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61篇 |
免费 | 686篇 |
国内免费 | 4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14篇 |
废物处理 | 42篇 |
环保管理 | 391篇 |
综合类 | 1184篇 |
基础理论 | 455篇 |
环境理论 | 2篇 |
污染及防治 | 303篇 |
评价与监测 | 84篇 |
社会与环境 | 169篇 |
灾害及防治 | 45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5篇 |
2024年 | 105篇 |
2023年 | 113篇 |
2022年 | 155篇 |
2021年 | 145篇 |
2020年 | 142篇 |
2019年 | 147篇 |
2018年 | 134篇 |
2017年 | 171篇 |
2016年 | 167篇 |
2015年 | 141篇 |
2014年 | 149篇 |
2013年 | 194篇 |
2012年 | 205篇 |
2011年 | 211篇 |
2010年 | 139篇 |
2009年 | 152篇 |
2008年 | 102篇 |
2007年 | 160篇 |
2006年 | 103篇 |
2005年 | 98篇 |
2004年 | 108篇 |
2003年 | 74篇 |
2002年 | 76篇 |
2001年 | 49篇 |
2000年 | 39篇 |
1999年 | 36篇 |
1998年 | 40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32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4篇 |
1977年 | 2篇 |
197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61.
利用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方法对影响UV/TiO2光催化降解酸性玫瑰红B的主要因素(初始pH值、K2S2O8浓度、TiO2浓度)进行分析.其中初始pH值、K2S2O8浓度和TiO2浓度的高、低水平分别为4—5.6,26—36mg·l-1和0.53—1.87mg·l-1,分析参数为脱色率的变化.通过使用Design-Expert5软件可得到1个2次响应曲面模型,最佳的初始pH值、K2S2O8浓度和TiO2浓度分别为4.69,29.73mg·l-1和1·18mg·l-1,脱色率达到最大(94.21%). 相似文献
662.
Nadine C. Chapman Benjamin P. Oldroyd William O. H. Hughes 《Behavioral ecology and sociobiology》2007,61(8):1185-1194
Which task a social insect worker engages in is influenced by the worker’s age, genotype and the colony’s needs. In the honeybee,
Apis mellifera, genotype influences both the age a worker switches tasks and its propensity of engaging in specialist tasks, such as water
collecting, which only some workers will perform. In this study, we used colonies with natural levels of genetic diversity
and manipulated colony age demography to drastically increase the stimuli for the generalist tasks of foraging and nursing,
which all workers are thought to engage in at some point in their lives. We examined the representation of worker patrilines
engaged in nursing and foraging before and after the perturbation. The representation of patrilines among foragers and nurses
differed from that of their overall colony’s population. In the case of foraging, over- and underrepresentation of some patrilines
was not simply due to differences in rates of development among patrilines. We show that replacement foragers tend to be drawn
from patrilines that were overrepresented among foragers before the perturbation, suggesting that there is a genetic component
to the tendency to engage in foraging. In contrast, the representation of patrilines in replacement nurses differed from that
in the unperturbed nursing population.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genetic influence on even the generalist tasks of
foraging and nursing, and that the way patrilines in genetically diverse colonies respond to increases in task stimuli depends
upon the task. The possible significance of this genetic influence on task allocation is discussed.
Electronic supplementary material Supplementary material is available in the online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at doi: and is accessible to authorized users. 相似文献
663.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江南稻田系统生产力与抗逆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29 a的田间施肥小区试验和4 a的养分耗竭盆栽试验,比较分析了不同施肥方式对江南丘陵稻田生产力及抗逆性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NPK+OM处理)方式下,双季稻各季和周年生产力最高,其周年平均生物量和籽粒产量比化肥氮磷钾配施(NPK处理)高24.5%和20.2%。与单施氮肥相比,化肥氮磷钾配施显著提高了双季稻的氮素利用效率,而适量增施有机氮能够进一步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化肥单施方式(N和NPK处理)下水稻周年籽粒产量呈递减趋势,下降幅度分别为43.7和1.8 kg.hm-2.a-1,而有机无机肥配施方式下水稻周年籽粒产量呈递增趋势,上升幅度为6.9 kg.hm-2.a-1。平衡施肥方式(NPK和NPK+OM处理)下,水稻各季及周年籽粒产量的年际变异较小,可持续性产量指数和系统生产力稳定性较高。养分耗竭试验4 a后,各处理水稻各季及周年生物量和籽粒产量高低基本表现为NPK+OM>NPK>N,试验期内周年籽粒平均产量以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最高,说明有机无机肥配施的稻田土壤耐瘠能力高于其他施肥处理。可见,有机无机肥配施不仅能使稻田系统持续保持较高的生产力,而且能够提升系统的抗逆性,有利于江南丘陵稻田系... 相似文献
664.
