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69篇
安全科学   28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305篇
基础理论   67篇
污染及防治   48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3 毫秒
261.
近几年来,菌根分子生物学得到了较快发展;尤其是一些用于首根真菌ITS区域的特异引物先后设计并合成成功,进一步推动了菌根学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留根真菌分类鉴定及亲缘关系研究上应用较多。在菌根菌竟争性和持续性研究上.DNA分析技术已成为最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在这些研究中,专为菌根真菌ITS区域分析而设计的ITS1-F和ITS4-B两种特异引物应用最为普遍。本文对菌根DNA分析技术、PCR-RFLP技术做了简单介绍;综述了PCR、ITh-RFLP等分析技术在菌根菌分类、亲缘关系及菌种持续性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62.
Cities in Bangladesh produce large amounts of solid waste (SW) through various human activities which severely pollutes our native environment. As a result, SW pollutes the three basic environmental elements (air, water, and soil) by increasing pathogenic microbial load, which might be hazardous to public health directly or indirectly. In this study, we conducted 30 samples (i.e., soil, water, and air) collected from areas where municipal solid wastes are dumped (Tangail Sadar Upazila, Bangladesh). All the samples were analyzed to assess bacteriological quality for presumptive viable and coliform count using different agar media. We performed serial dilution 10−3–10−10 times for soil and water samples, and the diluted samples were spread on Mac-Conkey agar and nutrient agar plates. For the air sample, the sterile media containing petri-dish was placed adjacent to the dumpsite of the municipal waste and kept for an hour. Then all the samples were incubated at 37°C overnight for total viable count (TVC) and total coliform count (TCC). Biochemical tests and PCR were performe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se microorganisms. The antibiogram study was performed to reveal their (identified bacteria) susceptibility against clinically used antibiotics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disk diffusion technique. The highest bacterial loads were found in the air: TVC 3.273 × 103 and TCC 1.059 × 103 CFU/plate; tube-well water: TVC 8.609 × 103, and TCC 8.317 × 103 CFU/mL; in surface water: TVC 6.24 × 1013 CFU/mL and TCC 2.2 × 1012 CFU/mL; in soil: TVC 2.88 × 1011 and TCC 1.02 × 1011 CFU/g, respectively. Microbes from SW can be transmitted through air, dust particles, or flies, and here we found an average of 1120 microbes spread over 63.61 cm2 area per hour. Eight bacterial isolates (Pseudomonas spp., Klebsiella spp., E. coli, Proteus spp., V. cholera, Salmonella spp., Shigella spp., and Vibrio spp.) were identified by the biochemical test. Among them, E. coli and Shigella spp. were further ensured by PCR targeting bfpA and ipaH genes.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E. coli isolates were highly resistant to erythromycin (80%); Shigella spp. were resistant to nalidixic acid (90%), whereas Salmonella spp. was found resistant to kanamycin (90%). Vibrio spp. were also resistant to azithromycin (80%) and erythromycin (80%), which should be a great concern for us. A semi-structured survey revealed that 63% of respondents suffered from different clinical conditions (intestinal diseases) due to SW pollution. So, steps should be taken to improve the proper management and disposal of solid waste and liquid effluent to save our environment and public health.  相似文献   
263.
建立了松材线虫PCR检测标准化阳性对照及特异性强的PCR检测体系.根据松材线虫rDNA-ITS区和BxPe12基因的特异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并从中筛选出一对特异引物cqubs01/cquba01,该引物能从松材线虫特异性扩增出196 bp片段,而不能对其他种类线虫进行扩增.基于优化PCR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稳定的检测体系得以建立,检测灵敏度为100 ps/μL.以松材线虫基因组DNA为模板,以上述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将纯化后的PCR产物与PMD18-T载体连接之后转入大肠杆菌中,筛选出阳性克隆进行测序验证,最终获得了松材线虫的无害化阳性对照,建立了松材线虫标准化阳性对照的PCR检测体系.对来自于不同地区的12批次近100个样品进行了实际检测验证,其结果与实际发生情况一致,说明本检测体系稳定可靠.图3表2参8  相似文献   
264.
