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11篇
  免费   296篇
  国内免费   314篇
安全科学   335篇
废物处理   117篇
环保管理   2407篇
综合类   2598篇
基础理论   865篇
环境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167篇
评价与监测   162篇
社会与环境   1831篇
灾害及防治   23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215篇
  2016年   206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545篇
  2012年   441篇
  2011年   517篇
  2010年   380篇
  2009年   340篇
  2008年   308篇
  2007年   500篇
  2006年   501篇
  2005年   417篇
  2004年   404篇
  2003年   383篇
  2002年   389篇
  2001年   310篇
  2000年   339篇
  1999年   278篇
  1998年   202篇
  1997年   176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9篇
  1975年   7篇
  1974年   7篇
  1973年   6篇
  1971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 毫秒
351.
目前陆上油气田勘探开发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处于探索起步阶段,特别是国内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以甘肃庆阳地区某油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为例,论述了陆上油气田勘探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技术路线,重点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旨在技术上推动陆上油气田勘探开发行业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352.
县域工业污染防治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应注重排放COD、烟尘等主要污染物浓度高且量较大的重点行业和企业,根据这些企业的运行规律和当地的气候特点,深入开展污染防治。以松嫩平原北部,有代表性的工业城市所辖县为重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53.
生态环保城市的建设,必须走低碳经济之路。要大力发展生态环保产业,调整高碳产业结构,提高城市生态环保的意识。  相似文献   
354.
生态文明背景下昆明工业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文明发展视野对昆明工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推动工业产业生态化转型的动力构成进行分析。认为促进企业生态化生产观念形成,推进企业生产设备与生产技术生态化升级,促进工业产业集群化与生态化有机结合,推进传统工业园区向生态工业园升级,促进新能源工业产业优先发展是推动昆明产业生态化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355.
旅游生态足迹分析可定量反映旅游业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的压力和影响程度,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研究表明:2009年桂林市人均生态旅游足迹为367.823m2,旅游生态足迹结构中旅游交通高达268.461m2,占72.99%;6种生物生产性土地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化石能源地,为270.65m2,占73.58%。通过桂林市的旅游生态足迹和旅游承载力的对比,发现桂林市旅游业的生态需求大于供给,人均旅游生态赤字达84.326m2。为实现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应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倡导节能出行方式,发展低碳旅游。  相似文献   
356.
生态工业园是最具环保意义和绿色概念的工业园区,是我国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第三代工业园区的主要发展形式。基于祁东经济开发区的实际情况,概述了其构建生态工业园的背景,并对其建设生态工业园的优势条件和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环境管理对策,以利于经济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57.
以郑州市安全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编制为例,以实证研究的方法,就地方政府编制安全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总体思路、基本编制原则、主要任务、安全发展目标和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可行性、合理性,支撑工程的规划与建设、保障措施的制定等进行研究,着重论述在编制地方安全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时应着力把握的综合协调,有序衔接,突出重点,与时俱进及表达形式等问题,指出具体编制工作中的着力点是确定发展方向和目标,做实做深本地安全生产现状的调研和安全生产形势预测分析,加强对重大问题的研究。给出了编制地方安全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具体方法和步骤与程序。  相似文献   
358.
石油化工行业可接受风险水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油化工行业存在着巨大的潜在风险,为了明确该行业的风险可接受水平,制定一个合理可行的可接受风险准则极为必要.本文在对国内外风险可接受水平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国内外有关标准,对生命风险水平、经济风险水平和环境风险水平确定的基本思想进行了详尽阐述,分别给出了3种风险的可接受水平公式,提出了确定石化行业可接受风险水平的方法,需同时满足可接受生命风险、经济风险和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359.
Determinants of adaptive and mitigative capacities (e.g., availability of technological options, and access to economic resources, social capital and human capital) largely overlap. Several factors underlying or related to these determinants are themselves 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g., per capita income; and various public health,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ndices). Moreover, climate change could exacerbate existing climate-sensitive hurdles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g., hunger, malaria, water shortage, coastal flooding and threats to biodiversity) faced specifically by 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Based on these commonalities, the paper identifies integrated approaches to formulating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to concurrently advance adaptation, mitig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se approaches range from broadly mo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ward (by developing and/or nurturing institutions, policies and infrastructure to stimulate economic development, technological change, human and social capital, and reducing specific barriers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reducing vulnerabilities to urgent climate-sensitive risks that hinde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would worsen with climate change. The resulting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would also help reduce birth rates, which could mitigate climate change and reduce the population exposed to climate change and climate-sensitive risks, thereby reducing impacts, and the demand for adaptation. The paper also offers a portfolio of pro-active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consistent with the above approaches, including example measures that would simultaneously reduce pressures on biodiversity, hunger, and carbon sinks. Finally it addresses some common misconceptions that could hamper fuller integration of adaptation and mitigation, including the notions that adaptation may be unsuitable for natural systems, and mitigation should necessarily have primacy over adaptation.
Indur M. GoklanyEmail:
  相似文献   
360.
文章试图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引导下,运用"环境友好"的理念,研究和阐述了"环境友好城市"的内涵。并以上海为例,提出了环境友好城市的发展目标和建设方向,选用构建指标体系的方式,对城市的环境友好程度进行评估,提出了推进和实施环境友好城市建设的保障措施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