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6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164篇
基础理论   75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21.
润滑油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HVI 500润滑油为唯一碳源进行选择性富集培养,从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3株菌,分别命名为SN0901,SN0902和SN0903. 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含HVI 500润滑油培养液的ρ(CODCr),用以评价分离菌对润滑油的降解能力. 结果表明,由于润滑油降解而使培养液ρ(CODCr)降低,即3株菌均为HVI 500润滑油降解菌. 根据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初步确定3株菌分别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和博德特氏菌属(Bordetella). 采用倾注平板法对不同温度下降解菌的菌落计数,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不同pH下培养液的ρ(CODCr). 结果显示,温度和pH对菌株降解作用影响显著,3株菌最适宜的降解温度为30~34 ℃,pH为6.0~7.8,但每株菌的最适宜降解温度和pH稍有不同.   相似文献   
122.
碱性β-聚糖酶产生菌选育及产酶条件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碱性土样中分离到数十株产碱性β聚糖酶类的细菌,经摇瓶反复筛选后,得到一株碱性β聚糖酶产量较高的耐碱性细菌.经初步鉴定,属短小芽孢杆菌(Baciluspumilus).其纤维素酶作用的最适pH为7.6,最适θ为60℃,木聚糖酶的作用最适pH为9.0,最适θ为55℃.该菌的最适生长pH为8.0,最适产酶θ为28~32℃.木聚糖与山梨糖分别是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的良好诱导物.以麸皮为碳源,产酶的最适浓度为5%.添加尿素和(NH4)2SO4为氮源可提高纤维素酶酶活2倍,木聚糖酶酶活1倍.发酵周期为60h,纤维素酶酶活最高可达1.21IUmL-1,木聚糖酶酶活可达43IUmL-1.  相似文献   
123.
通过间歇实验和连续流试验 ,探讨了利用产酸相处理硫酸盐有机废水时产酸菌 (AB)的主要发酵类型、硫酸盐还原菌(SRB)对底物的利用规律以及系统中这两大菌群间的协同关系 .间歇实验结果表明 ,AB的液相末端产物中乙醇占 3 5 6 %、乙酸占 3 7 7% ,同时有氢气产生 ,属于乙醇型发酵类型 .SRB容易利用的底物为氢气、乙醇和乳酸 ,不易利用乙酸、丙酸和丁酸 .SRB将乙醇转化为乙酸 ,而乙酸极少被继续转化 ,导致反应器内出现乙酸积累现象 .连续流试验结果表明 ,系统中硫酸根还原效果与产酸菌和硫酸盐还原菌的协同作用状态密切相关 :当产酸菌和硫酸盐还原菌处于较好的协同作用状态时 ,系统对硫酸根的转化率较高 ;反之则使硫酸根的转化率降低  相似文献   
124.
高效复合菌的富集培养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配污水和食品污水作为培养基对高效复合菌富集培养。结果表明 :(1 )培养液中优势菌种及其世代期的不同导致生长曲线是多峰值的 ;(2 )由于各种好氧菌的微观激活条件不同 ,因此曝气时平行样的生长曲线互不相同 ;(3)相同条件重复培养 ,高效复合菌的重现性差。  相似文献   
125.
含重金属离子酸性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利用厌氧生物法处理含重金属离子酸性废水是一门前沿技术。阐述了利用硫酸盐还原菌 (SRB)处理此类酸性废水的有关内容 ,介绍了SRB的分类、特性及还原机理 ,重点从硫酸盐还原的必备条件 :即电子供体、电子受体、还原条件三个方面讨论了SRB还原硫酸盐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这方面研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6.
从西洋参种植土壤中分离到一株高效有机氯农药降解细菌,将该菌制成固体菌剂,应用于田间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对3a生西洋参的1a生长期内BHC总量的降解率达36.27%~49.90%,DDT总量的降解率达25.19%~35.61%。  相似文献   
127.
针对硫酸盐还原菌(SRB)处理酸性矿山废水缺乏有效有机碳源问题,运用生活污水、鸡粪和锯末质量比80∶7∶3混合物的发酵液作为新型有机碳源驯化硫酸盐还原菌SRB,并研究SRB以该新型有机碳源作为营养物质在不同COD/SO2-4(C/S)值、pH值、初始硫酸根(SO2-4)浓度、重金属离子(Fe2+、Mn2+、Cu2+和Zn2+)浓度条件下对SO2-4的去除效果,以确定SRB去除SO2-4的最佳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厌氧环境SRB接种量8%、生长温度35℃、转速50 r/min、C/S为1.5~2.0、pH值6~7、初始SO2-4浓度≤3 000 mg/L、Fe2+在100~300 mg/L、Mn2+为35 mg/L时反应条件最佳,SO2-4去除率均可达90%以上;其中Fe2+浓度≤500 mg/L、Mn2+浓度≤140 mg/L时均会促进SRB对SO2-4的还原,当Fe2+浓度≥600mg/L时会严重抑制SRB,Mn2+浓度140 mg/L时会抑制SRB;Cu2+、Zn2+的存在对SRB均有影响,当Cu2+浓度15 mg/L时、Zn2+浓度45 mg/L时对SRB均有抑制作用。新型有机碳源可作为SRB的优良有机碳源,同时可实现以废治废的目的。该成果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8.
利用静态和动态土柱实验初步研究了好氧砷还原菌Bacillus sp.SXB在砷迁移转化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静态实验中,菌株SXB可以有效还原吸附在针铁矿上的五价砷;在动态土柱实验中,由于原土中砷是以三价砷形式存在,因此,不论是空白对照还是菌株SXB加入处理,出水中砷均为三价砷;当孔隙体积大于100时,铁的溶出开始增加。菌株SXB的加入,轻微地促进了土壤中砷的释放,而对铁的释放并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9.
利用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微生物分析等方法对X60钢在灭菌培养基和接种硫酸盐还原菌(SRB)培养基中浸泡2h和浸泡240h后的腐蚀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浸入初期,相比灭菌介质,含SRB介质中X60钢表面上SRB的初始吸附成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使其耐蚀性能有所提高.浸泡2h后,SRB菌落代谢过程的阴极去极化作用使X60钢表面产生明显点蚀形貌,加速了X60钢的腐蚀,使其耐蚀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30.
Introduction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 (PC)isoneoftheunusualwhiterotfungithatitisabletomineralizethecompoundofnativelignin .Anditalsocandegradealmostallhazardousorganicpollutantsincludinggeneticmutagenicagentssuchaschlorinatedorganiccompounds,polycycl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