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8篇
  免费   659篇
  国内免费   2653篇
安全科学   665篇
废物处理   870篇
环保管理   812篇
综合类   5494篇
基础理论   629篇
污染及防治   1686篇
评价与监测   197篇
社会与环境   67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230篇
  2016年   249篇
  2015年   353篇
  2014年   461篇
  2013年   529篇
  2012年   668篇
  2011年   668篇
  2010年   536篇
  2009年   579篇
  2008年   407篇
  2007年   700篇
  2006年   792篇
  2005年   570篇
  2004年   448篇
  2003年   476篇
  2002年   415篇
  2001年   311篇
  2000年   273篇
  1999年   225篇
  1998年   186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印染废水污染物在曝气生物滤池中的沿程去除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研究了曝气生物滤池(BAF)对印染废水中污染物的沿程去除规律。研究表明:BAF对印染废水污染物的去除沿高程有着不同的变化规律:在BAF总高度为300 cm,填料层高度为200 cm,气水比3∶1,停留时间11.8 h,的情况下, BAF对COD的去除主要集中在<160 cm的填料层部分,在总的去除率为63.1%时,此区域去除率可达56.60%;对NH3N的去除主要集中在填料层100~160 cm段,在总NH3-N去除率为85.09%时,此区域NH3-N去除率达38.28%。BAF对浊度的去除主要集中在填料层小于100 cm的部分,在总去除率为94.04%,区域去除率达到61.90%。印染废水经过BAF的前100 cm填料层后,pH值由10降至7.6后基本维持不变。  相似文献   
872.
为了研究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在常温下的启动情况,在22.5~30.2℃条件下,对不加填料的5隔室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和加填料的4隔室复合式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同步进行了启动实验。实验用水为高浓度淀粉废水,两反应器采用相同的启动策略,即梯度增加进水COD浓度与降低水力停留时间相结合的方式。两反应器有效容积均为47.8 L,启动初始负荷为0.6 kg COD/(m3.d),逐渐增加到10 kg COD/(m3.d)。实验表明,经过6个阶段87 d的运行,反应器启动完成,并成功培养出颗粒污泥,两反应器对COD的去除率都能达到85%以上。在启动过程中两反应器对COD的去除效率相近。  相似文献   
873.
在间歇式超临界水氧化系统中对草甘膦农药废水进行降解实验。选取温度、反应时间、过氧量3个量为因素量,总有机碳(TOC)去除率为响应量进行中心组合设计(CCD)。在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RSM)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及参数优化:建立了TOC去除率与各个因素关系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分析了各个因素单独的及相互作用对TOC去除率的影响;优化结果表明,在温度483℃、反应时间29.2 min、过氧量148.4%的条件下,达到了最佳效果,此时TOC的去除率为100%。  相似文献   
874.
在温度为70~80℃、单体质量浓度为30%~35%、羧甲基纤维素∶丙烯酸(质量比)为10∶2.5、反应时间为3.5~4 h条件下对CMC进行改性,接枝率可达68%以上。以改性前后的CMC为吸附剂,对模拟酸法地浸含铀废水进行了对比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CMC对铀吸附效果最佳的实验条件为:改性CMC质量浓度为0.10 g/L,温度为25℃,pH为5.0,吸附时间100 min,此时铀去除率达到了97.1%,比CMC改性后对铀的吸附率平均提高了近21%。影响吸附效果程度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改性CMC投加量、pH、吸附时间、温度。  相似文献   
875.
何强  赵俊  柴宏祥  杜俊 《环境工程学报》2012,6(4):1099-1102
以某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好氧污泥为接种污泥,采用逐步提高盐度和稳定盐度2种方法对活性污泥进行耐盐性驯化培养,考察驯化结果表明,前一种方法更有利于耐盐菌的培养。对比不同盐度情况下各项指标的去除效果得出:本实验污泥适宜盐度为1%。使用稳定进水盐度的方法,出水指标及各指标的去除率均低于逐步提高盐度法,且镜检结果表明大量微生物死亡。  相似文献   
876.
李勇  钟捷  任化琴 《环境工程学报》2012,6(4):1288-1292
橡胶废水具有含盐量高、色度高、有机污染成分含量高且难于生化降解等特点。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的核心是生化处理加微滤膜过滤,通过将MBR技术应用于橡胶废水处理的实践表明,该技术对COD、氨氮、磷酸盐的平均去除率都达到了85%以上,再辅之以药剂处理后,降低了色度和难降解有机物含量,出水水质完全符合排放标准的要求,是一种解决橡胶污水处理难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77.
采用改性粉煤灰(MCFA)吸附糖蜜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对吸附行为和机理进行了考察和分析。结果表明,MCFA投加量为30 g/L及pH为5.0的优化条件下,COD去除率为88.6%,饱和吸附量为89.7 mg COD/g MCFA。准二级方程能更好地描述糖蜜废水在MCFA上的吸附动力学。颗粒内扩散方程结果表明孔扩散并非唯一的速度控制步骤。吸附平衡表明,Freundlich等温线最符合吸附模式,为优惠吸附。D-R模式中的吸附自由能Ea值推断更可能是物理吸附而不是化学吸附。吸附热力学参数ΔG0(<0)、ΔH0(5.130 kJ/mol)和ΔS0(19.936 J/(mol.K))表明MCFA对糖蜜废水的吸附过程为可行的,自发性的吸热反应。  相似文献   
878.
在室温条件下,分别选用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铁(PAFC)及三氯化铁(FeCl3)对玉米深加工废水进行混凝实验。综合考虑各种混凝剂对磷、COD以及SS的去除效果,最终选取PAC作为混凝剂。采用PAC和聚丙烯酰胺(PAM)作为复合混凝剂,对其去除效果做进一步研究,并确定了最佳投加量及pH值。实验结果表明,在PAC投加量25mg/L,PAM投加量0.5 mg/L,pH为8条件下,混凝效果最佳。磷、COD、SS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0.1%、53.3%和88.2%,对应的出水质量浓度分别为0.41、26.8和2 mg/L。  相似文献   
879.
外循环式UASB反应器处理高浓度酒精废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改进型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在中温条件下处理高浓度酒精废水,研究反应器的启动影响因素及颗粒污泥形成过程,分析反应器运行特性。在容积负荷为10.39 kg COD/(m3.d),COD去除率达90.2%,VFA在300 mg/L以下,平均产气率为0.328 m3/kg COD,取得最佳的运行效果,为高浓度酒精废水的处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80.
对采自胜利油田的采油废水,分别进行了聚硅硫酸铁(PFSS)絮凝法、微纳气泡法和絮凝-微纳气泡联合法处理,考察了处理过程对采油废水水质和所配制聚合物(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均可有效降低废水的矿化度、油含量和悬浮物含量,明显提高用其配制的聚合物溶液的粘度;联合处理效果明显高于单独采用絮凝或微纳气泡处理的效果。所处理后的废水可有望代替淡水用于油田现场配制聚合物驱油体系,在消除油田污水环境污染的同时,可节约淡水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