265.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快速检测产毒铜绿微囊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产毒株微囊藻毒素合成酶基因(mcyA)为靶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方法,对铜绿微囊藻进行了定性定量检测。结果表明,仅含铜绿微囊藻脱氧核糖核酸(DNA)模板的样品有扩增,对照组小球藻(Chlorella)没有检测到扩增信号;扩增产物熔解曲线平稳,峰尖且窄,熔解温度为(83±1)℃,证明该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产物极为特异。以重组质粒pMD-18T-mcyA为标准品,所得标准曲线具有高度线性相关性,重复性好,符合制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标准曲线的要求。利用该方法建立的标准曲线对实验室培养获得的铜绿微囊藻DNA样品进行定量检测,与显微镜计数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66.
基于GIS的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实况发布平台介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支持下,对整个或者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各类地理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根据中国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提出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区域空气质量实况发布平台的总体设计思路,介绍了这一平台的开发与运行环境、主要功能模块设计和实现方法。该平台已成功应用于珠江三角洲区域。通过广东省环境保护公众网信息平台,实时更新各个站点最新的空气监测数据,为广东开展环境整治工作以及居民日常出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7.
环境水体中肠道病毒的膜吸附-洗脱浓缩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膜吸附-洗脱和洗脱液浓缩相结合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简便实用的水中肠道病毒浓缩方法.通过实时定量RT-PCR检测,比较了不同材料和不同孔径的微孔滤膜对病毒的吸附效果;对膜洗脱方式进行了改进;研究了在洗脱液浓缩过程中,PEG浓度对于病毒回收率的影响.最后确定了最佳的浓缩方法.选择效果好而且来源广泛的0.22 μm孔径的混合纤维素酯微孔滤膜,采用磁力搅拌来洗脱滤膜上吸附的病毒;洗脱液浓缩步骤中,PEG最佳质量浓度为130 g/L.系统比较了不同病毒接种量下,方法中各步骤的病毒回收率.对接种已知量的肠道病毒的生活污水、二级处理出水和地表水等样品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效果稳定,适合不同水样中肠道病毒的浓缩分离.  相似文献   
268.
养殖废水是一类典型的高氨氮废水.在低C/N比进水条件下,生物处理单元内较易出现污泥膨胀现象.采用实时控制技术,建立了序批式反应器(SBR)优化硝化-反硝化控制系统,进行了外加碳源用于低C/N比养殖废水处理中的污泥膨胀控制研究.并探讨了优化控制系统对污泥膨胀的控制机制.结果表明,低C/N比进水条件下,不完全硝化-反硝化过程导致硝酸盐及氨氮的累积是低F/M条件下污泥膨胀的主要原因.根据进水水质变化,实时控制系统自动优化外加碳源投加量,可有效控制由不完全硝化-反硝化反应引起的污泥膨胀.  相似文献   
269.
为探讨污水处理厂不同处理工艺段对轮状病毒(Rotavirus)的去除效果及再生水回用中轮状病毒对暴露人群的健康风险水平,于2006年11月至2007年10月连续对北京市某污水厂各工艺段出水的轮状病毒进行了分析,并应用Beta-Possion模型对回用再生水中轮状病毒对暴露人群的健康风险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36个实测水样中,轮状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样品13个,占总样品数的36.1%.阳性样品主要分布在2006年11月、12月和2007年1月、2月、4月、8月和10月所采集的样品中,各月份阳性样品所占比例分别依次为100%、100%、100%、33.3%、66.7%、33.3%和100%.二级处理工艺对轮状病毒的去除率为2.68-lg,二级处理出水经过混凝沉淀和砂滤两种深度处理后得到再生水,深度处理工艺平均去除率为3.01-lg.二沉出水回用对不同职业暴露人群的年均感染概率风险值范围为0.35×10-2~10.36×10-2,再生水回用不同职业暴露人群年平均感染风险概率值范围为0.23×10-2~6.82×10-2,二沉出水、再生水回用导致的道路喷洒职业工人轮状病毒暴露感染风险值最大,分别达到了39.65×10-2和36.82×10-2,存在着一定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270.
以8年生转Bt基因败育毛白杨雄株为实验材料,分离其体内、体外、根际土壤、蛀干桑天牛(Apripona germari Hope)排泄物中可培养的细菌和真菌,利用特异引物对获得的微生物进行转Bt基因败育毛白杨雄株外源基因PCR检测.实验发现,381株次细菌中有6株PCR检测阳性;307株次真菌中有4株PCR检测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