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38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45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215篇
基础理论   74篇
污染及防治   87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21.
为了研究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堆肥修复的加速机制,在人工控温的堆肥装置中以芘、菲和芴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实验的方式研究了添加硫酸钙、过磷酸钙、草炭、竹炭、十二烷基硫酸钠(K12)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等对锯末高温堆肥降解污染土壤PAHs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堆肥可以有效的去除土壤中PAHs,堆肥7周后所有处理下芘、菲和芴的降解率基本达到80%以上。不同添加剂处理下芘、菲和芴降解率不同,尤其是添加草炭和竹炭处理中芴和菲在第4周的时候就取得90%以上的降解率,芘在第6周也取得80%以上的降解率,而且氮素的损失率也分别下降了42.6%和36.09%,比其他处理的PAHs降解率和保氮效果都要好。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添加不同添加剂对堆肥过程中pH值、有机质(SOM)、总氮(TN)和过氧化氢酶(CAT)都有一定的影响,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草炭和竹炭对氨有良好的吸附性,具有良好的保氮效果,同时也能改善了微生物和目标化合物的接触方式,从而提高了PAHs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422.
堆肥污泥重金属在黄土中的淋滤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堆肥污泥中所含重金属是污泥堆肥土地利用最大的障碍,实验选用北方贫瘠的黄土作为供试样品,通过室内土柱淋滤实验,对堆肥污泥重金属在黄土中的淋滤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0~40 cm的浅层淋滤层,各种重金属在黄土中的纵向迁移能力为:Pb>Zn>Ni>Cu,而在50~55 cm的深层淋滤层,Cd在黄土中的迁移能力相对其他4种重金属是比较强的;各种重金属在50~60 cm深层淋滤层中会出现二次富集,出现明显富集层。研究揭示了堆肥污泥重金属在黄土中的迁移特征,为有效控制和消除堆肥污泥土地利用中重金属的污染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23.
随着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中国的废汽车尾气三元催化剂(TWCs)产生量将越来越大。由于废汽车尾气TWCs中富含铂、钯、铑等铂族贵金属,对其的不合理回收和提炼,不仅导致稀缺贵金属资源的流失,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从废汽车尾气TWCs的回收政策、回收体系和回收技术3个层面,分析了国内外相关国家的最新进展,指明了中国在废汽车尾气TWCs回收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后还提出了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424.
高硝酸盐地下水离子交换再生液的生物脱硝及循环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子交换法净化含硝酸盐地下水时产生大量高硝高盐废水,为避免其危害环境,利用添加了不同载体(Ti O2和α-Fe2O3)的耐盐改性颗粒活性污泥,生物反硝化去除含0.5 mol/L氯化钠和0.25 mol/L碳酸氢钠的模拟高硝高盐再生废水中的硝酸盐,生物反应器出水经深度处理过程高效去除水溶性有机物(SOC)、悬浮物及微生物后,循环利用于再生树脂。结果显示,颗粒活性污泥生物反硝化可以处理硝酸盐浓度高达75 mmol/L的再生废盐水,添加α-Fe2O3和添加Ti O2的颗粒活性污泥的反硝化能力分别达2.33和0.93 g NO-3-N/(L·d);生物反应器出水中添加氯化钙形成碳酸钙絮凝体,去除生物反硝化自身所产碱度的同时,絮凝去除67%的水溶性有机物;絮凝后出水经颗粒活性炭过滤和臭氧消毒后,可至少再利用于再生树脂10次而不影响树脂处理含硝酸盐地下水的性能,实现了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所产高硝高盐废水的生物脱硝与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425.
温度与秸秆比例对牛粪好氧堆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C/N比值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牛粪堆肥30 d时的全量养分和有机质的含量情况,提出了以新鲜牛粪和苜蓿秸秆混合物为堆料,在添加1%的生物腐熟剂的基础上,对堆肥温度及C/N比进行调控,并进行交叉实验。结果表明,(1)采用培养箱进行好氧发酵时,在温度为30℃和45℃的环境下堆肥最佳,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堆肥。(2)牛粪高温好氧堆肥时,添加一定比例的苜蓿秸秆可以调节堆料的C/N比值、含水量,缩短堆肥时间,其中牛粪与秸秆比例为1:1混合堆肥效果较好。(3)堆肥30 d时,堆料的TN、TP和TK含量较堆肥初期都有所增加,有机质含量有所降低是因为矿化和释放养分造成的,且各含量均符合国家有机肥标准。  相似文献   
426.
