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33篇
安全科学   33篇
废物处理   27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120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空气涡轮制冷低温粉碎法回收废弃橡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思永  王屏 《化工环保》1996,16(4):214-218
利用带回冷循环的空气涡轮制冷系统,在低温条件下,将废旧橡胶进行冷冻、粉碎、制成60目以上的精细胶粉。此法的冷冻能耗成本仅为国际上通用的液氮法的1/10,整具工艺过程不产生二次污染,为废旧橡胶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52.
Latex was purified from Parthenium argentatum Gray (guayule), Hevea brasiliensis Müll. Arg. (the Brazilian or para rubber tree), and Ficus elastica Roxb. (the Indian rubber tree) in ammonium alginate at pH 10.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different latices (rubber particle suspensions) were determined and compared using flow temperature ramps. Latex from all three species became more viscous with increasing rubber particle concentration and decreasing temperature. At any particular temperature and concentration, latex from F. elastica was by far the most viscous, whereas the H. brasiliensis latex was the least viscous. In addition, the tendency for the latex to coagulate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and increasing particle concentration. F. elastica latex was highly sensitive to temperature, H. brasiliensis latex was the least sensitive, and P. argentatum latex demonstrated intermediate properties. The underlying causes of these differences in latex rheology are not clear but may partially relate to the particle size (largest in F. elastica and smallest in H. brasiliensis),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and/or to the considerable differences in the biochemical components of the monolayer biomembrane that surrounds the various rubber particles. Differences in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rubber contained within the rubber particles seem less likely to play a role because the particles remain intact in this study.  相似文献   
53.
利用含油碳酸钙污泥制备橡胶填充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中原油田含油碳酸钙污泥为研究对象,根据高分子理论化学和橡胶工程理论,论证了油田含油碳酸钙污泥开发含油橡胶填充剂的理论基础。经粉体加工,将含油碳酸钙污泥制备成实验用橡胶填充剂。通过橡胶工程实验及产品测试,结果表明,与正在使用的普通碳酸钙和纳米碳酸钙填充剂相比,含油碳酸钙污泥制备的填充剂对橡胶制品的性能没有明显的影响;在分散性、橡胶网状分子的交联性、磨耗、回弹性等方面,较普通碳酸钙和纳米碳酸钙的填充效果稍优。  相似文献   
54.
聚丙烯、聚乙烯苯和丁苯橡胶粗粒化法处理模拟含油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聚丙烯、聚乙烯苯和丁苯橡胶粗粒化法对模拟含油废水进行处理,研究发现,用聚丙烯作为填充材料时,除油效果最好,最高可达86.3%;聚乙烯苯除油效果比前者略低,但在处理低浓度含油废水时,除油率可达到95%以上;相比前两种,丁苯橡胶的处理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55.
试验以管式硅橡胶膜分离器处理含苯废气,测定了在此种膜分离器中含有苯、二甲苯的废气对空气的分离因子,并推导出分离因子与流过管式膜分离器的气体雷诺数关系.低浓度含苯废气经膜分离使苯蒸气富集,然后加以回收或以催化燃烧方法处理。  相似文献   
56.
楼峥芳 《化工环保》2018,38(5):494-498
综述了VOCs的来源以及我国VOCs治理的相关政策法规。介绍了冷凝、吸收、吸附-脱附、膜分离、生物法、等离子体法、光催化法、热氧化法等主要的VOCs治理技术各自的特点。概述了中国石化合成橡胶装置尾气VOCs治理项目建设情况。中国石化在“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6亿元,实施合成橡胶装置尾气治理项目14个,到“十三五”末,所有合成橡胶装置的尾气均能实现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57.
采用废轮胎胶粉和废PE材料对石油沥青进行复合改性,考察了不同废轮胎胶粉的颗粒大小和不同废PE材料的用量对所制得的复合改性沥青25℃针入度、软化点、5℃延度和存储稳定性的影响。通过考察发现,随着所用废轮胎胶粉颗粒的减小,样品的5℃延度和离析稳定性略有提高,25℃针入度和软化点没有明显变化。随着废PE材料掺入量增加,复合改性沥青样品软化点升高,25℃针入度和5℃延度降低。所制备的复合改性沥青具有很高的存储稳定性,并且能够达到美国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标准(FHWA-SA-92-002)和中国改性沥青标准(JTJ 036-1998)和(DB/T 29-161-2006)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58.
氢氧化镁/红磷对硅橡胶/黏土纳米复合物阻燃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MQ)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16BrN)改性的蒙脱土(OMMT)纳米复合材料为原料,以氢氧化镁/微胶囊化红磷(MH/MRP)为阻燃剂,以气相法白炭黑为补强剂,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无卤阻燃MVMQ纳米复合材料。笔者采用XRD表征制备的MVMQ/OMMT纳米复合物的结构,用机械性能测试研究气相法白炭黑和OMMT对MVMQ的协效补强作用,通过极限氧指数、UL94 V垂直燃烧法、环境扫描电镜(ESEM)和热重分析(TG)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其燃烧性能和热性能,结合材料宏观燃烧性能的改变,推断OMMT和MH/MRP对MVMQ的阻燃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59.
总结了半透膜被动采样器(SPMDs)、极性有机化合物整合采样器(POCIS)、化学捕收器(Chemcatcher)和硅橡胶被动采样器(Silicon rubber)几种常用被动采样器的结构组成、应用模型、原理、样品的前处理、影响因素及应用范围,指出几种被动采样技术应用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60.
采用UASB工艺处理橡胶助剂对氨基二苯胺(RT培司)生产废水。实验结果表明:UASB启动初期(1~16 d),COD去除率由60.8%降至24.2% ,TOC去除率由75.6%降至37.2%;UASB运行16 ~50 d,COD去除率逐渐提高;运行50 d时COD去除率为69.4%,TOC去除率高达90.0%。在进水COD负荷不超过6 kg/(m3·d)的条件下,UASB对COD的去除率为42.7%~69.4%,TOC去除率为58.0%~90.0%,NO3--N去除率接近100%。本实验最佳进水TOC 与TN 比为2.0,UASB进水pH可调节为4.5左右,反应温度为18~34 ℃时对UASB反硝化处理效果影响不大。UASB对苯系化合物的去除率从高至低顺序为对硝基酚>苯酚>苯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