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123篇 |
免费 | 1257篇 |
国内免费 | 302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625篇 |
废物处理 | 319篇 |
环保管理 | 3032篇 |
综合类 | 10198篇 |
基础理论 | 1594篇 |
环境理论 | 15篇 |
污染及防治 | 1446篇 |
评价与监测 | 836篇 |
社会与环境 | 1434篇 |
灾害及防治 | 90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6篇 |
2023年 | 363篇 |
2022年 | 589篇 |
2021年 | 713篇 |
2020年 | 724篇 |
2019年 | 555篇 |
2018年 | 480篇 |
2017年 | 683篇 |
2016年 | 759篇 |
2015年 | 762篇 |
2014年 | 809篇 |
2013年 | 1026篇 |
2012年 | 1194篇 |
2011年 | 1334篇 |
2010年 | 925篇 |
2009年 | 1019篇 |
2008年 | 756篇 |
2007年 | 1183篇 |
2006年 | 1186篇 |
2005年 | 1028篇 |
2004年 | 913篇 |
2003年 | 862篇 |
2002年 | 765篇 |
2001年 | 628篇 |
2000年 | 594篇 |
1999年 | 562篇 |
1998年 | 362篇 |
1997年 | 314篇 |
1996年 | 211篇 |
1995年 | 205篇 |
1994年 | 179篇 |
1993年 | 170篇 |
1992年 | 101篇 |
1991年 | 59篇 |
1990年 | 48篇 |
1989年 | 25篇 |
1988年 | 33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22篇 |
1983年 | 18篇 |
1982年 | 14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18篇 |
1979年 | 17篇 |
1978年 | 8篇 |
1973年 | 8篇 |
1972年 | 8篇 |
1971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10次会议(COP-10)决定设立名古屋议定书政府间委员会(ICNP),主要负责《关于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ABS)的名古屋议定书》(简称《议定书》)缔约方大会第1次会议(COP/MOP-1)的筹备工作。2011年6月、2012年7月和2014年2月,分别在加拿大、印度和韩国共召开了3次会议。会议对《议定书》生效和执行将面临的问题开展了讨论。通过详细梳理不同缔约方与其它国家政府对两年期方案预算、COP/MOP议事规则、COP/MOP-1临时议程草案、全球多边惠益分享机制、ABS信息交换所、能力建设、意识提高、遵约程序和机制、监测与报告以及示范合同条款等主要议题所持观点,总结了会议的进展动态,综合分析了各议题的谈判成效,深入探讨了名古屋议定书委员会对《议定书》生效和执行的积极作用以及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992.
贵州万山汞矿地区耐汞野生植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贵州万山地区废弃汞矿堆和矿山附近,受长期高剂量汞暴露的影响经过的自然选择,该地区出现了一些能耐受汞毒性的生态型植物。对汞耐受及汞富集植物的筛选对于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对万山梅子溪地区汞污染土壤及汞耐受植物采样调查发现,该区域采样土壤中汞的含量均在50 mg·kg-1以上,达到重度汞污染水平。对该地区野生植物的采样分析发现,蔷薇科植物悬钩子不仅数量较多,单株植物生物量较大,表现出很强的耐汞毒性的能力,而且植株内可以很大程度地富集汞,在其植株中汞的含量可达20 mg·kg-1左右,属于汞富集植物,另外发现野蒿对汞也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其植株中汞的含量可达10 mg·kg-1以上。该类型植物的发现将为植物的汞耐受以及汞富集机理研究提供新的素材,为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提供新的植物类型,也为进一步开发汞污染土壤处理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993.
为了解陡河燃煤电厂大气汞释放对毗邻的陡河水库水生生态系统中鱼体汞含量、生物积累和放大等的影响,本研究采集陡河水库野生鱼、虾和螺蛳,分别测定了鱼样等生物样品中的总汞和甲基汞,并对部分代表性样品测定稳定碳氮同位素比值。鱼汞分布特征和δ13C‰和δ15N‰同位素比值分布特征显示:鱼体(鲜样)中总汞和甲基汞平均含量分别为56.4±26.7和15.5±8.4 ng·g-1,总汞含量最高的是杂食性的白条鱼为133 ng·g-1。不同食性的鱼体δ13C和δ15N稳定同位素值变化范围分别为-28.1‰~-24.4‰和12.0‰~16.1‰,Log10[Hg]与δ15N的线性相关斜率值为负值。以上结果表明:陡河水库鱼体汞总体偏低,没有发现高生物积累和生物放大,其主要原因在于陡河水库水环境中汞含量较低,且陡河水库靠近市区,过度捕捞使可以捕获的鱼样种类和数量偏少,且鱼龄较低。 相似文献
994.