苗期玉米根叶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采用人工控制水分的方法,研究了干旱胁迫下苗期玉米(ZeamaysL.)根系和叶片的生理指标,用以明确苗期玉米根系和叶片对干旱的生理响应。研究结果表明,苗期中度干旱胁迫处理条件下,玉米根系和叶片均表现出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并各具特点。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使玉米根系和地上部的生物量降低,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叶片光合面积减小,根冠比增大。干旱胁迫使玉米根系比表面积增大,根系氧化活力和还原活力增强。干旱胁迫导致玉米叶片的光合功能降低,初始荧光升高,初始光系统Ⅱ(PSⅡ)的原初光能转换效率、PSⅡ潜在活性、潜在光合作用活力均受到抑制。干旱胁迫下玉米叶片和根系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根系和叶片中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665.
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实验设计对胡敏素吸附去除水中Cu~(2+)的过程进行了优化,设定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pH、温度和Cu~(2+)初始浓度为5个影响因素,Cu~(2+)吸附率为响应值,建立了吸附率与上述因素之间的二次多项式模型,确定最佳吸附条件,对吸附过程的等温模型及吸附机理进行了研究.响应面分析表明,吸附剂用量、pH和Cu~(2+)初始浓度是显著因素.胡敏素对Cu~(2+)吸附的最佳条件为:吸附时间110 min、吸附剂用量2.4 g·L~(-1)、pH=5.4、温度25.0℃、Cu~(2+)初始浓度208 mg·L~(-1).在该条件下,测得胡敏素对Cu~(2+)的吸附率可达到80.78%,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线方程.胡敏素表面疏松多孔,有利于其通过物理吸附方式吸附Cu~(2+),同时,胡敏素表面的羟基、羧基和羰基等活性基团可以与Cu~(2+)发生配位络合作用,Na+、Ca~(2+)、Mg~(2+)等与Cu~(2+)发生离子交换作用,从而发生化学吸附.研究结果表明,胡敏素作为一种绿色、高效、廉价的吸附剂,可应用于Cu~(2+)污染废水的治理. 相似文献
666.
森林土壤储存着全球陆地生态系统大约45%的碳,在维持全球碳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不断加剧的全球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吸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进而改变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生物量积累。本文以欧洲和北美温带地区开展的有关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为基础,提炼出最可能决定加氮影响碳输入、输出效应方向和大小的因素:凋落物分解、细根周转、外生菌根真菌、土壤呼吸及可溶性有机碳淋失,并探讨了森林生态系统碳动态对氮沉降响应的不确定性。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密切相关,由于氮循环的复杂性,尽管以往碳循环研究都考虑了氮对碳循环的限制作用,但在碳氮循环耦合机理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见。在未来研究中,应通过探寻森林土壤碳氮相互作用特征,及土壤微生物、土壤酶等与土壤碳氮过程的互动机制,来增进氮沉降对森林碳储量和碳通量的理解。 相似文献
667.
668.
为了评价纳米二氧化硅对鱼类发育的影响,以斑马鱼为模式生物,研究了不同浓度纳米二氧化硅和常规二氧化硅的水溶悬浮液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常规二氧化硅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无明显毒性效应,而纳米二氧化硅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其对84hpf斑马鱼胚胎的LC50值为240mg·L-1.纳米二氧化硅可导致胚胎孵化率显著下降、死亡率显著上升,且可观察到幼鱼多种畸形现象,此外纳米二氧化硅可使斑马鱼提前孵化,但提前孵化的幼鱼未发育完全.检测108hpf斑马鱼幼鱼体内丙二醛(MDA)含量发现,纳米二氧化硅染毒组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mg·L-1)(p<0.05),提示,纳米二氧化硅的发育毒性可能源于其导致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669.
应用假设市场价值评估法(CVM)调查了华北高产农业区桓台县公众对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地下水所需费用的支付意愿;评价了公众对技术、经济、政策等解决手段的期望和行为选择。调查表明,有60%以上的公众表现出能够为后代人着想而保护农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有76%的人对污染现状的改善和治理持积极态度,人均支付意愿为22.8元·a-1,但公众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环境保护意识不足。影响农民公众支付意愿的因素主要有家庭收入、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经推算,该县公众1a总支付意愿大约是1114.8~1320.2万元。可采取的环境保护技术措施以改良耕作习惯、控制化肥施用量为主,法制化的环保手段需要与公众环保意识相适应。 相似文献
670.
分别以CuSO4和Cu(NO3)2为吸持质,研究了添加不同化合态结合的铜离子在黄土中的等温吸持及形态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黄土吸持铜离子以碳酸盐结合态为主.当铜离子初始浓度较低时,添加不同化合态结合的铜离子对其在黄土中的吸持及碳酸盐结合态没有明显影响;当铜离子初始浓度超过一定值时,添加不同化合态结合的铜离子对其在黄土中的吸持及碳酸盐结合态的影响随铜离子初始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大.添加不同化合态结合的铜离子,其吸持量和碳酸盐结合态含量均随土壤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当铜离子初始浓度较低时,添加不同化合态结合的铜离子对其在黄土中的吸持量及碳酸盐结合态含量随土壤浓度的变化影响不大;当铜离子初始浓度超过一定值时,相同初始浓度条件下CuSO4较Cu(NO3)2会造成更大幅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