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7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篇 |
废物处理 | 1篇 |
环保管理 | 1篇 |
综合类 | 89篇 |
基础理论 | 2篇 |
污染及防治 | 15篇 |
评价与监测 | 4篇 |
社会与环境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杭州市城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反应活性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使用Summa罐在杭州市城区朝晖站点离线采样,利用GCMS分析122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通过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连续1a的观测,结果发现,观测期间大气VOCs平均体积分数为(59.4±23.6)×10-9,浓度高值出现在12月而低值出现在2月,含氧有机物(OVOC),尤其是醛酮类化合物是占比最高的组分,在夏季尤甚.朝晖站点VOCs浓度没有明显的周末效应,但节假日的VOCs浓度有明显下降.其大气VOCs浓度与空气质量指数(AQI)值呈现正相关性,首要污染物为PM2.5时观测到的VOCs浓度最高.运用·OH消耗速率(L·OH)和臭氧生成潜势(OFP)做大气反应活性评估,观测期间L·OH均值为7.5 s-1,OFP均值为152.1×10-9,醛酮类化合物、芳烃和烯烃是活性最高的组分,该站点整体大气活性水平与2-甲基戊烷相当.观测期间甲苯/苯(T/B)均值为1.95,说明杭州市城区受到较明显的机动车排放影响.使用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法(PMF)解析出... 相似文献
82.
83.
研究脱硫灰中杂质对石灰石脱硫活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烟气湿法脱硫用石灰石粉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使用瑞士万通902智能电位滴定仪,分析了SiO2、Al2O3、Fe2O3、CaSO3与MgO等脱硫灰中5种杂质对石灰石脱硫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SiO2、Al2O3、CaSO3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石灰石的溶解,而MgO、Fe2O3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石灰石的溶解.将脱硫灰与石灰石掺合作脱硫剂时,要综合考虑这5种杂质对石灰石溶出的影响,选择适宜的脱硫灰和石灰石掺合比. 相似文献
84.
湿式烟气脱硫中石灰石反应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选自国内不同地区天然石灰石化学组成的基础上,对具有不同CaCO3含量的石灰石进行了孔结构表征,并采用硫酸滴定法和气液吸收法,考察了石灰石的脱硫反应活性.结果表明,石灰石的比表面都在1.8m2/g左右.投加硫酸溶液到石灰石浆液后,浆液pH迅速下降到最低值,随后回升.随着石灰石CaCO3含量提高或粒径减小,pH回升速率增大.石灰石CaCO3含量愈高或粒径愈小,气液吸收反应器出口检测到SO2之前所经历的反应时间愈长,出口SO2浓度上升愈快.硫酸滴定法与气液吸收法测得的石灰石反应活性具有相同的规律.与颗粒比表面相比,CaCO3含量对脱硫反应活性的影响更大.当粒径较大时(<300~360目),粒径对石灰石脱硫反应活性的影响较大,反之较小. 相似文献
85.
提高钙基吸着剂脱硫活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研究制备了两类吸着剂,一类在Ca(OH)2中混入易潮解性盐和碱,另一类是Ca(OH)2与燃煤飞灰的水合物。在积分式固定床反应器系统的脱硫活性测试表明,添加剂的吸湿作用加速了表面反应,添加剂与Ca(OH)2的湿混干燥物活性较纯Ca(OH)2可提高1~25倍;飞灰和Ca(OH)2的水合物可使活性提高达5倍,利用飞灰增强钙基脱硫剂的活性是可能且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6.
一个沿海城市大气臭氧的本地生成过程及其对前体物的敏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威海市两个采样点用苏码罐采集了全空气样品,利用三级冷阱预浓缩-GC/MS方法离线测定了空气样品中109种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使用基于观测的MCM机理大气化学模式(OBM-MCM)分析了大气臭氧生成对VOCs组分的敏感性及本地生成过程.结果表明:观测期间两个采样点的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平均浓度分别为27.84×10~(-9)和17.85×10~(-9),对TVOCs贡献最大的均是烷烃.模拟分析表明,大气臭氧生成与前体物的控制关系存在空间差异性,在一个观测点受VOCs控制,而在另一个观测点受NO_x和VOCs共同控制;模拟结果还表明,臭氧生成对活性烃类最为敏感,但是,含氧有机物、卤代烃和高碳烷烃对臭氧生成的影响和贡献也不可忽视;此外,计算了日平均臭氧净生成速率P(O_3)_(net),分别为6.41×10~(-9) h~(-1)和3.22×10~(-9) h~(-1),臭氧的本地生成过程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87.
Food waste treatment plants (FWTPs) are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odorous nuisance and health risks, which are partially caused by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VOC) emission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VOC emissions from a selected full-scale FWTP in China. The feedstock used in this plant was mainly collected from local restaurants. For a year, the FWTP was closely monitored on specific days in each season. Four major indoor treatment units of the plant, including the storage room, sorting/crushing room, hydrothermal hydrolysis unit, and aerobic fermentation unit, were chosen as the monitoring locations. The highest mean concentration of total VOC emissions was observed in the aerobic fermentation unit at 21,748.2-31,283.3 μg/m3, followed by the hydrothermal hydrolysis unit at 10,798.1-23,144.4 μg/m3. The detected VOC families included biogenic compounds (oxygenated compounds, hydrocarbons, terpenes, and organosulfur compounds) and abiogenic compounds (aromatic hydrocarbons and halocarbons). Oxygenated compounds, particularly alcohols, were the most abundant compounds in all samples. With the use of odor index analysis and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the hydrothermal hydrolysis and aerobic fermentation units were clearly distinguished from the pre-treatment units, a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higher contributions to odorous nuisance. Methanthiol was the dominant odorant in the hydrothermal hydrolysis unit, whereas aldehyde was the dominant odorant in the aerobic fermentation unit. Terpenes, specifically limonene, had the highest level of propylene equivalent concentration during the monitoring periods. This concentration can contribute to the increase in the atmospheric reactivity and ozone formation potential in the surrounding air. 相似文献
88.
应用OBM模型研究广州臭氧的生成过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基于观测的模型(OBM)研究了广州及其周边地区2000年夏、秋季臭氧生成过程的相对敏感性.在分析2000年7,11月广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及其下风向的花都和新垦地区臭氧及其前体物浓度变化和相互关系基础上,应用OBM模型对上述地点的光化学反应过程进行了初步的模拟分析,以讨论这一地区的光化学反应类型.研究表明:7月广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RIR(AHC)>RIR(NO),臭氧生成处于VOC控制,下风向的花都RIR(NO)>RIR(AHC),臭氧生成处于NOx控制;11月广州市环境保护研究所RIR(AHC)>RIR(NO),臭氧生成处于VOC控制,下风向的新垦RIR(NO)>RIR(AHC),臭氧生成处于NOx控制.该模拟结果与该地区的相关空气质量模型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89.
为深入了解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大气化学作用,基于贵阳市2022年5月VOCs离线观测数据,系统性分析VOCs的浓度水平、化学组成、OH活性、NO3活性、O3活性、臭氧生成潜势(OFP)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P)。结果表明,观测期间,VOCs的浓度、OH活性、NO3活性、O3活性、OFP和SOAP平均值分别为71.86±12.86μg/m3、3.52±1.28 s-1、1.65×10-3±1.57×10-3 s-1、3.87×10-7±4.31×10-7 s-1、36.08±35.44μg/m3和369.41±231.42μg/m3,均呈现晚上高白天低的日变化。烷烃是VOCs浓度的主要贡献组分,占比为38.66%,需重点关注丙酮、二氯甲烷、正丁醛、一溴二氯甲烷和氯仿等高...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