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3篇
  免费   272篇
  国内免费   563篇
安全科学   291篇
废物处理   51篇
环保管理   979篇
综合类   1664篇
基础理论   713篇
环境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51篇
评价与监测   146篇
社会与环境   497篇
灾害及防治   15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251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247篇
  2006年   284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7篇
  1975年   7篇
  1973年   7篇
  1972年   5篇
  197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871.
从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景观的结构与功能出发,以武汉市汉阳水系为例,对湖滨带、沟渠廊道、滨水区绿地进行了景观规划和整体景观设计。案例研究表明:景观生态学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城市水系的景观规划。  相似文献   
872.
探讨了“乡村聚落”和“乡村聚落生态系统”等基本概念以及乡村聚落生态研究的主要内容 ,包括乡村聚落生态评价和生态区划、对特殊聚落的研究、乡村聚落的选址以及乡村聚落生态与生态村建设 ,以期推动乡村聚落生态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873.
广东省城市体系生态环境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生态环境类型是随城市和区域不断发展而分化的产物,根据广东省城市体系格局,选取主要的十九个城市,确定适当的生态环境参数,对广东省城市生态环境的区域差异和主要类型进行多元统计复合分析,根据生态环境的相似性和相异性将广东省城市体系划分为四个类型,为区域规划和城市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74.
城市热力景观格局季节变化特征分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岛效应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特有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种城市环境公害,对其形成和演变规律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热力景观是分析城市热岛空间格局的一种新方法。以厦门为研究对象,利用2002年1、2、3、8、12月的Landsat ETM+影像数据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在此基础上使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厦门城市热力景观格局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厦门城市热岛在夏季(8月)最强,春秋次之,冬季(1月)最弱。该变化特征是城市地表吸收太阳辐射和人为废热排放随季节变化的共同结果。应用该方法对2002年厦门热污染源进行调查,发现当年共有热污染源26个,其中工业热污染源18个。该研究可为环保、能源等部门乃至于整个城市的规划管理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75.
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Lu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秀芳  刘永健 《生态环境》2007,16(3):1053-1057
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Lu)是中国沿海频繁发生的大规模赤潮的原因种之一。文章对东海原甲藻的命名、生理生态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了综述。东海原甲藻与在日本、韩国等亚洲海域分布的被报道为Prorocentrum dentatum的原甲藻以及来自美国CCMP的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 dentatum)为同一种。东海原甲藻是一种喜长光照的赤潮藻类,其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2℃,最适盐度为25~31。东海原甲藻能利用铵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最适生长的w(N)/w(P)比范围在8~20之间。作者构建了东海原甲藻cDNA文库并进行了EST分析,发现了22个与东海原甲藻生长发育、物质转换和能量代谢相关的基因标签。认为从基因表达及调控角度研究赤潮形成与消亡机制并阐明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76.
采用自行研发的泥-水界面微孔曝气系统,开展了底泥表面曝气和覆盖对城市重污染河道底泥磷释放及形态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微孔曝气能够有效提高上覆水的溶解氧(DO)和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电位(Eh),能够将泥-水界面Eh维持在-100 m V左右,DO提高到6 mg·L-1以上.与对照比较,原位覆盖处理的上覆水DO和Eh有一定提高,但仍明显低于微孔曝气处理.与对照相比较,微孔曝气处理均有效降低上覆水中总磷(TP)和溶解性正磷酸盐(PO3-4)的含量.试验结束时,微孔曝气(A)和微孔曝气+原位覆盖处理(A+C)上覆水中TP含量由初始的0.201 mg·L-1分别降至0.062 mg·L-1和0.050 mg·L-1;上覆水中PO3-4含量由0.086 mg·L-1和0.078 mg·L-1分别降至0.026 mg·L-1和0.023 mg·L-1.与对照相比,微孔曝气处理明显降低了底泥间隙水中TP的浓度,在整个培养期间,其TP含量平均下降38.8%(A)和47.9%(A+C).底泥原位覆盖处理对抑制泥-水界面磷释放能力要弱于微孔曝气处理,而且在试验后期(50 d),上覆水中TP和PO3-4的含量均有所反弹.不管有无覆盖,泥-水界面微孔曝气处理均显著改变了表层底泥磷形态分布特征,显著降低了底泥中铁铝结合态磷(Fe/Al-P)组分比例,而钙结合态磷(Ca-P)含量比例却出现明显增加.单一的表面覆盖处理对底泥磷形态分布特征没有显著影响(P0.05).研究表明,与单一的处理效果相比较,泥-水界面纳米微孔曝气处理,并结合底泥原位覆盖,更有利于抑制城市重污染河道泥-水界面中磷的释放风险.  相似文献   
877.