水稻(Oryza.sativa L.)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一旦水稻受到重金属污染,将会影响水稻植株的正常生长和生理特性。目前关于钒胁迫对水稻植株生理特性指标的影响方面报道较少。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不同钒(V)质量浓度(0、4、8、12、16、20 mg·L-1)对水稻幼苗(Oryza.sativa L)生理生化和富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V胁迫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当ρ(V)≤12 mg·L-1,与对照相比较,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酶活性增大了135.3%、104.2%、77.8%(CAT)、84.5%(POD)和273.2%(SOD);当ρ(V)〉12 mg·L-1,则分别降低37.2%、39.4%、41.1%、24.1%和24.5%。随着 V 胁迫浓度的增加,丙二醛(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逐渐增大,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38.5%~289.3%、21.2%~303.2%,根系活力下降了10.9%~82.2%。可见,低ρ(V)(≤12 mg·L-1)对水稻幼苗的生长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水稻幼苗自身保护酶表现出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高ρ(V)(〉12 mg·L-1)明显抑制叶绿素和蛋白合成、抗氧化酶活性和根系活力,伤害了细胞质膜系统,影响水稻幼苗的生长发育。不同V浓度胁迫下,水稻幼苗累积的V含量为:根〉茎叶。随着V胁迫浓度增加,水稻幼苗各器官V含量增大,其中根部增幅远大于茎叶,当ρ(V)从5 mg·L-1增加到40 mg·L-1,与对照相比较,根部增加了0.98~25.3倍,茎叶部增加了0.26~4.74倍。生物富集系数(BF)先增加后降低,最大值为2.8408;迁移系数(TF)下降,最低值为0.1170,说明水稻对V有较强的富集能力,但迁移能力较低,积累的V主要富集在根部,可减轻V对地上部植物的危害。 相似文献
995.
江苏省稻麦秸秆收集利用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江苏省稻麦秸秆收集为例,采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稻麦秸秆收集利用现状;结合当地稻麦收获期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稻麦秸秆收集面临的困难。结果显示:(1)目前稻麦秸秆的主要利用方式是直接还田,供调研2个乡(镇)秸秆还田农户分别占调研户数的22.01%和28.75%;2个乡(镇)均有部分稻麦秸秆没有得到有效处理,乡(镇)B 50%以上的农户稻麦秸秆未被利用,被遗弃和焚烧的比例高达55%以上;(2)稻麦收获季节旬降水量为7.21~87.28 mm,旬降水时间为1.53~5.00 d,降水天气不仅影响稻麦的适时收获,更严重影响着秸秆的收集打捆、运输与贮存;(3)稻麦收获时间相对集中,大量秸秆短时间内产生,收种时间几乎完全重叠,可供秸秆收集的时间极短;(4)秸秆收集效益低,农户收集运输的收益约为60~90元·d-1,低于外出务工收入,难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到秸秆收贮产业;(5)秸秆收集打捆装备缺乏,现有收集装备及技术亟需改进和完善,秸秆收集机械化水平低,直接影响到收集效率。因此,可收集时间短、受天气影响大、收集效益低、收集机械化水平低是当前阻碍稻麦秸秆收集的主要问题,应提升秸秆收集效益驱动力,加快稻麦收割打捆机研发,建立秸秆收集长效运行机制,以解决秸秆收集难题。 相似文献
996.
Pierre Mérel Aaron Smith Jeffrey Williams Emily Wimberger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14
Not as much abatement as has been presumed. Smog check programs aim to curb tailpipe emissions from in-use vehicles by requiring repairs whenever emissions, measured at regular time intervals, exceed a certain threshold. Using data from California, we estimate that on average 41% of the initial emissions abatement from repairs is lost by the time of the subsequent inspection, normally two years later. Our estimates imply that the cost per pound of pollution avoided is an order of magnitude greater for smog check repairs than alternative policies such as new-vehicle standards or emissions trading among industrial point sources. 相似文献
997.
为了探索培育高产粮田的施肥模式,实现氮肥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环境效益,以华北平原的小麦(Triticum aestivum)-玉米(Zea mays L.)轮作体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2007─2011年4个轮作季,探讨不同的施肥模式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硝态氮的影响。试验以处理A(当地传统管理)作为对照,从测土确定施肥量、按作物生长发育明确施肥时期、合理分配各时期的养分配比及增施有机肥等方面改变传统施肥模式,设置3种高产施肥培育模式,分别为处理B(现有高产田推荐管理)、处理C(高肥料投入管理)和处理D(水肥高效管理),进行田间小区试验。4个轮作季的总产量以处理D为最高,达75430 kg·hm-2,其次是处理C为75166 kg·hm-2,当地传统的产量最低。冬小麦季的吸氮量为处理C和D显著高于A处理,分别高出444.78 kg·hm-2和310.20 kg·hm-2,但与处理B无显著差异;处理D在夏玉米季的吸氮量为776.75 kg·hm-2,显著高于处理A。处理B的氮肥偏生产力值最高为38.21,处理D为36.71,处理A和C均为28.33。各处理经过4个轮作季后,土壤硝态氮均在120-160 cm出现累积峰,A、B、C和D的硝态氮峰值分别为58.65、28.98、105.89、45.29 mg·kg-1。在0-100cm土层,处理B的硝态氮累积量达到144.22 kg·hm-2,显著高于处理A、C、D;所有处理在100-200 cm土层均出现较高的硝态氮累积,处理C高达1021.19 kg·hm-2;0-400 cm的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分别为724.27、711-92、1324.30、730.70 kg·hm-2。处理A、B、C、D在耕层土壤氮素的表观损失分别为1298.95、653.18、1236.39和718.43 kg·hm-2,处理B、D显著低于处理A、C,D和B间差异不显著。因此,处理D是培育高产的理想施肥模式,合理的施肥量、科学的施肥时期以及有机无机的合理配比是达到高产、提高肥效和环境友好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8.
