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2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0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343篇
综合类   107篇
基础理论   193篇
环境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177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01.
基于途家民宿网与Airbnb在线评论信息,采用扎根理论、语义关联法与社会网络分析法定性与定量对比分析了在线评论语义网络结构特征及消费者感知维度。结果表明:①网络结构上,消费者关注焦点集中、小世界网络特征明显、社区间联系紧密。②短租民宿与传统酒店消费者感知维度在房源质量、服务态度与位置维度相似,在主客互动与装修风格上存在差异。③途家消费者更倾向于对房源进行评价,而Airbnb的主客互动性成为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为短租平台从房源质量、房东素质、消费者差异化与运营模式4个方面吸引消费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02.
璩路路  李裕瑞 《自然资源学报》2022,37(12):3252-3266
黄土高原沟道农业是现代人地关系耦合发展的一种新兴农业地域类型,其可持续发展对于区域农业提质增效、乡村振兴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人地系统科学原理阐述了沟道农业的概念内涵、科学认知、优化模式及其保障政策。结果表明:(1)沟道农业可持续性应遵从“要素—系统”到“结构—功能”,注重“沟坡水土保持、流域生态建设与区域乡村振兴”的多目标有机结合。同时,处理好宏观与微观效益的关系以及不同尺度的沟道水土构型、农田景观、农业系统的层次体系,深化贯通式研究,全面揭示沟道农业发展演变过程及其微观作用机理。(2)总结了沟道农业优化模式,搭建了不同模式的框架图,建议完善相关的技术与制度保障体系,以支撑实现区域乡村振兴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目标。(3)新时期黄土高原现代沟道农业高质量发展应立足于人地系统科学前沿,全面构建现代沟道农业系统理论与方法,深入探究优化沟道农业生产方式和创新经营管理模式的新途径。(4)基于要素流、产业链、流通网,面向SDGs目标和乡村振兴、粮食与生态安全,深入探究不同尺度沟道农业状态评估与情景模拟,服务支撑区域现代化建设决策。黄土高原沟道农业系统特征与优化模式研究,是推动农业地理学研究理论与方法创新,进而为黄土高原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03.
Food waste can be valorized through different technologies, such as anaerobic digestion, incineration, and animal feed production. In this study we analyzed th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two food waste valorization scenarios from a company of the retail sector in Belgium, through exergy analysis, exergetic life cycle assessment (ELCA), and a traditional 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 In scenario 1 all food waste was considered to be valorized in an anaerobic digestion (producing electricity, heat, digestate and sorting the packaging material to be used as fuel for cement industry), while in scenario 2 a bread fraction was valorized to produce animal feed and a non-bread fraction was valorized in an anaerobic digestion (producing the same products on scenario 1, but in lower amounts). Scenario 2 was 10% more efficient than scenario 1 in the exergy analysis. For the ELCA and the single score LCA, scenario 2 presented lower environmental impacts than scenario 1 (32% and 26% lower, respectively). These results were mainly due to the avoided products from traditional supply chain (animal feed produced from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lower exergy loss at the feed production plant. Nevertheless, the high dry matter content of the bread wast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se results, therefore it should be pointed out that valorizing food waste to animal feed seems to be a better option only for the fractions of food waste with low water content (as bread was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