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29篇
安全科学   61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47篇
综合类   213篇
基础理论   123篇
污染及防治   32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31篇
灾害及防治   4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桩基动力反应在工程设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桩-土-结构整体动力有限元法,结合工程实例,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设置粘弹性人工边界,研究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地基土层特性变化对桩基抗震反应的影响。着重探讨了上软下硬和上硬下软两种土层分布情况下,软硬土层相对厚度及弹模比变化对桩基抗震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桩基和筏基交接处桩顶截面和软硬土层分界处的桩身截面均可能是内力最大截面,桩顶截面和软硬土分界处桩身截面都应是设计需考虑的控制性截面,地基土层特性变化对于桩基弯矩的影响较剪力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62.
Indiscriminate disposal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poses severe environmental and health threats. The study proposes a new method for dealing with these problems. The hybrid structural interaction matrix (HSIM) was used to prioritise major identifiable environmental health factors arising from improper solid waste disposal. The simplistic resource allocation model was adopted to ensure optimality in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o prioritised factors. The study indicates that tackling environmental health impacts from the most prioritised negative disposal factors through optimal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will either reduce or eliminate the impacts associated with subsequent less prioritised factors that are direct consequences of the highly prioritised negative factors. The method proposed will aid decision makers in knowing which set of systemic factors are to be given preference and to what extent at given periods in time.  相似文献   
163.
向成功启动并稳定运行630 d后的UASB生物膜反应器系统连续添加有机物,分析其对厌氧氨氧化反应脱氮效果的影响,并进行氮素浓度负荷试验.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系统中连续投加有机COD(葡萄糖),系统运行稳定,有机COD(葡萄糖)存在对系统去除氮素能力影响不大,有机COD去除率达到92.0%,仅用23 d,在同一反应器系统中成功实现了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协同作用脱氮.氮素浓度负荷试验阶段,进水氨氮(NH 4-N)、亚硝氮(NO-2-N)以及总氮(TN)浓度负荷分别从0.063 kg/(m3·d)和0.063 kg/(m3·d)和0.126 kg/(m3·d)提升到了0.239 kg/(m3·d)、0.315 kg/(m3·d)和0.554 kg/(m3·d),相应去除率分别为84.0%、93.0%和85.0%,厌氧氨氧化工艺的UASB生物膜反应器对氮素浓度负荷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64.
厌氧氨氧化-反硝化协同脱氮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厌氧氨氧化(ANAMMOX)工艺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生物膜反应器(简称反应器)处理高浓度含氮废水,启动并稳定运行630d后,进行进水浓度负荷实验分析。当进水ρ(NH3-N),ρ(NO2--N),ρ(TN)分别为340.0,448.8,788.8mg/L时,其去除率分别为84.0%,93.0%,85.0%。在反应器中连续加入有机物(葡萄糖),进水ρ(NH3-N)和ρ(NO2--N)分别为240.0,316.8mg/L,进水COD为330.0—380.0mg/L,COD去除率达92.0%。仅用23d,在同一反应器系统中成功实现了ANAMMOX与反硝化协同作用脱氮。葡萄糖的存在对系统去除NH3-N和NO2--N的能力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5.
浅层地下水为安庆市居民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的主要水源,是维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保障.为深入研究安庆市浅层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采集了196组浅层地下水水样,综合运用Piper三线图、Gibbs图、离子比值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安庆市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研究,定量评估不同来源对地下水水化学组分的贡献.结果表明,安庆市浅层地下水呈弱碱性,pH值在5.84~8.38,均值为7.21; ρ(TDS)介于47~1 620 mg·L-1,均值为324.21 mg·L-1,阴阳离子主要以HCO3-和Ca2+为主,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地下水水化学组分受岩石风化溶滤作用、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矿物溶解和沉淀以及人类活动综合影响.Ca2+、Mg2+和HCO3-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的风化溶解作用,Na+、Cl-和SO42-受工业活动和生活污水的排放、K+和NO3-受农业活动的影响.APCS-MLR受体模型分析进一步揭示地下水水化学组分主要有地质因子、工业因子、农业因子和未知源这4种来源,其贡献率分别为45.35%、14.19%、25.38%和15.08%.地质因子是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组分的重要来源,人类活动则加剧了地下水水化学的演变.  相似文献   
166.
