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7篇
  免费   659篇
  国内免费   2653篇
安全科学   665篇
废物处理   870篇
环保管理   812篇
综合类   5494篇
基础理论   629篇
污染及防治   1686篇
评价与监测   196篇
社会与环境   67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230篇
  2016年   249篇
  2015年   353篇
  2014年   461篇
  2013年   529篇
  2012年   668篇
  2011年   668篇
  2010年   536篇
  2009年   579篇
  2008年   407篇
  2007年   700篇
  2006年   792篇
  2005年   570篇
  2004年   448篇
  2003年   476篇
  2002年   415篇
  2001年   311篇
  2000年   273篇
  1999年   225篇
  1998年   186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丁春生  秦树林  缪佳  宁平 《环境科学》2008,29(5):1266-1270
以对硝基苯甲酸废水为处理对象,分别考察了活性炭投加量、二氧化氯投加量、pH值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二氧化氯/活性炭催化氧化工艺处理对硝基苯甲酸废水的影响.并在最优条件下,通过试验考证了该工艺作为高浓度对硝基苯甲酸废水的预处理手段,在去除废水中COD和提高可生化性(BOD5/COD)方面的综合效果.结果表明,采用ClO2与活性炭组成催化氧化体系,其处理COD为109印mg·L-1,的对硝基苯甲酸废水,效率比单独使用二氧化氯高10%;在废水pH值为4.1时,当活性炭投加量为200 g·L-l、反应时间30 min、二氧化氯投加量为300 mg·L-1,时,废水的COD降至7 100 mg·L-1,去除率达到35%, BOD5浓度提高到1 810 mg·L-1,废水的BOD5/COD值由原来的0.10提高到0.25,明显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因此,二氧化氯/活性炭催化氧化工艺是预处理高浓度对硝基苯甲酸废水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92.
废水生物强化中基因工程菌的流失和环境生存状况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刘春  黄霞  杨景亮 《环境科学》2008,29(9):2571-2575
在废水生物强化处理中,基因工程菌从生物反应器向环境的流失会造成潜在生态风险.在传统活性污泥法反应器(CAS)和膜一生物反应器(MBR)中,考察了1株降解阿特拉津基因工程菌的流失和流失后在模拟自然环境中的生存状况.结果表明,基因工程菌在接种初期从反应器中流失的密度最大.在接种密度为1010CFU/mL时,CAS的最大流失密度接近接种密度,MBR的最大流失密度仅有102CFU/mL.在模拟自然环境中,流失密度是决定基因工程菌生存状况的主要因素.在CAS出水1010CFU/mL流失密度下,高种群密度基因工程菌在水体和土壤中生存时间较长(30 d以上),潜在生态风险较高;在MBR出水102CFU/mL流失密度下.基因工程菌在水体和土壤中很快衰亡,潜在生态风险较小.环境条件对基因工程菌生存状况具有影响,提高土壤的含水率、有机质含量以及环境选择压力的存在有利于基因工程菌生存.  相似文献   
993.
高浓度服装水洗废水的混凝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化学混凝法,以PAC为混凝剂,PAM为助凝剂,对高浓度服装水洗废水进行处理研究。考察了溶液的pH值、PAC的投加量、PAM的用量等因素对脱色率及COD去除率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pH为8.0左右,PAC投加量为25mL/L(废水),PAM的投加量为1.0mL/L(废水)。在此条件下,服装水洗废水的脱色率为73.1%,COD的去除率为72.1%。  相似文献   
994.
化学絮凝剂预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马铃薯淀粉废水产生的季节性使得常规生物处理应用起来存在很大困难,采用絮凝剂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可减轻后续处理负担。文章使用常规化学絮凝剂AlCl3、Fe2(SO4)3、PAM以及有机和无机之间的相互复配对马铃薯淀粉废水进行絮凝预处理,研究了投药量、废水pH值、助凝剂CaCl2投加量以及沉降时间等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各絮凝剂处理废水的较佳絮凝条件,并在较佳条件下处理废水,通过综合比较处理效率、处理成本、絮凝条件难易程度等方面,确定了马铃薯淀粉废水的较佳絮凝剂为AlCl3+PAM,其具有废水处理效果好(COD去除率为41.08%,浊度去除率为95.06%,色度去除率为90.63%)、投药量少(2mLAlCl3+0.3mLPAM)、助凝剂投加量少(1mLCaCl)2、较佳pH在废水初始pH范围内、处理成本低(11.05元/t废水)、产生污泥量少(649g/t废水)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5.
