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4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283篇
安全科学   4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90篇
综合类   579篇
基础理论   101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88篇
社会与环境   113篇
灾害及防治   3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51.
我国有害赤潮的灾害分级与时空分布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根据从文献获得的赤潮灾害基本信息的规范处理和分析,将我国的赤潮灾害划分为特大、重大、大型、中型和小型五个级别。结果表明,1933—2001年间我国赤潮灾害的发现次数为460次,赤潮灾害以小型为主,小于50km^2的占40.2%。赤潮灾害的发生范围已遍及我国沿海各省,其中辽东湾、长江口和杭州湾外侧的嵊泗列岛和花鸟山附近海域以及珠江口东侧及粤东近岸为我国三大赤潮多发区。近20a来,赤潮灾害的发现次数呈现上升趋势,为波动式增长,波动周期为3a左右,高峰持续时间越来越长。每次赤潮的平均面积即赤潮的规模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平均面积已上升到500km^2左右。我国赤潮的高发期由南向北依次出现。南海的赤潮高发期为3—5月,东海的赤潮高发期为4—8月,渤海和黄海的赤潮高发期为5—9月。  相似文献   
952.
喀斯特地区地表地下的二元储水结构导致地表水渗漏严重,而土被浅薄且分布不连续,土壤蓄水量不足,易导致作物出现缺水。以贵州省为例,基于FAO-56 Penman-Monteith公式和气象资料,估算了贵州省1961~2014年参考作物蒸散量ET_O,在此基础上运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对贵州省ET_O进行空间插值,分析了贵州省ET_O的时空变化特征,并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影响贵州省ET_O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贵州省西部地区的ET_O高于中、东部地区;1年之中ET_O主要集中于夏季和春季,冬季最少;60年代的ET_O高于多年平均值,70年代之后逐渐降低,90年代达到最低值,2000年以来ET_O急剧升高;从年际变化看,贵州省年平均ET_O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1961~2002年持续降低,2003年以后显著升高;年际变化中秋季ET_O变化最大,其次为春季、夏季,冬季变化最小;影响贵州省ET_O的主导气象因素是日照时数,两者呈显著的正相关,地理纬度与ET_O存在明显的负相关。贵州省ET_O的时空特征研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将为其他喀斯特地区的农业发展和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3.
贵州省水土流失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明贵州省水土流失的时空变化特征,对指导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贵州省2000、2010、2015年3期水土流失数据,采用水土流失比率和水土流失综合指数方法,探讨了贵州省水土流失时空变化规律。研究表明:(1)2000~2015年贵州省水土流失得到了明显改善,不同分区水土流失呈现西部重、东部轻、北部重、南部轻的空间格局;(2)黔西分区以轻度、中度、强度侵蚀为主,黔西南、黔北、黔中分区以轻度、中度侵蚀为主,黔南、黔东分区以轻度侵蚀为主,呈现"阶梯状"区域性特征;(3)各分区水土流失总体呈下降趋势,黔东、黔西南、黔西分区仍是水土流失重点关注区域。本研究揭示了贵州省水土流失总体呈好转趋势,水土流失的扩张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潜在水土流失风险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954.
为进一步了解洞穴微环境与气候环境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本文以广东英德宝晶宫溶洞为研究对象,对洞穴空气温度、相对湿度、CO_2浓度进行了为期42个月(2011年12月~2015年5月)实地监测,结果发现宝晶宫洞穴微环境存在明显的时空变化:近洞口处洞穴微环境季节性变化特征明显,而洞穴深处微环境季节变化显著变弱。洞穴微环境的变化主要受到外界气候和天气的变化以及通风效应的影响,前者是导致洞穴微环境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原因,后者是导致洞穴微环境变化具有空间差异性的主要原因。此外洞穴结构和旅游活动也会对洞穴微环境变化产生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洞穴通风作用是影响洞穴微环境变化的重要过程之一,其对洞穴沉积气候环境指标的影响可能值得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55.
选取引江济太工程中长江来水进入太湖第一站的贡湖湾为研究对象,基于2011年11月~2013年8月在贡湖湾的逐月野外调查,同时以湖心水域为参考,探讨引江济太对湖体N2O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贡湖湾N2O排放通量要显著高于湖心排放量,其N2O通量均值分别为6.9,2.1μmol/(m2·d),但在非引水期间2个湖区的N2O通量无显著差异.贡湖湾和湖心N2O通量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且均与水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但因受外源来水的影响,贡湖湾N2O通量的温度依赖程度相对较低.另外,2个湖区的N2O通量还与营养盐等因素有关.总体上,外源引水提高了贡湖湾N2O排放通量,但考虑到湖泊N2O通量受到内部和外部因子的综合协同影响,外源引水对湖泊N2O通量的具体调控机理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56.