刘海  魏伟  宋阳  徐洁  管政亭  黄健敏  赵国红 《环境科学》2024,45(5):2665-2677
为研究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控制因素和地下水质量.在郯庐断裂带周边的江淮波状平原区、沿江丘陵平原区和皖西山地共采集了86组地下水,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Piper图、Gibbs图、离子比例分析、饱和指数、氯碱指数和熵权水质指数(EWQI)等方法,开展了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评价了地下水的质量.结果表明,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周边浅层地下水呈弱碱性,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3-Ca·Mg和HCO3-Na·Ca型为主.水岩相互作用控制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形成,硅酸盐岩和碳酸盐岩风化作用控制了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形成.强烈的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是引起Na+富集的重要因素.研究区地下水整体质量较好,但受到一定程度人类活动的污染,江淮波状平原和沿江丘陵平原大部分地下水不适合直接饮用.研究结果对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周边浅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7.
为了探究轮胎微塑料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老化和小粒径微粒释放特征,于实验室条件下模拟了汽车和电动自行车两种不同的轮胎微塑料在干燥和水环境中的老化过程.结果表明,轮胎微塑料经过30 d的紫外光照后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老化,具体表现为表面变得粗糙,出现裂纹和剥落等现象.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得知,其表面羰基指数也有所上升.此外,轮胎微塑料在紫外光照和水力作用的影响下会释放大量的亚微米级小粒子,水环境中的汽车轮胎微塑料在光照条件下第30 d时每mL溶液中释放粒子数量达到了69 480万个,其中粒径小于1 μm的有69 460万个,是黑暗条件下的100倍左右.研究表明,水环境中的轮胎微塑料在光照条件下更易发生老化并释放更多的小粒子,且汽车轮胎微塑料较电动自行车轮胎微塑料释放的小粒子更多,具有潜在的生态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68.
土壤中草甘膦与镉的交互作用对3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两种土壤中草甘膦与镉交互作用对土壤三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低浓度镉略促进乌栅土中的脲酶活性,而高浓度镉则显著抑制了其脲酶活性,当与草甘膦共存时,草甘膦的存在增强了镉对脲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镉对红壤中脲酶活性的影响较小,而草甘膦单一或与Cd共存时均显著抑制了红壤中脲酶的活性.镉抑制了乌栅土中酸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而草甘膦的存在增加了镉的毒性,两者表现为协同作用;低浓度镉促进了红壤酸性磷酸酶活性,而高浓度镉则抑制了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草甘膦的存在降低了红壤中镉的毒性,两者表现为颉颃作用.镉对红壤中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9.
一种系统化的行为形成因子分类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准确表述能够诱发人为差错的情景环境,对人因可靠性分析(HRA)中的行为形成因子(PSF)进行归纳整理,构建一种新的系统化的PSF分类方法。对现有人因可靠性文献中的PSF进行分析,明确PSF的定义及其内涵。通过分析人机交互过程,指出PSF应该包含:操作者,机器,任务,组织,环境和辅助系统等6个方面,分别从上述6个方面对PSF进行细致分解,最终构建包括6个方面38个元素的PSF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70.
我国区域城乡互动与关联发展综合评价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城乡互动与美联发展是协调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我国区域城乡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差异,如何正确衡量和反映这种差异是进一步优化不同区域城乡发展的决策依据。综合应用多种评价方法对我国31十省(直辖市)的城乡互动与关联裳展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并采用Kerndalls W协和系数对结果序到作一致性检验,将综合多种方法的结果作为最后评价值,较好地反映了我国区域城乡互动与关联发展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