随着对保护生物多样性与消除城市化过程不利影响的日益重视,城市森林结构功能和发展变化已经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基于对深圳特区城市森林详细大量的样方调查,对城市森林植物科属种的成分和地理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特区共有植物106科289属445种;其中大戟科、棕榈科、桑科、樟科、桃金娘科、蝶形花科、茜草科、山茶科、禾本科、含羞草科和木兰科11科的属种数占多数,共占101属182种,占总属数的34.95%和总种数的40.9%;在289属中,种数最多的是榕属(18种),其次是冬青属(9种),木槿属(6种),蒲桃属(6种)和润楠属(6种),共占总属数的1.73%,总种数的10.11%。特区种子植物可戈Ⅱ分为13个分布区类型和14个变型。深圳特区城市森林中的热带成分共有220属,357种,分别占特区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的80%和83.2%,可以看出,特区较发达的经济水平和快速城市化过程并没有改变其强烈的热带性质。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具有自净功能的重要组分受到了城市化的强烈干扰,不仅表现在景观水平上的生境破碎化,更重要的是在小尺度的物种组成结构中有明显反映,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城市森林后期更新与维护带来问题。  相似文献   
878.
城市地表汞含量及释放通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测定了长春市不同类型地表汞含量及其释放通量,分析了地表汞释放通量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表土样的汞含量存在很大的差异;煤炭堆放地和沥青地地表汞含量较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地表汞释放通量受地表汞含量、地表类型、降水、太阳辐射等因素的影响。降水期间或降水后期地表汞释放通量明显增加。可见,地表汞释放是一个动态过程,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  相似文献   
879.
Fifty-two samples of surface soils were taken in the urban area of Seville, to assess the possibl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land uses on their metal conten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several soil properties. The samples corresponded to five categories or land uses: agricultural, parks, ornamental gardens, riverbanks, and roadsides. Sequential extraction of metal according to the procedure proposed by the former Community Bureau of Reference (BCR) was carried out, and pseudo-total (aqua regia soluble) metal contents were determined. Lower organic C, total N and available P and K contents were found in riverbank samples, probably due to the lack of manuring of those sites, left in a natural status. In contrast, significantly higher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was found in those sites, due to the tidal influence of the nearby Atlantic Ocean. Other land uses did not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general properties. Concentrations of Cu, Pb and Zn, both aqua-regia soluble and sequentially extracted, were clearly higher in soils from ornamental gardens, whereas the concentrations in the riverbank samples were slightly lower than the other categories. In contrast, other metals (Cd, Cr, Fe, Mn, Ni) were uniformly distributed throughout all land uses. A strong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is found among the concentrations of Cu, Pb, Zn and organic C, suggesting that the larger contents of these metals in ornamental gardens are partly due to organic amendments added to those sites more frequently than to other kinds of sites. Considering the conclusions of previous studies, heavy traffic can also contribute to those `urban’ metals in urban soils. Periodic monitoring of the concentrations of urban metals in busy city centres and of the quality of amendments added to soils of recreational areas are recommended.  相似文献   
880.
城市街道空气质量与道路绿化型式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街区中茂密行道树对空气污染物扩散的利弊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CO为自然示踪气体,对西安市几个典型街道中的气态污染物浓度分布做了实测。实测结果指出,道路车流量的大小是行道树树冠的净化功能和对污染物扩散的阻碍作用所占权重的主要影响因素,行道树对污染物扩散的阻碍作用主要受控于树木郁闭度而非绿量,指出城市道路绿化不应盲目追求绿量的提高,并据此提出在街道绿化中应根据车流量的大小采取不同绿化方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