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80篇
安全科学   28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161篇
基础理论   34篇
污染及防治   34篇
评价与监测   29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鉴于我国缺乏非金属矿物制品工艺过程源成分谱(源谱)现状,采用稀释通道系统于2017年2~6月采集了玻璃制造、陶瓷制造和砖瓦制造共6个非金属矿物制品企业排放的PM_(10)和PM_(2.5)样品,对样品中的50种化学组分进行分析,构建相应的源谱,并对其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玻璃制造源谱中以Na元素为主(质量分数介于9. 2%~18. 5%之间),陶瓷制造源谱中以Al、Si、Ca和Fe等地壳元素为主(质量分数在1. 7%~8. 7%之间),耐火砖和页岩砖源谱则是以SO_4~(2-)、NH_4~+等水溶性离子为主,SO_4~(2-)和NH_4~+质量分数分别介于36. 9%~48. 1%和7. 7%~17. 0%之间.不同企业因燃料类型、脱硫脱硝除尘方式不同会对源谱中的化学组分产生影响.源谱之间的分歧系数(CD)显示除页岩砖制造外,其余源谱2种粒径之间均较为相似,同粒径不同源谱间均存在差异,浮法玻璃与药用玻璃之间和2个陶瓷企业之间的CD值相对较小.使用R/U值比较源谱间不同组分的差异识别出Na和As元素可作为玻璃制造的标识组分,陶瓷制造可用Al和Ti来识别,NO_3~-和NH_4~+区分耐火砖,SO_4~(2-)和NH_4~+识别页岩砖.  相似文献   
222.
接种单一/混合污泥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快速启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泽文  李冬  张杰  郭跃洲  李帅 《环境科学》2017,38(12):5215-5221
在两组SBR反应器R0、R1中分别接种单一类型反硝化颗粒污泥和反硝化颗粒污泥与好氧硝化污泥的混合污泥(体积比为2∶1)来启动厌氧氨氧化,旨在探求不同接种污泥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快速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R0用时64 d成功启动厌氧氨氧化,总氮去除负荷为0.26 kg·(m~3·d)~(-1),R1用时47 d,总氮去除负荷为0.30 kg·(m~3·d)~(-1),比R0缩短了17 d;在富集培养阶段,R1中红色污泥大量出现,系统厌氧氨氧化特征比R0更加明显;反应器启动成功后,R0的化学计量比为1.20和0.34,R1的化学计量比为1.26和0.21,比R0更接近理论值1.32和0.26,R0中污泥的MLSS和MLVSS分别恢复到初始种泥的51%(4.2 g·L~(-1))和38%(2.3 g·L~(-1)),R1中污泥的MLSS和MLVSS分别恢复到初始种泥的54%(4.4 g·L~(-1))和42%(2.6 g·L~(-1)),高于R0,可以推测,R1驯化过程中厌氧氨氧化菌(AnAOB)增殖速率比R0更快.采用混合污泥作为接种污泥能够加速厌氧氨氧化的启动进程,且启动成功之后系统的脱氮性能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223.
小城镇污水既是水资源的主要污染源,同时也是可利用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率、低成本的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是农业生态安全和工程节水的急需。研究采用人工快速渗滤方法处理小城镇污水,在湿干比一定(湿干比1∶3)的条件下设3种填料比[V(土)∶V(砂)=1∶1、2∶1和3∶1)和3种不同水力负荷周期[短周期(0.5 d进水,1.5 d落干)、中周期(1 d进水,3 d落干)和长周期(3 d进水,9 d落干)]进行交叉试验。跟踪测定处理后水中COD、总磷、凯氏氮和铵氮的去除率。结果表明,系统的COD和总磷去除效果较好,最高去除率分别达到73.19%和54.86%。COD的去除受水力负荷周期影响较大,在长水力负荷周期条件下去除效率高,总磷的去除受水力负荷周期的影响小。系统对凯氏氮和铵氮的去除效率偏低,两者的最高去除率分别为46.67%和40.67%,均在长周期条件下取得。  相似文献   
224.
亚硝酸盐氮(NO-2-N)是水体中的含氮有机物被氧化转变为硝酸盐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水环境中存在的NO-2-N具有毒性与致癌性,因此,NO-2-N含量的准确快速测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用酶标仪代替传统的紫外分光光度计,以2 mL离心管为反应容器进行NO-2-N含量的测定,优化小体系测定NO-2-N含量的关键影响因素,即反应体系的体积、显色时间、显色剂用量,研究结果表明:小体系反应总体积1 mL、显色剂用量20 μL、显色时间20 min、pH范围7~9,NO-2-N质量浓度为0~0.6 mg/L标准曲线的线性良好(r>0.999)。根据小体系与国标体系测定的结果进行线性拟合和正交验证,结合2种方法的差异显著性分析,证明了小体系测定NO-2-N含量新方法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225.
