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1篇
  免费   583篇
  国内免费   2618篇
安全科学   346篇
废物处理   850篇
环保管理   889篇
综合类   5238篇
基础理论   583篇
污染及防治   1669篇
评价与监测   178篇
社会与环境   33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224篇
  2015年   307篇
  2014年   428篇
  2013年   486篇
  2012年   641篇
  2011年   601篇
  2010年   509篇
  2009年   525篇
  2008年   393篇
  2007年   659篇
  2006年   753篇
  2005年   547篇
  2004年   428篇
  2003年   447篇
  2002年   392篇
  2001年   296篇
  2000年   254篇
  1999年   219篇
  1998年   174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5篇
  1973年   5篇
  1972年   8篇
  197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用絮凝#x02014;微波辐射#x02014;Fenton试剂氧化法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研究了微波辐射时间、微波功率、FeSO4加入量、H2O2加入量和废水pH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聚合氯化铝加入量为350mg/L、聚丙烯酰胺加入量为12mg/L、废水pH=5、FeSO4加入量为250mg/L、H2O2总加入量为1400mg/L、H2O2分3次投加、微波功率为400W、微波辐射时间为60min的条件下,处理后出水的浊度、色度和COD去除率分别为98.59%,97.62%,86.21%。处理后出水澄清透明,COD为50.34mg/L,满足GB50050#x02014;2007《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932.
针对电容吸附除盐法的缺点,通过对电极进行绝缘处理,开发了一种新型高电压电容吸附除盐技术。实验结果表明:增大外加电压,有利于除盐效率的提高;外加电压为60V时,NaCl去除率可达90%以上;增大废水流速对吸附效果不利;反应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不大;在NaCl质量浓度为80mg/L、外加电压为60V、反应温度为25℃、废水流速为36m/s、反应时间为30min的条件下,经一级处理和二级处理后出水的NaCl质量浓度分别为39mg/L和16mg/L,NaCl去除率分别为51.3%和80.0%。  相似文献   
933.

Phosphorus recovery from greenhouse wastewater, using precipitation-crystallization, was conducted under three levels of calcium concentration, 304 mg/L (7.6 mmol/L), 384 mg/L (9.6 mmol/L), and 480 mg/L (12 mmol/L), and also with additions of ammonium and magnesium into the wastewater. Jar test results confirmed high phosphate removal, with more than 90% of the removal achieved with a pH as low as 7.7. Under the low calcium concentration, ammonium addition affected the chemical reactions at pH lower than 8.0, where struvite was produced; when the pH was raised to 8.8, other calcium compounds dominated the precipitation. Under the medium calcium concentration, ammonium and magnesium addition helped struvite precipitation in the low pH range. Hydroxyapatite (HAP) was the main product. Under the high calcium concentration, ammonium addition showed no effects on the precipitation.  相似文献   
934.
A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suitability of phosphate recovery from greenhouse wastewaters by using precipitation/crystallization process. More than 90% of the phosphate could be removed from the greenhouse wastewater. Various calcium phosphate salts were obtained in the process; hydroxyapatite [Ca5(PO4)3OH] could be the main product from the precipitates. Phosphate removal was affected by the presence of magnesium ion in wastewaters. An increase of magnesium concentrations in wastewaters decreased phosphate removal rates. The chemical contents of precipitates in terms of calcium, magnesium and phosphate were affected by calcium to magnesium molar ratio. Higher calcium contents were obtained at wastewaters with high calcium to magnesium molar ratio. An addition of magnesium did not affect the potassium contents in the precipitates. K‐struvite, MgKPO4·6H2O, was not the major product in the precipitate, even with addition of a large quantity of magnesium.  相似文献   
935.
针对某企业高含盐有机生产废水,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实验研究了氯化钙盐度对活性污泥性能的影响,分别研究了盐度对有机物的去除能力、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耗氧速率、活性污泥的结构和沉淀效果及对菌胶团中微生物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氯化钙盐度从0mg/L升高到40000mg/L的时候,废水中COD的去除率由92.9%降低到56%,活性污泥的耗氧速率下降,菌胶团的微生物种类也随之减少,MLVSS/MLSS下降,活性污泥中的无机成分增加,沉淀性能增强,菌胶团也更为致密。  相似文献   
936.