敌百虫对中国林蛙蝌蚪生长发育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水域环境中敌百虫(trichlorfon)污染对两栖类幼体的急性毒性,将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28~29期(Gos-ner)蝌蚪分别暴露于10~30 mg· L-1敌百虫5个不同浓度的水体中,分别在24、48、72和96 h统计蝌蚪的死亡率,计算半致死浓度(LC50).结果显示,暴露24、48、72和96 h,敌百虫对蝌蚪的LC50分别为14250±3.23、49.19±128、25.68±2.04、1555±1.93 mg·L-1,安全浓度(SC)为156±0.19 mg· L-1.蝌蚪中毒后尾部多呈弯曲状,仰翻,外观浮肿.对死亡蝌蚪的解剖表明,其鳃腔内充水,内鳃萎缩,肝脏、肠管和肾脏呈灰白色.另外,将28~29期蝌蚪分别暴露于0.2 ~ 2.0 mg·L-1敌百虫4个不同浓度的水体中进行慢性暴露实验,检测蝌蚪暴露28和42 d时的体重和体长以及75%个体变态所需的时间.结果表明,蝌蚪在低剂量敌百虫水体中持续暴露,其生长发育受到明显抑制,并可导致蝌蚪身体扭曲、尾部强直性弯曲等畸型发生,蝌蚪的死亡率显著增高,作用强度呈现剂量和时间的累积效应.慢性暴露实验证明SC以下的敌百虫水体仍威胁着蝌蚪的生存. 相似文献
999.
Lian Ming Linhui Li YingXin Zhang Weiyun Lin Guanzhu Wang Sai Zhang 《Chemistry and Ecology》2014,30(1):76-86
Lab-scal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 on the desorption of Cd in freeze–thaw treated Cd-contaminated soil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OM significantly facilitated the desorption of Cd from freeze–thaw treated soils when comparing with that of non-frozen soils. Effects of DOM on the Cd desorption were highly dependent on the soil type and contamination concentration. The maximum desorption ratios of Cd by DOM generated from straw and sludge were 15.6% and 13.65%, respectively, in brown soils, and the maximum desorption ratios reached 14.7% and 9.3%, respectively, when using black soils through the same treatment. The higher the Cd contamination concentration in soils, the higher the ratio of Cd desorption by DOM. This was because of the integrated effects of the soil properties changed by the freeze–thaw treatment and the species transformation of C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OM, such as its concentration and properties, had shown obvious impacts on the Cd desorption by DOM. The desorption was promoted with the increased DOM concentration and the hydrophilic fraction, and lowered pH and the low-molecular-weight of DOM. 相似文献
1000.
Damon M. Hall Gerardo R. Camilo Rebecca K. Tonietto Jeff Ollerton Karin Ahrné Mike Arduser John S. Ascher Katherine C. R. Baldock Robert Fowler Gordon Frankie Dave Goulson Bengt Gunnarsson Mick E. Hanley Janet I. Jackson Gail Langellotto David Lowenstein Emily S. Minor Stacy M. Philpott Simon G. Potts Muzafar H. Sirohi Edward M. Spevak Graham N. Stone Caragh G. Threlfall 《Conservation biology》2017,31(1):24-29
Research on urban insect pollinators is changing views on the biological value and ecological importance of cities. The abundance and diversity of native bee species in urban landscapes that are absent in nearby rural lands evidence the biological value and ecological importance of cities and have implications fo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Lagging behind this revised image of the city are urban conservation programs that historically have invested in education and outreach rather than programs designed to achieve high‐priority species conservation results. We synthesized research on urban bee species diversity and abundance to determine how urban conservation could be repositioned to better align with new views on the ecological importance of urban landscapes. Due to insect pollinators’ relatively small functional requirements—habitat range, life cycle, and nesting behavior—relative to larger mammals, we argue that pollinators put high‐priority and high‐impact urban conservation within reach. In a rapidly urbanizing world, transforming how environmental managers view the city can improve citizen engagement and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sustainable urbanizatio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