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19篇
  免费   1150篇
  国内免费   3070篇
安全科学   879篇
废物处理   261篇
环保管理   4296篇
综合类   8149篇
基础理论   2449篇
环境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162篇
评价与监测   1235篇
社会与环境   905篇
灾害及防治   199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247篇
  2022年   347篇
  2021年   392篇
  2020年   463篇
  2019年   387篇
  2018年   370篇
  2017年   524篇
  2016年   653篇
  2015年   751篇
  2014年   735篇
  2013年   1053篇
  2012年   1047篇
  2011年   1160篇
  2010年   875篇
  2009年   888篇
  2008年   679篇
  2007年   1079篇
  2006年   1011篇
  2005年   803篇
  2004年   698篇
  2003年   668篇
  2002年   585篇
  2001年   490篇
  2000年   468篇
  1999年   394篇
  1998年   282篇
  1997年   260篇
  1996年   246篇
  1995年   214篇
  1994年   191篇
  1993年   178篇
  1992年   130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72篇
  1987年   77篇
  1986年   45篇
  1984年   47篇
  1983年   58篇
  1982年   59篇
  1981年   75篇
  1980年   81篇
  1979年   73篇
  1978年   52篇
  1977年   46篇
  1973年   47篇
  1972年   38篇
  1971年   5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湖北水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利用战略对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湖北省有十分丰富的过境客水资源,但自产水资源却十分有限,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地表水污染日趋严重,地下水也存在不容的污染;农业用水占大头,其节水潜力巨大;目前主要是利用地表水,地下水的利用很少;洪涝时时灾害仍然十分严重,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从长远看,湖北省的水资源问题将主要是污染型短缺的问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对汉江中下游供水和水质造成不容忽视的影响;在计划体制下形成的水资源  相似文献   
972.
丁基黄原酸是水质监测的重要项目之一。水中丁基黄原酸的测定,在样品采集保存、前处理及仪器分析各阶段都存在一定的技术难点。实际分析时很容易出现测定结果不理想,甚至定性定量错误等问题。结合实验对丁基黄原酸测定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进行探讨,正确区分丁基黄原酸及其盐,有效保存样品,采用低损失的前处理方法以及选择性好的分析仪器,有利于提高丁基黄原酸测定的准确性。众多丁基黄原酸测定方法中,液相色谱质谱法、离子色谱法以及液相色谱法在选择性和灵敏度方面更具优势,也可用于其他方法检出丁基黄原酸时对测定进行确认。  相似文献   
973.
伴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其水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峻,防治水污染成为日本政府在20—21世纪的重要工作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日本水污染治理取得长足进展。目前日本水环境监测已经形成由水和土壤等方面组成的水循环监测体系,包括地表水、近海、湖泊、地下水和土壤等。在日本的重要环保法律法规中均有涉及水环境监测工作内容的明确法律条文,国家行政机关、地方政府和公立的科研单位在具体实施水环境质量监测过程中的职责和义务不同,水环境质量监测管理的国家行政机关以环境省为主,地方政府根据环境省制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监测技术方法及规范,制定所辖地域的监测方案并实施监测,公立的环境科研机构在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中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笔者概述了日本开展水环境质量监测的法律依据和监测管理情况等。  相似文献   
974.
秦成  刘浩  刘念 《中国环境监测》2019,35(2):136-141
为建立和量化适于河流水质自动监测站选址的评价方法体系,提出了河流水质自动监测站选址一致性、可行性和适宜性评价问题,并建立了选址可行性和适宜性评价2套指标体系。以自动站选址与手工断面位置不一致为前提,利用累乘指数判断选址可行性,在可行的基础上利用模糊综合评价进一步分析选址的适宜性。应用案例显示,罗汉大桥断面水质自动站选址于手工断面下游150 m处是可行的,并且此选址高度适宜,在具有水质代表性的同时兼顾成本和运维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975.
