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35篇 |
免费 | 510篇 |
国内免费 | 311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09篇 |
废物处理 | 306篇 |
环保管理 | 543篇 |
综合类 | 4271篇 |
基础理论 | 527篇 |
污染及防治 | 1681篇 |
评价与监测 | 93篇 |
社会与环境 | 110篇 |
灾害及防治 | 3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141篇 |
2022年 | 236篇 |
2021年 | 250篇 |
2020年 | 223篇 |
2019年 | 239篇 |
2018年 | 249篇 |
2017年 | 321篇 |
2016年 | 398篇 |
2015年 | 410篇 |
2014年 | 444篇 |
2013年 | 474篇 |
2012年 | 600篇 |
2011年 | 561篇 |
2010年 | 391篇 |
2009年 | 407篇 |
2008年 | 338篇 |
2007年 | 391篇 |
2006年 | 408篇 |
2005年 | 279篇 |
2004年 | 221篇 |
2003年 | 183篇 |
2002年 | 137篇 |
2001年 | 136篇 |
2000年 | 124篇 |
1999年 | 94篇 |
1998年 | 89篇 |
1997年 | 82篇 |
1996年 | 45篇 |
1995年 | 59篇 |
1994年 | 45篇 |
1993年 | 53篇 |
1992年 | 39篇 |
1991年 | 30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70年 | 1篇 |
196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silica gel sludge for phenol removal from aqueous solution. Kinetic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phenol adsorption was completed after 2 h. Adsorption isotherms were measured for phenol from aqueous solution onto silica gel sludge under various pHs and temperature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sorption capacities for phenol was increased as pH decreased from 6.5 to 2. Temperature also was found to affect the adsorption isotherm. As temperature increases from 30 to 50°C,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increases. The adsorption equilibrium of phenol on silica gel sludge was described by the linear Freundlich and Langmuir models. Furthermor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sotherm parameters fit both linearized Langmuir and Freundlich adsorption isotherms. The Freundlich and Langmuir parameters at optimum pH was found as K
f=2.89, 1/n=0.23 and K
d=22.0, q
m=7.98, respectively. Whereas, for those at optimum temperature it was observed as K
f=2.87, 1/n=0.16 and K
d=20.93, q
m=7.91,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2.
3.
4.
河南省旱涝灾害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减灾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河南省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自古以来就以旱涝灾害频繁而著称。根据旱涝灾害的地域分异特点,可将全省分为五个区。减轻旱涝灾害的主要措施是:加强水利建设,进一步开发地下水;扩大引黄灌溉、抗旱、补源面积;走旱作农业的道路,广泛提高农田抗灾水平。 相似文献
5.
在连续流条件下,快速培养亚硝化-厌氧氨氧化(PN/A)颗粒污泥是实现污水高效生物脱氮处理的关键技术. 与PN/A污泥相比,亚硝化(PN)颗粒污泥具有生长周期短、易于批量化培养的优点,并可作为富集厌氧氨氧化菌(AMX)的载体. 在3个完全混合流反应器(R1~R3)中,分别按照质量比3∶1、1∶1和1∶3混合接种PN/A和PN颗粒污泥,并通过设置高氨氮负荷、短水力停留时间和强水力剪切条件,成功启动了连续流自养生物脱氮工艺. 结果表明,尽管R3的启动时长较R1和R2更长,但污泥接种比并未显著影响连续流反应器在稳定状态下的脱氮性能,总氮去除负荷均可达到2.6 kg·(m3·d)-1以上. 接种的PN颗粒污泥通过提供好氧氨氧化菌种(AOB),为AMX生长供给了充足的亚硝态氮基质,充分发挥了培养PN/A颗粒污泥的前驱体作用. 由高通量测序结果可知,R1~R3中成熟颗粒的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指数均明显高于接种污泥. AOB(Nitrosomonas属)和AMX(Candidatus Kuenenia和Brocadia属)与Chloroflexi、Bacteroidetes和Chlorobi等异养菌门是驱动自养生物脱氮和维持颗粒结构稳定的关键菌群. 总之,PN与PN/A颗粒污泥的混合接种是快速启动连续流自养脱氮工艺的可行策略,对工程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生物处理过程中活性污泥对氯代芳香化合物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了邻二氯苯 和邻氯酚生物处理过程中在活性污泥上的吸附特性及影响因素。通过测定等温吸附曲线,表明这两种有机化合物在活性污泥上的吸附符合线性吸附等温式:属于在疏水键力作用下的表面物理吸附,对难溶于水的邻二氯苯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7.
8.
9.
10.
为评估2010—2019年成都市机动车防控措施的减排效果,以2010年为基准年,采用排放清单法计算了各减排措施下2019年的减排量,对比分析了4种控制措施的减排效益。结果表明:成都市机动车排污总量逐年下降,2019年PM2.5、NOx、VOCs、CO、SO2和NH3的排放量分别为0.27×104、4.63×104、1.70×104、28.99×104、0.21×104和0.45×104 t,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其中重型货车对PM2.5和NOx贡献最大,小型客车对VOCs、CO、SO2和NH3贡献最大;措施中加严标准的综合减排量最大,重点减排车型为小型客车、轻型货车、公交车等,2019年6种污染物减排量分别为0.14×104、2.27×104、1.29×104、6.77×104、0.07×104和0.38×104 t;优化城市交通管理对小型客车和摩托车的减排效果显著,2019年6种污染物减排量分别为0.04×104、0.81×104、0.38×104、2.55×104、0.05×104和0.04×104 t;淘汰高排放车辆对小型客车、轻型货车等的减排较明显,2019年6种污染物减排放量分别为0.13×104、0.98×104、0.34×104、2.62×104、0.01×104和0.007×104 t;推广清洁能源汽车的重点减排车型为出租车和公交车,虽然可有效减少PM2.5、NOx的排放,但VOCs却有小幅增加,2019年6种污染物减排放量分别为0.12×104、0.62×104、−0.13×104、0.30×104、0.004×104和0.000 5×104 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