957.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in vegetation are examined in relation to land tenure, population increase, and rainfall variation in a part of Peddie district, Eastern Cape. Sequential aerial photographs between 1938 and 1988 are analyzed to determine trends in vegetation and population change in three different land-tenure units. The areal extent at each date of four distinct vegetation categories is determined using PC ARC/INFO GIS. Long-term annual rainfall trends for the area are analyzed and juxtaposed with vegetation changes. Extensive ground-truthing exercises are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vegetation condition in terms of cover and species composition. Differences in land-tenure systems are discerned as the dominant factor controlling variations in vegetation degradation. The study also reveals that neither population changes nor rainfall variations can explain the observed trends in vegetation degradation. Earlier injudicious land-use practices, sustained since the turn of the last century, may provide plausible explanations for the trends and present status of vegetation degradation in the area.  相似文献   
958.
长江三角洲冬季一次低能见度过程的地区差异和气象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妙  朱彬  潘晨  苏继锋 《中国环境科学》2015,35(10):2899-2907
采用NCEP再分析资料、MICAPS地面、高空气象资料以及国家环保部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对2014年2月20~22日长江三角洲地区一次低能见度过程地区差异和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天气形势分析表明,长三角地面处在高压的控制下,地面风速较小,使污染物积累,有利于低能见度(雾-霾)的形成和维持.根据不同区域的雾、霾分布和日变化特征,将长江三角洲地区分为3个子区域:I区为江苏大部(雾霾混合型),II区为上海及其周边(霾类型),III区为浙江大部(雾类型),该区域白天能见度较高,夜间能见度较低的特征是由湿度因子造成的.影响I区能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热力原因:大气对流层低层的层结稳定;湿度原因为:空气较湿润,气溶胶粒子吸湿性增长;动力原因主要是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大气扩散能力弱;污染因子对能见度变化的影响较小.影响II区能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PM2.5浓度高导致的污染,热力因子、湿度因子和动力因子对能见度的变化影响很小.影响III区能见度变化的热力原因是:大气对流层低层层结稳定、近地面存在逆温;湿度原因是因为:空气较湿润,气溶胶粒子吸湿性增长;动力原因是因为边界层高度较低导致的垂直扩散能力较差.各个区域的气象因子解释方差的计算结果表明:I区湿度因子和动力因子对能见度的影响更大,III区.湿度因子对能见度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959.
基于PMF模型的北京市PM2.5来源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对北京市定陵、车公庄、东四、石景山、通州、房山、亦庄和榆垡等8个站点的大气细颗粒物PM2.5进行了12个月次的同步采样观测,并测定了其中元素碳、有机碳、水溶性离子和无机元素的浓度水平.利用PMF模型对PM2.5的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北京市PM2.5的主要来源为二次源、燃煤、地面扬尘、机动车排放、工业源和建筑尘等,年均贡献率分别为42%、19%、19%、10%、6%和4%.PM2.5的来源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春季大风天气频繁、地面扬尘源为主要来源,而夏、秋、冬季均以二次源为主,尤其是夏季二次源贡献达56%,冬季燃煤源对PM2.5的贡献显著提升为25%.污染源贡献也存在一定空间差异,冬春季燃煤源对郊区点的贡献显著高于城区点,而二次污染源具有区域性污染特征.在区域性积累型重污染日,二次源对PM2.5的贡献均占主要地位,对气态前体物NOx、SO2和VOCs等的控制对PM2.5的减少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60.
探讨区域环境健康综合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思路和方法,估算各省环境健康综合风险,为制定环境健康政策提供科学依据.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主成分分析和独立性分析,按照"风险压力-风险现状-风险应对"的总体思路构建了23个指标的区域环境健康综合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系数.运用2012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将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探讨地区风险的差异和规律.研究表明全国有9个省区域环境健康综合风险指数超过标准,其中特别发达(北京、天津、上海)及不发达地区环境健康综合风险相对较低,较为发达地区环境健康风险较高.区域环境健康综合风险评价指标较为科学合理,具有较好的推广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