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65篇
安全科学   5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194篇
基础理论   132篇
污染及防治   45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91.
利用生物模拟被动采样研究第二松花江吉林市段的有毒有机污染物种类,并与鱼的生物富集及沉积物的吸附作用进行了比较。对采样器,鱼类及沉积物样品中难降解有机物的分析可以看出、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在三者之间的分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生物模拟被动采样技术一定程度上模拟了具有生物有效性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富集过程。  相似文献   
292.
深圳大气颗粒物中卤代多环芳烃污染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孙建林  常文静  陈正侠  曾辉 《环境科学》2015,36(5):1513-1522
利用GC-MS方法分析了卤代多环芳烃在深圳市大气颗粒物(PM10和PM2.5)中的含量水平.所关注的9种卤代多环芳烃在PM10和PM2.5中的含量范围分别是118~1 476 pg·m-3和89~407 pg·m-3.在PM10和PM2.5样品中,9-Br Ant的含量水平最高,其次是7-Br Ba A和9,10-Br2Ant.深圳市大气PM10和PM2.5中卤代多环芳烃总含量水平表现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的季节变化规律,但是各卤代多环芳烃单体含量水平的季节变化特征不同.温度、降水量和相对湿度等气象条件可能是影响大气PM10和PM2.5中卤代多环芳烃含量水平季节变化特征的重要因素.此外,PM10和PM2.5中卤代多环芳烃的含量水平与母体多环芳烃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最后,本研究估算了卤代多环芳烃的毒性当量,大气PM10和PM2.5中卤代多环芳烃的毒性当量变化范围分别是17.6~86.2 pg·m-3和14.6~70.4 pg·m-3.其中,7-Br Ba A对卤代多环芳烃总毒性当量的贡献最大.结果表明深圳市大气PM10和PM2.5中卤代多环芳烃的总毒性当量低于母体多环芳烃.  相似文献   
293.
北京市幼儿园地面尘中有毒金属浓度及其健康风险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段恒轶  吴亚涛  王珏  刘兆荣 《环境科学》2014,35(8):3060-3065
灰尘摄入是儿童金属暴露的重要来源.为了解北京市区幼儿园环境中有毒金属污染水平及其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利用自制采样器采集北京市区代表幼儿园地面尘,并分析其中的Pb、Cd、Hg、As浓度.结果表明Cd、Hg、Pb在室内地面尘中具有不同程度的富集且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夏季地面尘中Pb、Cd、Hg、As浓度的几何均值分别为63.12、1.67、0.06、0.22μg·g-1;冬季分别为117.40、4.52、0.95、0.88μg·g-1.通过计算地理累积指数发现,北京市区幼儿园受到严重的Cd、Pb污染.暴露及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儿童对地面尘中有毒金属的经口摄入量远大于皮肤摄入量.4种金属对儿童均无显著的致癌和非致癌风险.但相比于其他金属,Pb的非致癌风险较高,其危险指数达0.12,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94.
在调查广东省进口有毒化学品使用现状基础上,指出了广东省进口有毒化学品环境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符合广东省实际的进口有毒化学品环境管理对策,以达到减少环境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295.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方法对5个污水处理厂再生水中的162种微量有毒有害污染物进行了评价。在各种污染物中,酚类、酞酸酯、类固醇激素和金属类物质被检出。酚类物质的质量浓度为0.01~148 ng/L,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但三氯生、双酚A仍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酞酸酯类物质的质量浓度为0.1~0.45μg/L,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固醇激素的质量浓度为0.5~30 ng/L,具有内分泌干扰效应,需优先控制;金属类物质的质量浓度为1~27μg/L,满足污水排放标准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96.
炮烟中毒事故属于矿山事故类型之一。炮烟中的有毒气体是导致井下作业人员中毒的根源。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炸药的爆炸反应偏离零氧平衡、炸药组分混合不均匀导致爆炸反应不完全、炸药爆炸时周围岩石成分及环境因素是有毒气体生成量增多的主要原因。利用轨迹交叉事故理论模型探究了炮烟中毒事故发展过程,揭示事故发生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同一时间空间的交叉,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避免事故发生的途径。针对防治炮烟中毒,提出了预防炮烟中有毒气体超标和炮烟中毒的实用技术,对矿山炮烟中毒预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97.