生物填料地下渗滤系统对生活污水的脱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草甸棕壤、炉渣和活性污泥等基质按体积比13∶6∶1配制生物填料,研究了生物填料地下渗滤系统(subsurface wastewater infiltration system,SWIS)在不同的水力负荷和污染负荷条件下对校园生活污水的脱氮效果。场地实验结果表明,当BOD5负荷为12.0 g BOD5/(m2·d),表面水力负荷为0.04-0.10 m3/(m2·d)时,SWIS对NH+4-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4%和82.0%。当水力负荷为0.08 m3/(m2·d),BOD5负荷9.3-16.8 g BOD5/(m2·d)时,SWIS对NH+4-N和TN的平均去除率为92.7%和81.2%。SWIS中氧化还原电位(oxygen reduction potential,ORP)随进水水力负荷和BOD5负荷的增加而降低,脱氮效率下降。综合出水水质和处理效率,适宜的水力负荷和污染负荷分别为0.065 m3/(m2·d)和12.0 g BOD5/(m2·d)。在此条件下,SWIS的启动周期为25-30 d。出水水质均优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标准,且处理效果稳定,抗负荷冲击能力强。  相似文献   
937.
寻找廉价而高效的替代原料是实现生物柴油产业化的关键所在.微藻以含油量高、生长周期短、环境适应能力强、生物产量高等优点,有望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生物柴油生产原料.然而,目前尚存在微藻培养低效成本高和微藻回收效率低两大难题.综述了微藻培养与回收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并对存在的两大难题及其改进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最后,总结并展望了微藻培养、回收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38.
中温(35±1)℃条件下,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pflowanaerobicsludgebed,简称UASB)反应器处理了含蒽醌类-活性艳蓝(c.I.ReactiveBlue5,简称K—GR)或偶氮类-活性艳红(C.I.ReactiveRed20,简称KD-8B;C.I.ReactiveRed2,简称X-3B)模拟染料废水,重点研究了回流比对染料脱色率和COD去除率的影响,在最佳回流比的条件下,探讨HRT(hydraulicretentiontime)对脱色的影响和不同结构染料的脱色效果,并初步分析了脱色机理。结果表明,适宜的回流比有利于提高系统的脱色率;控制回流比和HRT分别为2和24h,当模拟废水中染料的浓度为100mg/L时,COD去除率和脱色率分别为90%~96%和85%~92%;蒽醌和偶氮类染料的脱色是通过偶氮键和葸醌共轭结构的断裂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39.
通过对昆明市餐饮和居民生活污水厌氧模拟实验研究,初步探讨生活污水中CH4的产生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餐饮和居民生活污水中产生的甲烷浓度最大值分别为1.63 mg/L和3.82 mg/L。并且将COD、硫酸盐、硫化物、TN的浓度变化与甲烷浓度变化进行Pearson简单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COD、COD/硫酸盐和1/TN与甲烷在置信度为0.01时极显著相关,硫化物与甲烷在置信度为0.05时不相关;COD、硫酸盐和TN浓度的变化对生活污水中甲烷的产生起关键性作用。对居民生活污水中甲烷产生规律进行温度和pH控制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生活污水在25~30℃时,24 h内甲烷产生量最大值为8.6494 mg/L,明显大于其他温度段的甲烷产生量;在pH为7~8之间时,甲烷的产生量在24 h内达到的最大值为3.0477 mg/L,明显高于其他pH控制段的甲烷产生量。  相似文献   
940.
为了系统研究氮在深型地下土壤渗滤系统中的去除途径,本次实验采用直径30cm,高200cm的有机玻璃柱模拟地下土壤渗滤系统;柱内分层装填取自北京顺义的土壤。在水力负荷为8cm/d的条件下,取得了较好的脱氮效果;氨氮去除率为99.80%;TN去除率为83.68%。通过观察氮沿土柱深度的变化规律发现,在1.30m以上的区域随着氨氮浓度的降低硝氮浓度逐渐增大,同时总氮浓度也在不断降低,约有30.55%在此区域被去除;通过氮元素质量平衡证明这部分氮是通过厌氧氨氧化反应去除的。在1.30m以下反硝化反应是脱氮的主要途径,在此过程中难降解有机物被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