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2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26篇
安全科学   98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92篇
综合类   396篇
基础理论   171篇
污染及防治   57篇
评价与监测   32篇
社会与环境   40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01.
碳中和目前已成为国际共识,亦是我国政府的政治承诺.实现碳中和目标无疑需要人为努力,但自然界还存在着一些仍未完全被认知但又不可小觑的碳排放源.例如,地表水体中在常规水底沉积物厌氧产甲烷(CH4)现象之外还存在着一种非常规CH4释放现象(甲烷悖论),且这种非常规CH4释放量在某些地区甚至超过化石燃料使用、汽车尾气排放、管道泄漏等温室气体排放量总和.如果这种现象变得普遍,则有可能形成在21世纪中叶虽可实现碳中和目标,但在世纪末却难以完成控温<2℃的尴尬局面.因此,有必要了解甲烷悖论现象及过程机制,高度警惕甲烷悖论现象下的CH4超量释放现象,而不仅仅是以完成碳中和作为唯一目标.基于碳中和目的,首先简述水体底泥常规甲烷生成途径,并由此引出水体甲烷超量释放现象,即甲烷悖论.其次,综述现有甲烷悖论过程机理研究,揭示表层有氧水体过量释放甲烷现象的实质.最后,分析调控甲烷悖论有可能适用的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902.
张小兵    解玉宾    曹杰    田雯  李伟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13(4):129-135
当前基层组织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重点不明确,多数裹挟着厚重的生产事故救援内容,甚至偏离了环境应急演练主题,这对真实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是不利的。基于最坏情景演练思想,剖析生产事故与环境事件的演练重点,厘清生产事故引发环境事件的处置流程和演练模式,并借助化工企业甲醇泄漏事故引发环境事件的桌面推演实例,廓清复杂环境事件应急演练的构设方法与实施步骤。结果表明:生产事故引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策划设计中,生产事故应急部分可有效集成为向环境应急提供信息的通道,提供关键处置结果作为环境应急主题演练的响应信息即可;生产事故引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组织实施中,重点凸显环境应急决策和部署情况,可根据演练场景需要,重点设置应急监测、污染控制、事故调查等应急功能(组),以考查或展示环境综合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903.
不同气候带退耕还林对区域气温的影响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麟  翟俊  宁佳 《自然资源学报》2017,32(11):1832-1843
退耕还林改变陆表覆盖状况,导致碳收支和地表能量平衡变化,从而影响区域气温。论文通过定量估算耕地转为林地导致生态系统吸收大气CO2和地表能量平衡的变化,分析21世纪初10 a中国不同气候区开展退耕还林对区域气候调节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1)仅考虑碳调节,各气候区退耕还林皆表现为241.6~470.2 Mg CO2-eq hm-2的碳蓄积过程,具有2.2~16.5 Mg CO2-eq hm-2的碳汇作用即致冷效应,特别是亚热带湿润区。2)仅考虑地表能量平衡,中温带干旱与半干旱区退耕还林引起的净辐射增加程度大于潜热通量的增加程度,因此地表对大气供热表现为增温效应;而亚热带湿润区退耕还林引起净辐射减少及潜热通量增加,青藏高原、中温带湿润区净辐射增加程度小于潜热通量的增加程度,因此地表对大气供热皆表现为致冷效应。3)同时考虑碳调节和地表能量收支,中国亚热带湿润区退耕还林的致冷效应是仅考虑碳调节致冷效应的1.25~1.45倍,而中温带干旱区退耕还林的致冷效应则为仅考虑碳调节效应的近一半。  相似文献   
904.
分析植物与昆虫的复杂关系是中国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虽然目前国内学者倾向于将相关论文发表在国外期刊上,但自始至终国内期刊仍是本领域科研成果的主阵地。随着开展植物与昆虫关系的研究日益增多,尚缺乏系统梳理本领域国内期刊论文的相关研究。为此,利用CiteSpace软件对1953—2020年CNKI数据库收录学术论文的年度发文量、期刊分布、关键词时间动态、研究热点与发展变化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期厘清和总结国内期刊对植物与昆虫关系研究成果发表的现状、热点和不足,推动中国学者将本领域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内期刊上。研究结果表明,(1)国内期刊植物与昆虫关系研究领域的年度发文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趋势大致分为起步期-增长期-衰减期-恢复期4个阶段。(2)本领域发表在国内期刊的论文以昆虫生态学和害虫综合治理为主要研究内容,较多论文发表在昆虫学领域的期刊上。(3)植物与昆虫关系研究内容逐渐多样化,围绕“寄主植物”、“植食性昆虫”和“传粉昆虫”3个主题词开展了较多及较长时间的研究,为本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对于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对植食性昆虫取食行为的影响、植物繁育系统与访花昆虫行为特征的作用关系、植物与...  相似文献   
905.
