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1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356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96篇
综合类   158篇
基础理论   133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80篇
灾害及防治   4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1.
资源科学研究的历史进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资源科学研究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一方重要基石。人类-资源关系的演进经历了自然崇拜时期、人本位与技术革命时期和现代协调发展时期三个阶段。真正的资源科学研究缘起于20世纪初期,作为资源科学研究三大支柱的资源地理学、资源生态学和资源经济学发展较快。近二、三十年来的资源科学研究表明,战略化、管理化和数量化是现代资源科学研究的三大趋向。  相似文献   
912.
针对基于环境保护探讨城市公园设计,介绍了环境保护对城市公园设计的意义,探讨了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公园设计的流程:主要包括环境保护的分析——实证调查,使用者需求分析——确定目标,策略制定——满足需求.在这个基础上介绍了广东珠海公园景观设计,包括城市公园的设计原则和城市公园的功能定位,提出了城市公园的总体布局理念,最后提出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公园设计策略,包括城市公园生态保护设计和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为城市公园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13.
东亚古环境科学数据库是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重要分支,立足于解决我国科研、教育以及国防经济社会发展决策建设等对古气候、古环境以及大陆环境变化观测方面的数据需求,进行古环境数据的整合、集成、模拟、资料再分析以及二次挖掘。本文主要介绍了东亚古环境科学数据库的搭建背景、主要功能、数据内容、应用范围及未来规划。  相似文献   
914.
浅论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功能,特点以及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认为加快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对辅助环境决策部门的管理,决策工作有重大意义。加强GIS支持下的环境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开发工作已经成为当前环境规划与管理领域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915.
饮用水石油类项目监测质量保证的全过程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饮用水石油类项目监测全过程达到“空白值<0.05mg/L“的质控方法。从实验中寻找达到上述要求的定量指标———“全景空白”,从而使该项目的测量误差最小化。  相似文献   
916.
吴超 《安全》2021,42(3):36-46
为填补安全科学基础理论和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教育领域中安全科学类课程的空白,采用理论研究方法和基于“创新安全科学理论—发表系列论文—撰写研究生教材—开设研究生课程—向全国高校推广”的发展思路,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先后在国内外行业主流期刊发表200多篇论文,并将这些系列论文编撰成专著教材出版,包括《安全科学原理》《安全科学方法学》《安全统计学》《安全信息学》《安全文化学》《现代安全教育学及其应用》等,在此基础上创建相应的研究生课程及其配套教学资源,并在全国拥有安全科学与工程等学位点的高校中推广,取得显著效果。上述安全科学系列研究生新课程的创建及其经验,可助力安全科学的发展及其应用,同时为安全新学科建设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917.
Conservation practitioners widely recognize the importance of making decisions based on the best available evidence. However, the effectiveness of evidence use in conservation planning is rarely assessed, which limits opportunities to improve evidence-based practice. We devised a mixed methodology for empirically evaluating use of evidence that applies social science tools to systematically appraise what kinds of evidence are used in conservation planning, to what effect, and under what limitations. We applied our approach in a case study of the Nature Conservancy of Canada (NCC), a leading land conservation organization. We conducted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es of 65 NCC planning documents (n = 13 in-depth) to identify patterns in evidence use, and surveyed 35 conservation planners to examine experiences of and barriers to using evidence. Although claims in plans contained a wide range of evidence types, 26% of claims were not referenced or associated with an identifiable source. Lack of evidence use was particularly apparent in claims associated with direct threats, particularly those identified as low (71% coded as insufficient or lacking evidence) or medium (45%) threats. Survey participants described relying heavily on practitioner experience and highlighted capacity limitations and disciplinary gaps in expertise among planning teams as barriers to using evidence effectively. We found that although time-intensive, this approach yielded actionable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ing evidence use in NCC conservation plans. Similar mixed-method assessments may streamline the process by including interviews and refining the document analysis frames to target issues or sections of concern. We suggest our method provides an accessible and robust point of departure for conservation practitioners to evaluate whether the use of conservation planning reflects in-house standards and more broadly recognized best practices.  相似文献   
918.
璩路路  李裕瑞 《自然资源学报》2022,37(12):3252-3266
黄土高原沟道农业是现代人地关系耦合发展的一种新兴农业地域类型,其可持续发展对于区域农业提质增效、乡村振兴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人地系统科学原理阐述了沟道农业的概念内涵、科学认知、优化模式及其保障政策。结果表明:(1)沟道农业可持续性应遵从“要素—系统”到“结构—功能”,注重“沟坡水土保持、流域生态建设与区域乡村振兴”的多目标有机结合。同时,处理好宏观与微观效益的关系以及不同尺度的沟道水土构型、农田景观、农业系统的层次体系,深化贯通式研究,全面揭示沟道农业发展演变过程及其微观作用机理。(2)总结了沟道农业优化模式,搭建了不同模式的框架图,建议完善相关的技术与制度保障体系,以支撑实现区域乡村振兴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目标。(3)新时期黄土高原现代沟道农业高质量发展应立足于人地系统科学前沿,全面构建现代沟道农业系统理论与方法,深入探究优化沟道农业生产方式和创新经营管理模式的新途径。(4)基于要素流、产业链、流通网,面向SDGs目标和乡村振兴、粮食与生态安全,深入探究不同尺度沟道农业状态评估与情景模拟,服务支撑区域现代化建设决策。黄土高原沟道农业系统特征与优化模式研究,是推动农业地理学研究理论与方法创新,进而为黄土高原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