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87篇 |
免费 | 575篇 |
国内免费 | 47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09篇 |
废物处理 | 42篇 |
环保管理 | 363篇 |
综合类 | 1118篇 |
基础理论 | 435篇 |
环境理论 | 2篇 |
污染及防治 | 301篇 |
评价与监测 | 81篇 |
社会与环境 | 161篇 |
灾害及防治 | 4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4篇 |
2023年 | 103篇 |
2022年 | 148篇 |
2021年 | 142篇 |
2020年 | 138篇 |
2019年 | 130篇 |
2018年 | 132篇 |
2017年 | 154篇 |
2016年 | 165篇 |
2015年 | 136篇 |
2014年 | 145篇 |
2013年 | 188篇 |
2012年 | 203篇 |
2011年 | 209篇 |
2010年 | 138篇 |
2009年 | 151篇 |
2008年 | 100篇 |
2007年 | 160篇 |
2006年 | 103篇 |
2005年 | 96篇 |
2004年 | 104篇 |
2003年 | 74篇 |
2002年 | 76篇 |
2001年 | 49篇 |
2000年 | 38篇 |
1999年 | 35篇 |
1998年 | 40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32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4篇 |
1977年 | 2篇 |
1973年 | 1篇 |
197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61.
森林保险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异质性营林主体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期望效用函数理论分析了异质性营林主体的森林保险支付意愿及差异,并以传统小林农和新型林业经营主体为研究对象,以福建省382户传统小林农和88户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调研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条件估值法、卡方检验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异质性营林主体的森林保险支付意愿与差异及支付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对比与分析。研究表明:传统小林农和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森林保险意愿支付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在1000~2500元/亩保障水平下,传统小林农的意愿支付水平分别为1.911元/亩、2.941元/亩、3.532元/亩及3.979元/亩,新型林业经营主体为1.632元/亩、3.971元/亩、5.809元/亩及6.864元/亩;两类营林主体的支付意愿均随保额的提高而提高,但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提升幅度远高于小林农。异质性营林主体的森林保险支付意愿影响因素也存在明显差别,这与其在森林保险认知特征、林业生产经营特征、林业灾损特征、森林保险产品评价特征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有关。此外,林地面积对两类营林主体支付意愿均具有显著影响,规模化、集约化的林业生产经营可促进林业经营主体的森林保险愿意支付水平。 相似文献
662.
贫困退出背景下返贫脆弱性评价——融合区域与个体的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准识别返贫脆弱性,预防和化解返贫风险是“后扶贫时代”的工作重点。基于区域与个体尺度融合的新视角,运用BP神经网络法、熵值法和偏相关分析法对六盘山、秦巴山和大别山三大集中连片特困区进行返贫脆弱性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1)三大集中连片特困区返贫脆弱度大致呈现由西向东递减的空间格局;(2)三个典型县区域和个体返贫脆弱性评价结果均显示古浪县>新县>栾川县;(3)高返贫风险县域中,高生态暴露度特征最为显著,而高返贫风险家庭中,生计动力不足特征最为明显;(4)区域返贫脆弱性主导因子为自然环境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个体返贫脆弱性主导因子则为家庭劳动力综合素质、家庭收入、生计来源多样性、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和婚姻成本等。 相似文献
663.
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重庆西部片区为研究区,以2009年、2014年、2019年为研究时点,以2009—2019年为研究时段,按照思想缘起、理论基础、实证演绎、提升路径的研究思路,建立乡村人居环境系统韧性测度的指标体系,分析其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009—2019年,重庆西部片区的乡村人居环境系统韧性水平不断上升,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各子系统韧性在时间上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在空间上差异明显:自然系统韧性与人类系统韧性分别呈现出“由南向北递减”和“东西部向中部递减”的空间格局;居住系统韧性与支撑系统韧性则分别呈现出由“低值点缀分布”逐渐过渡到较为均衡和“普遍均衡、高低值点缀”的空间格局;社会系统韧性表现为“西部增强、东部减弱”的空间格局特征。借助障碍度模型对重庆西部片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韧性提升的障碍因子及不同区县面临的主导障碍进行诊断,根据结果将重庆西部片区划分为单一主导障碍型、双重障碍型与三层障碍型三种类型,据此设计乡村人居环境系统韧性提升的差异化路径,以期打破重庆西部片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韧性提升的多重制约。 相似文献
664.