目的 针对旋转机械故障诊断过程中存在故障信号特征提取困难、故障诊断过程有标签数据较少、故障诊断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算法(Adaptive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AVMD)与密度峰值算法优化的模糊C均值算法(Clustering by Fast Search and Find of Density Peaks Optimizing Fuzzy C-Means,DPC-FCM)结合的无监督诊断方法。方法 首先,将多尺度排列熵与峭度相结合的综合系数作为适应度函数,对VMD算法的惩罚因子alpha和模态个数K进行参数寻优,提取分解后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的平均样本熵与平均模糊熵,并输入至聚类算法中。其次,提出利用密度峰值聚类算法确定FCM的初始聚类中心,降低聚类结果的随机性。结果 将提出的无监督故障诊断模型应用到滚动轴承试验信号中,实现了准确的故障诊断。结论 AVMD在故障提取方面具有优越性,同时DPC算法可以有效提高FCM算法无监督聚类的准确性,二者结合可以有效实现旋转机械故障的智能分类。  相似文献   
906.
低温雪灾后莽山保护区森林植被恢复遥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8年1月的低温雪灾为背景,选择反映植被长势的植被覆盖度为研究对象,以受人类活动干扰最少、最能体现植被自然恢复的莽山保护区为研究区,以像元二分模型为基础,通过计算样区植被遥感直方图的拐点来确定NDYI(soil)和NDVI(veg),通过植被覆盖的变化情况来衡量低温雨雪后森林植被的恢复状况,并对不同地形条件下、不同林龄和树种的森林植被恢复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整个莽山乃至南方受灾地区的受灾程度评价提供方法支持,为灾后重建决策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907.
申慧彦  周浦城  王峰 《海洋环境科学》2012,31(2):241-245,249
水面溢油在反射光波的过程中,将表现出与自身性质密切相关的特征偏振。因此,对水面溢油的多角度多波段偏振探测成为水体污染遥感监测的一种新手段。本文以汽油、柴油、摩托车机油和大豆油作为水面油污实验样品,应用多角度光谱偏振测量仪实测了不同溢油污染水体的多角度多波段偏振特性数据,探讨了不同溢油污染水体的偏振特性与观测方位角、光源入射角、观测天顶角以及探测波段等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以便为水面溢油污染偏振遥感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08.
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方法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磊  王云 《上海环境科学》1992,11(10):33-35
本文将多目标决策中的逼近于理想解排序方法,引入到环境质最评价之中,并提出确定污染物指标权重的方法。最后,结合浦东新区内河水质评价,验证其准确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909.
松嫩平原玉米带农田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固碳潜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农田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固碳潜力是陆地碳循环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论文基于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和实地取样数据,利用土壤类型法估算松嫩平原玉米带农田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分析4个县市(德惠市、九台市、农安县、公主岭市)农田表层土壤碳库的饱和水平和固碳潜力,比较旱田与水田土壤固碳潜力的差异。结果表明,1980-2005年间,松嫩平原玉米带农田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了7.20 TgC。各县市农田土壤碳库的饱和水平以德惠市最大,为4.11 kgC·m-2,九台市次之,公主岭市最低,为3.14 kgC·m-2。假设在1980年土地利用方式、耕作措施、施肥水平和气候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估算得到松嫩平原玉米带农田土壤的固碳潜力为8.17 TgC。从单位面积固碳潜力看,九台市最高,为0.77 kgC·m-2,农安县次之,德惠市和公主岭市均低于松嫩平原玉米带。松嫩平原玉米带旱田和水田土壤碳库的饱和水平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910.
采用田间试验法,研究了江苏省57个水稻品种籽粒对太湖地区乌栅土中Cd、Cu、Se的吸收积累.结果表明水稻籽粒的Cd、Cu、Se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099±0.039、4.86±2.595、0.035±0.007mg/kg,指示不同水稻品种对同一土壤中Cd、Cu、Se的吸收及其在籽粒中的积累存在有显著的差异.不同品种籽粒对Cu和Cd的吸收积累有同步的趋势,而高Se品种显示出抑制重金属Cu和Cd积累的倾向.不同品种籽粒中重金属含量的差异可能影响到人类重金属食物摄取的健康风险,57个品种中92%的样品的Cd含量超出USEPA推荐的人类摄取的籽粒临界含量.因此,在土壤重金属污染地区,必须密切注意高Cd、Cu吸收积累品种的大规模栽培.而筛选高Se低Cu、Cd的水稻品种进行品质育种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