徐婧  郑红  卢江龙  刘国坤 《环境科学》2022,43(11):4982-4991
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引发抗生素抗性基因在环境中的传播和扩散,对生态系统与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特别是饮用水中抗生素污染事件的相关报道引发社会极大关注.因此,如何实现应急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痕量抗生素快检成为研究热点.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并结合磁性固相萃取(MSPE)样品前处理方法,构建了饮用水水样中ng ·L-1水平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快速检测方法.借助于磁性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Fe3 O4@SiO2-GO)的高吸附容量所提供的高富集能力,成功实现了饮用水中1.0 ng ·L-1恩诺沙星(ENR)和5.0 ng ·L-1环丙沙星(CIP)的加标检出,回收率在77.5%~91.5%之间,满足当前饮用水水质检测的要求.对于有机基质复杂的湖水等环境水样,萃取材料的选择性尚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226.
快速检测软骨藻酸的间接ELISA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对抗原、一抗、二抗的最佳稀释倍数、温育温度与时间、包被条件及其显色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软骨藻酸(Domoic acid,DA)的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结果表明:抗原、一抗和二抗(HRP-IgG)最佳稀释度分别为1∶12800倍、1∶400倍和1∶3000倍;最佳包被条件为4℃包被12 h;抗原抗体最佳反应温度为37℃,反应时间为60 min;二抗最佳反应温度为43℃,反应时间为30 min;最佳显色条件为室温不避光显色20 min.该方法的样品加标回收率高达86.8%~103.2%,其最低检测限(LOD)为4.86 ng·mL-1,光吸收值(OD值)的变异系数(CV)在2.46%~7.08%之间.  相似文献   
227.
采用硫离子选择电极法快速检测油田水中硫化物,优化了操作条件,在溶液pH值大于11.5和中速搅拌(800 r/min左右)条件下,单个样品分析时间少于15 min.空气中的氧对测定结果干扰明显,通过取样时加入硫化物稳定剂方法可消除空气中氧的影响.方法的精密度小于4.0%,与碘量法相比,相对偏差小于15%,方法检测下限为0.35 mg/L.  相似文献   
228.
丁明军  王敏  张华 《环境科学学报》2017,37(6):2307-2314
基于1983—2014年6期Landsat遥感影像并结合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南昌市近30年来快速城市化对环境多介质(土壤、灰尘及沉积物)有机碳含量及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南昌市近30年间城市化过程经历了3个阶段:一个高速增长阶段(2000—2005年)和两个低速增长阶段(1983—2000年、2005—2014年);(2)南昌市灰尘、土壤及沉积物中有机碳平均含量分别为28.71、25.21和14.90 g·kg~(-1),均远高于江西省土壤有机碳背景值(2.44 g·kg~(-1));(3)市区主干道路沿线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郊区土壤,其分布总体呈现出由市区向郊区阶梯式递减的规律;(4)老城区灰尘有机碳含量高于新建城区,大致随着城市扩张方向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异质性;(5)湖相沉积物有机碳含量在水平方向上也大致呈现出由市区向郊区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229.
水华期间微囊藻毒素的释放会严重影响洱海饮用水源水质安全.应用荧光定量PCR结合酶联免疫法快速检测洱海水华高发秋季(8—11月)主要旅游区和饮用水源地产毒微囊藻丰度和微囊藻毒素LR浓度.结果表明,荧光定量PCR方法能够快速定量洱海中总微囊藻种群和产毒微囊藻丰度,并且能有效预测洱海水体产毒潜能.洱海总微囊藻平均丰度为8.15×10~6copies·L~(-1),9月份均值最高,产毒微囊藻平均丰度为6.42×10~5copies·L~(-1),也于9月达到最高值,占总微囊藻的比例为1.0%~69.8%,水温和TP显著影响洱海总微囊藻丰度,低温、低P是洱海微囊藻水华的限制因子.洱海毒素峰值期为10月上旬,期间水源地微囊藻毒素和胞外微囊藻毒素全部检出,叶绿素a显著影响总微囊藻毒素和胞外微囊藻毒素分布,说明在一定程度上Chl a值能预测水体微囊藻释放的毒素风险.洱海总微囊藻毒素LR最高值达2.17μg·L~(-1),已超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对MC-LR的限值(1.0μg·L~(-1)),表明水华期间洱海饮用水水源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30.
通过研究区带流动分析技术,借助于便携式MobiChem多功能化学分析仪,探索环境水样中六价铬的快速及连续的监测方法.采用二苯碳酰二肼做显色剂,检测波长540 nm,线性范围0~1000μg/L,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R2=0.9996,具备良好的线性,检测限MDL=4.0μg/L.本方法测试数据的重复性好,智能除泡技术,能有效排除气泡干扰,适用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现场快速应急监测与连续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