中国冰雪资源高质量开发:理论审视、实践转向与挑战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冰雪资源高质量开发,是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新路径与新模式,是践行“两山理论”的重要环节,也是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助力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建设的理论指导层面,社会学所倡导的幸福感理论明确了冰雪资源高质量开发的终极目标,资源经济学的资源价值理论为冰雪资源的价值认识及价格核算提供了科学工具,地理学的人地关系理论是探究空间分异规律及人地系统耦合路径的理论基石。基于我国冰雪资源开发实践的系列转变及现实挑战,提出我国冰雪资源高质量开发的实现路径,即坚持观念创新的发展方式、多重协调的发展要求、积极开放的发展理念以及主客共赢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665.
666.
667.
通过构建电力部门细分的CGE模型,分别在电价管制和完全竞争市场背景下,评估了取消电价交叉补贴和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以及引入碳税政策并将碳税收入转移支付给风电及光伏行业的经济影响.研究发现:取消电价交叉补贴对GDP有负面影响,而取消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后GDP有所提升;相比完全竞争市场,电价管制市场背景下取消电价交叉补贴对GDP的负面冲击强度增加了0.003%,而取消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对GDP的促进作用幅度则相对减小0.056%;同时取消两种补贴时,在电价管制市场背景下GDP相比基准情景下降了0.022%,而在完全竞争市场背景下GDP则增加了0.038%.电价管制市场背景下取消电价补贴对电力结构及能源结构影响较小;而在完全竞争市场背景下取消电价补贴将刺激传统电力消费并导致碳排放有所增加.引入碳税政策并将碳税收入转移支付给风电及光伏行业可以有效控制碳排放并促进电力结构和能源结构改善,但会对行业总产出和GDP产生更大的负面冲击.我国未来应适度放开电价管制,并采取诸如适时征收碳税并将其收入转移支付给风电和光伏行业的支持性政策,推动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和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68.
采用厌氧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ASBBR),以固定浓度的硝酸盐和硫酸亚铁为基质,按不同梯度条件添加EDTA-2Na,进行长时间的培养驯化,研究铁盐脱氮的启动过程,同时探究不同EDTA-2Na/Fe(Ⅱ)对铁自养反硝化过程以及硝酸盐异化还原为铵(DNRA)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65d的培养驯化,反应器成功稳定运行.当EDTA-2Na/Fe(Ⅱ)<1.50时,反应器只进行铁自养反硝化过程,NO3--N去除率最高仅为71.70%;当EDTA-2Na/Fe(Ⅱ)≥1.50时,反应器同时进行铁自养反硝化与DNRA过程,NO3--N去除率最高为99.70%.值得注意的是,在EDTA-2Na/Fe(Ⅱ)=1.50时,铁自养反硝化速率达到最大值1.63mg/(L·h)的同时,DNRA的产氨量也达到最大值9.75mg/L.Visual MINTEQ模拟结果表明:EDTA-2Na与Fe(Ⅱ)的摩尔比会影响进水中EDTA-2Na与Fe(Ⅱ)的存在形态,物质的量比越大,FeEDTA2-度越高,Fe... 相似文献
669.
Cindy E. Hauser Katherine M. Giljohann Michael A. McCarthy Georgia E. Garrard Andrew P. Robinson Nicholas S. G. Williams Joslin L. Moore 《Conservation biology》2022,36(3):e13888
Surveys aimed at finding threatened and invasive species can be challenging due to individual rarity and low and variable individual detection rates. Detection rate in plant surveys typically varies due to differences among observers, among the individual plants being surveyed (targets), and across background environments. Interactions among these 3 components may occur but are rarely estimated due to limited replication and control during data collection. We conducted an experiment to investigate sources of variation in detection of 2 Pilosella species that are invasive and sparsely distributed in the Alpine National Park, Australia. These species are superficially similar in appearance to other yellow-flowered plants occurring in this landscape. We controlled the presence and color of flowers on target Pilosella plants and controlled their placement in plots, which were selected for their variation in cover of non-target yellow flowers and dominant vegetation type. Observers mimicked Pilosella surveys in the plots and reported 1 categorical and 4 quantitative indicators of their survey experience level. We applied survival analysis to detection data to model the influence of both controlled and uncontrolled variables on detection rate. Orange- and yellow-flowering Pilosella in grass- and heath-dominated vegetation were detected at a higher rate than nonflowering Pilosella. However, this detection gain diminished as the cover of other co-occurring yellow-flowering species increased. Recent experience with Pilosella surveys improved detection rate. Detection experiments are a direct and accessible means of understanding detection processes and interpreting survey data for threatened and invasive species. Our detection findings have been used for survey planning and can inform progress toward eradication. Interaction of target and background characteristics determined detection rate, which enhanced predictions in the Pilosella eradication program and demonstrated the difficulty of transferring detection findings into untested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670.
Kun Li Tingming Ye Wang Zhang Jianfeng Peng Yaohui Bai Weixiao Qi Huijuan Liu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202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