用甘蔗渣和蘑菇堆肥作为生物过滤器的填料,去除空气中的甲苯。生物过滤器长期连续运行,在无营养液和pH缓冲剂加入的条件下,研究了生物过滤器中填料含水量和pH的变化以及甲苯去除效率的变化规律,并对填料中的微生物菌属进行了初步鉴定。运行6个月后,填料含水量从56%降到约20%,pH从7.4降至4.5。生物过滤器可以保持4个月的...  相似文献   
427.
There has been widespread interest in using compost to improve the hydrologic functions of degraded soils at construction sites for reducing runoff and increasing infiltration.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compost amendment rate on 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Ks) and water retention in order to identify target compost rates for enhancing soil hydrologic functions. Samples were prepared with three soil textures (sandy loam, silt loam, and sandy clay loam), amended with compost at 0%, 10%, 20%, 30%, 40%, and 50%. All soils were tested at a porosity of 0.5 m3/m3, and the sandy loam was further tested at high (0.55 m3/m3) and low (0.4 m3/m3) porosities. The Ks and water retention data were then used to model infiltration with HYDRUS-1D. With increasing compost amendment rate, Ks and water retention of the mixtures generally increased at the medium porosity level, with more compost needed in heavier soils. As porosity decreased in the sandy loam soil, the amount of compost needed to improve Ks rose from 20% to 50%. Water distribution in pore fractions (gravitational, plant-available, and unavailable water) depended on texture, with only the highest compost rates increasing plant-available water in one soil. Results suggest soil texture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choosing a compost rate in order to achieve soil improvement goals. Hydrologic benefits may be limited even at a high rate of compost amendment if soil is compacted.  相似文献   
428.
动物粪便堆肥的养分淋溶特征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土柱模拟实验,研究了自然条件下土壤施用不同量的动物粪便堆肥对氮、磷和钾的淋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和钾的淋出量都与堆肥用量呈正相关关系,总氮的淋出主要集中在土壤下层,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淋出液总氮浓度最高达到300mg·l-1,可能对地下水造成污染,总磷主要聚集在土壤的上层,最高达到8.5mg·l-1,磷向下迁移较为缓慢,随淋溶次数的变化不显著.土柱上层渗滤液中钾的含量远大于下层,各施肥量处理都在前三次淋溶中随淋溶次数的增加而有一定程度减小,随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429.
章毅  曾光明  汤琳  郁红艳  李建兵 《环境科学》2007,28(10):2320-2325
以邻苯二酚为检测目标,研究了一种基于核/壳磁性纳米粒子固定漆酶的邻苯二酚生物传感器制备方法及其在城市生活垃圾堆肥中的应用.制备Fe3O4磁性纳米颗粒,使用正硅酸乙酯(TEOS)和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MS)将其功能化并利用戊二醛将漆酶共价固定,借助磁场吸附在磁性碳糊电极上,检测邻苯二酚.固定在电极表面的漆酶保持了很好的活性.该生物传感器的检测线性范围为7.5×10-7~2.75×10-4 mol/L,检测下限达到7.5×10-7 mol/L,达到稳态电流95%所需时间大概为70 s.将该传感器检测堆肥浸出液中酚的含量的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比,两者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430.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厂臭气的产生及防控技术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厂臭气的产生、成分及其危害,认为垃圾堆肥厂臭气成分概括来讲主要分为硫化物、胺类、挥发性脂肪酸、酮类以及醛类,但详细、完整的臭气成分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对于臭气的防止及其控制技术,进行了总结。堆肥臭气主要防止措施包括在堆肥结构、通气方式、外加改良物质等方面进行的优化与控制。着重介绍了四种生物除臭法,即生物过滤法、生物洗涤法、生物滴滤法和曝气式生物除臭法的各自特点和技术进展。最后认为由于垃圾堆肥恶臭成分的多样性,单一的处理方法往往效果有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联用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