文章综述了化妆品生产废水的来源及特征,介绍了针对化妆品生产废水的物理、化学、物化、生物及生态处理技术,包括近几年研究的新技术,为化妆品生产废水处理方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6.
为了降低环己醇、环己酮生产装置产生的含甲酸废水的COD,使其达到排放标准,降低废水排放量,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根据共沸-分馏间歇操作处理醇酮装置酸性废水研究获得的工艺参数,采用共沸-分馏连续操作处理该酸性废水,并从中回收甲酸。介绍了共沸-分馏连续操作处理醇酮装置酸性废水的工艺过程、操作方法,给出了共沸-分馏连续操作处理该废水并回收甲酸的实验数据,完成了间歇操作改连续操作过程的工艺研究,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工业化生产装置设计奠定了基础。通过研究得出,采用共沸-分馏连续操作处理该酸性废水,废水的COD由1.6×105mg/L降至3.0×102mg/L以下,达此标准水为80%以上,废水的COD去除率达到99%以上,甲酸回收率80%,连续操作实验结果优于间歇操作。  相似文献   
997.
SPM对铅溶液的处理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铅废水仅经过化学沉淀法处理后的出水不够稳定,因此需要后期处理来保证出水稳定并符合国家综合污水排放标准。新型特种粉体材料Special Powder Materia(lSPM)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粉体材料,对微污染的水源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去除重金属的主要机理为电化学反应、吸附等。文章目的在于研究SPM去除铅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SPM处理含铅溶液的浓度范围,考察将SPM的应用范围扩展至含铅废水后期处理的可行性。影响SPM处理效果的因素有进水流向、流量、填料高度、停留时间、含铅溶液浓度等,为了定量研究各个因素对SPM处理效果的贡献大小,文章采用配水试验,考察不同条件下SPM对铅的去除效率并进行正交分析。结果表明,进水方向采用逆流方向优于顺流方向,影响SPM处理铅溶液效率的主要因素为进水流量和进水浓度,SPM对较高浓度含铅溶液有明显的除铅效果,有望用于废水后期处理。进水方向为逆流,流量为12L/h,进水浓度为2mg/L时,出水浓度能长时间保证在1mg/L以下,符合国家综合污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98.
两种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的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印染废水成分复杂、色度大、浓度高且生物难降解物质多等特点,采用了混凝沉淀法对印染废水进行预处理,而后分别采用新型海藻式膜生物反应器(MBR)和传统帘式膜生物反应器对印染废水进行活性污泥法处理试验研究。通过对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氨氮(NH3-N)、总氮(TN)、总磷(TP)、色度、浊度等水质指标连续进行测定、分析与处理,考察两种膜生物反应器对印染废水的降解效果,并观察系统运行情况和膜组件污染状况。试验结果表明:海藻式MBR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良好,出水浊度低于0.3NTU,对COD、BOD、色度、氨氮、总氮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0%、94%、91.4%、87.8%、86.4%。海藻式MBR在各项指标上均明显优于传统帘式MBR,且能够降低MBR膜丝根部的污染,清洗更方便、更有效。  相似文献   
999.
废纸造纸废水处理工程的设计与运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针对废纸造纸生产中废水产生量大,SS、COD浓度较高的问题,将废纸造纸废水处理工程实践中的污水作为对象,研究一套废纸造纸废水回收利用的污水处理方法,减少再生纸造纸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实验结果和工程实践证明:利用混凝沉淀—活性污泥相结合工艺处理废纸造纸废水,达到一部分经物理处理后回收利用,一部分经生化处理后达标排放。采用该工艺处理效果好,SS去除率达99.7%、COD去除率达98.4%,且运行稳定,成本和一次性投资均较低,其排放废水水质满足《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1)中的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000.
文章陈述了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的作用,探讨了植物对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影响,对人工湿地系统中植物的选择、种植与管理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人工湿地系统研究与实践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人工湿地系统的工程设计、技术研究及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