼索饵场和越冬候鸟栖息地的恢复与保护,28 m以下洲滩是重点管理区域。而生态系统管理重点则是去除过度人为干扰(包括洲滩过度开发、过度捕捞),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整体性功能,应坚决停止重点区域内滩涂水面的养殖承包、引淤抬洲、洲滩植树等系列干扰性活动。  相似文献   
998.
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对于云南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利用30 m分辨率的Landsat系列遥感数据和1.5 m分辨率的SPOT6/7遥感数据分别对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1989,1993,2000,2007,2015年的湖面面积进行了动态监测。结果表明: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在1989~2015年间总体上较为稳定,湖体湖面面积共减少了约41 km~2(约4%),但各湖变化差异较大。杞麓湖和异龙湖湖面面积持续快速萎缩,至2015年异龙湖已萎缩了1989年湖体湖面面积的40%。其中异龙湖萎缩的主要原因是干旱和围湖造田,而滇池变化波动较大,原因主要在于工业发展及工程治理。通过对同期的Landsat 8OLI数据与SPOT6/7数据解译的杞麓湖和异龙湖湖面面积对比发现不同空间分辨率的解译结果有较为明显差异(2.8%和1.7%),表明在采用多源遥感数据进行湖泊面积解译时需要考虑不同空间分辨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9.
建立了同时测定水中5种氯酚类化合物的离子色谱紫外检测法。水样经0.45μm水相针式滤器过滤后,以250 nm为检测波长,5%的氨水甲醇-1%的硫酸铵溶液(V∶V=80∶20)为流动相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2-氯酚质量浓度为0.1~1.6 mg/L,其余4种氯酚质量浓度为0.01~0.16 m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均>0.999;2-氯酚和2,4-二氯酚的检出限分别为0.03和0.004 mg/L,其余3种氯酚的检出限为0.003 mg/L。低、中、高3种加标浓度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4.1%~100.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9.9%。该方法前处理简单,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好,适用于基层检测机构对生活饮用水中5种氯酚类化合物的日常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遥感技术的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监管需求出发,利用遥感技术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监测方法,并采用生态保护红线区域自然生态系统构成及变化、生态景观平均斑块面积变化和NDVI植被指数变化3个评价指标,对江苏省盐城沿海地区2012-2013年各类型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生态环境变化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水源水质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红线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相对较高;桑蚕品种多样性保护红线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类型占比较低,生态景观较为破碎,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相对较低;大部分生态红线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