地表水环境遥感监测关键技术与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地表水环境遥感监测的关键技术与系统及其典型应用,其代表性机理模型和应用示范成果主要来自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的高光谱遥感团队在最近几年中取得的一些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建立了基于改进双峰法的水体分布自动化遥感提取方法,实现了简单、高效和高精度的水体提取;提出了大型湖泊长时序水量估算方法,并以青藏高原湖区为例,重建了典型湖泊面积、水位和水量序列;发展了基于“软分类”的典型内陆水体叶绿素a浓度反演方法,构建了基于生物光学模型的高度浑浊水体悬浮物浓度遥感反演半解析方法,提高了反演方法的区域和季节适用性;构建了基于水色指数的大范围湖库营养状态和透明度遥感监测方法,实现了全球大型湖库营养状态遥感监测,以及全国大型湖库透明度遥感监测;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地表水环境遥感监测系统,提高了水环境遥感监测效率,促进了卫星遥感在水环境监测中的高精度业务化应用。  相似文献   
976.
比较分析了国内外河流型水源保护区划分的原则、方法和标准,例证了我国不同省份的划分实践。指出,我国各省多采用经验值划分水源保护区范围,部分省份划分方案久未更新,没有充分发挥保护区的作用。提出,应进一步细化水源保护区划分规范指导要求,及时修订省级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并借鉴国外水源保护区划分经验,通过调整水质标准、重视公众参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方式划分水源保护区,从源头上预防水源污染,降低饮用水公共风险,保障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977.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氨氮标准样品和实际样品,用氨气敏电极法和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进行同步测试。结果表明,2种分析方法在水样氨氮质量浓度在0. 159~2. 81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可比性、精密性和准确性。氨气敏电极法的检出限为0. 03 mg/L,平行6次测定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 4%~4. 2%,加标回收率为85. 0%~110%;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的检出限为0. 025 mg/L,平行6次测定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 5%~6. 4%,加标回收率为93. 0%~99. 8%。同时氨气敏电极法在样品预处理、试剂配制和分析时间上要优于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氨气敏电极法能够满足地表水自动监测在线比对实际工作的需求,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78.
随着遥感数据源的不断丰富,遥感技术不断提高,可以解决越来越多的水环境问题。指出了当前水生态环境管理方面的主要需求,结合目前遥感技术的发展,对国内外的水环境遥感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湖泊富营养化监测与评估、核电站温排水遥感监测及城市黑臭水体遥感监测为案例,具体阐述遥感在水环境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成效。未来水生态环境管理发展趋势将以水污染防治为主向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与保护并重发展。基于此趋势,提出遥感在水生态修复的应用潜力,利于更多地方部门积极有效应用遥感技术,解决水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979.
While transboundary waters are widely advocated to be best managed at the basin level,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transboundary waters at the basin vis‐à‐vis other scales has not been systematically examined. To understand past experiences in transboundary water management at alternate scales, this paper: (i) determines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water treaties at different scales and (ii) elucidates how transboundary water law varies according to the scale to which it applies. The paper developed a scale typology with six groups, and systematically applied it to stratify transboundary water treaties. Treaty contents were then compared across scales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set of parameters: primary issue area, temporal development, and important water management attributes. Results of this work reveal: (i) treaties tend to focus on hydropower and flood control at smaller scales, and organizations and policies at larger scales; (ii) a temporal trend toward treaties concluded at larger scales; and (iii) a higher proportion of treaties is at larger scales in Africa and Asia than in Europe and the America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smaller scale cooperation may constitute a more constructive scale in which to achieve development‐oriented cooperation. Further, scope may exist to complement basin scale cooperation with cooperation at smaller scales, in order to optimize transboundary water management. In the context of basin‐wide management frameworks, Africa and Asia may benefit from greater emphasis on small‐scale transboundary water cooperation.  相似文献   
980.
In response to the extreme flood events of recent decades, the European Union has released the Floods Directive (2007/60/EC), which requires the creation of flood risk management plans. These plans do not yet exist in practice, as water management agencies have until 2015 to put them into action. This contribution will discuss two questions regarding the European flood risk management plan: First, how is the new instrument integrated into the various member states, particularly with respect to the scenario approach? Second, how prepared are the institutions for the collaborative planning paradigm of the flood risk management plan, particularly with respect to the river basin districts approach? Citing examples from France, Germany, the Netherlands, and Great Britain, this paper offers both a pessimistic and an optimistic perspective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flood risk management instru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