洋河水库微囊藻毒素及产毒株种群丰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洋河水库设置6个采样点,于2015年5—10月采集水样,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微囊藻毒素(MC-LR、MC-RR、MC-YR)的浓度,并采用基于mcy A和mcy B基因的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产毒蓝藻与产毒微囊藻种群.同时,分析了水体中微囊藻毒素浓度和组成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产毒蓝藻与产毒微囊藻丰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洋河水库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浓度范围为0.24~10.99μg·L~(-1);水体中产毒蓝藻占总蓝藻种群丰度的7%~55%,产毒微囊藻占总微囊藻种群丰度的8%~59%,是主要的产毒蓝藻;微囊藻毒素浓度与产毒株种群丰度时空分布特征一致,季节变化规律为夏季秋季春季,空间分布表现为西洋河口附近区域高于东洋河口附近区域;而微囊藻毒素组成无显著时空差异,均以MC-RR和MC-LR 2种亚型为主.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产毒微囊藻种群丰度及其比例是影响微囊藻毒素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且其与总磷和叶绿素a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298.
水华期间微囊藻毒素的释放会严重影响洱海饮用水源水质安全.应用荧光定量PCR结合酶联免疫法快速检测洱海水华高发秋季(8—11月)主要旅游区和饮用水源地产毒微囊藻丰度和微囊藻毒素LR浓度.结果表明,荧光定量PCR方法能够快速定量洱海中总微囊藻种群和产毒微囊藻丰度,并且能有效预测洱海水体产毒潜能.洱海总微囊藻平均丰度为8.15×10~6copies·L~(-1),9月份均值最高,产毒微囊藻平均丰度为6.42×10~5copies·L~(-1),也于9月达到最高值,占总微囊藻的比例为1.0%~69.8%,水温和TP显著影响洱海总微囊藻丰度,低温、低P是洱海微囊藻水华的限制因子.洱海毒素峰值期为10月上旬,期间水源地微囊藻毒素和胞外微囊藻毒素全部检出,叶绿素a显著影响总微囊藻毒素和胞外微囊藻毒素分布,说明在一定程度上Chl a值能预测水体微囊藻释放的毒素风险.洱海总微囊藻毒素LR最高值达2.17μg·L~(-1),已超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对MC-LR的限值(1.0μg·L~(-1)),表明水华期间洱海饮用水水源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99.
以大气颗粒物成分中主要矿物相:石英、绢云母、钠长石和蒙脱石这4种高硅质矿物细颗粒为研究对象,检测其对A549细胞存活率、膜损伤及炎性因子释放的影响,旨在对比分析几种高硅质矿物细颗粒的毒性大小,并从颗粒物物理化学性质角度阐述其细胞毒性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几种硅质细颗粒对A549细胞存活率的影响:蒙脱石绢云母≥石英钠长石.细胞存活率与矿物颗粒样品的SiO_2含量之间相关性较差,与Fe_2O_3含量存在较好相关性,Fe_2O_3含量越高毒性越大.高硅质矿物颗粒共培养环境中H_2O_2释放量与样品中Fe_2O_3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蒙脱石组细胞受H_2O_2影响最大,石英和钠长石组细胞受粉体释放H_2O_2影响较小.所检测的几种高硅质矿物颗粒不同程度地造成细胞膜损伤,且均可触发A549细胞释放TNF-α或IL-6,进一步激发免疫反应的产生,但不同类型的高硅质矿物颗粒促发炎性反应不同.高硅质矿物细颗粒的成分结构并不是影响其生物活性的唯一因素,粉体的外在形态、表面活性基团、溶解性、吸附和离子交换特性等对细胞的存活率、细胞膜损伤、液相自由基的释放及炎性反应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00.
以水泥为基质的稳定化 /固化 (Stabilization/solidification)的方法在国外广泛用于无机、有机、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最终处置 ,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论文较全面地介绍了拟合被这种稳定化 /固化过程处理过的污染物在自然界条件下短期和长期的污染物泄漏过程 ,即所谓短期、长期的渗漏行为的实验方法和数学模型 ,并总结了现有几种用来模拟短期或长期渗漏行为的渗漏实验方法和适用于这些实验方法的数学预测模型的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