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0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587篇
安全科学   83篇
废物处理   105篇
环保管理   757篇
综合类   1976篇
基础理论   580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10篇
评价与监测   129篇
社会与环境   732篇
灾害及防治   68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280篇
  2006年   258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6篇
  1975年   9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岩溶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质量指标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岩溶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与土壤质量指标之间的响应关系.对重庆市北碚岩溶山区土壤肥力指标进行主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原有22个土壤质量指标可归为4 类,分别以有机质,有效含水量,通气孔隙度,细菌、真菌数量百分比为代表,这4类因子基本反映了土壤质量随土地利用变化的综合变化状况.通径分析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持水性能主要与有机质、>0.25 mm水稳性团聚体有关,二者的效应均大于黏粒.在土地利用方式变化过程中,土壤质量变化体现在有机质含量、土壤供持水能力、土壤结构状况和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变化上.  相似文献   
992.
我国耕地地力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耕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资源,耕地地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耕地面积与质量变化对粮食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受到社会各界的日益关注,对耕地地力评价的研究越来越多。文章简要回顾了近十年来,我国耕地地力评价的历程、耕地地力评价的方法和GIS技术等现代研究手段在这一领域的应用。现有研究结果表明,现代信息技术在耕地地力评价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尤其是GIS技术的应用全面提升了传统耕地调查与评价的方式和方法,不仅省时、省力,评价结果准确可靠,而且可以做到适时更新、快速统计、制图,是今后耕地质量管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3.
城镇绿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以中山市小榄镇为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中山市小榄镇公园、街道、居住区等不同地区的空气质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公园、苗圃、金菊花园、镇府大院和小榄中学等绿化好、总绿量大的地带,CO2浓度[Ψ(CO2)/10^-6]和含菌量(n/m^-3)明显较低,负离子浓度明显较高;街道、新永路民居、商场、工厂、车站和果菜批发市场等绿化差、总绿量小的地带,Ψ(CO2)/10^-6和含菌量明显偏高,负离子浓度明显偏低.街道上空的Ψ(CO2)与车流量之间有极显著相关关系Ψ(CO2)与人流量之间相关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4.
Protected Areas and Prospects for Endangered Species Conservation in Canad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bstract:  Reserve networks figure prominently in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that aim to reduce extinction rates. We tes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urrent reserve network at protecting species at risk in Canada, where relatively extensive wilderness areas remain. We compared numbers of terrestrial species at risk included in existing reserves to randomly generated networks with the same total area and number of reserves. Existing reserve networks rarely performed better than randomly selected areas and several included fewer endangered species than expected by chance, particularly in the most biologically imperiled regions. The extent of protected area and density of species at risk were unrelated at either broad (countrywide) or finer spatial scales (50 × 50 km grids), although there was a tendency for the most threatened regions of the country to have few or no protected areas (1.5% of areas with >30 endangered species were in reserves). Although reserves will play a useful role in conserving endangered species that occur within them, reducing extinction rates in a region with much of the world's remaining wilderness will require integrating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with agricultural and urban land-use plans outside formally protected areas.  相似文献   
995.
中国土地退化的分类与分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参照国际上土地退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从代表性、普遍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出发,提出了中国土地退化的初步分类与分级标准。中国土地退化可划分为风蚀作用下的土地退化、水蚀作用下的土地退化、物理退化和化学退化4类,土地退化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强度和极强度退化4级,并拟定4类土地退化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996.
雷州半岛旱地砖红壤非点源氮、磷淋溶损失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量施用化学肥料所引起的养分淋失和环境污染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土柱模拟氮、磷素养分淋溶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下砖红壤氮、磷素淋溶损失特点。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尿素用量的增加,渗漏水中NH4^+-N质量浓度和TN淋失量也相应增加,而NO3^--N的质量浓度变化幅度较大,渗漏水中氮素淋失形态主要是以NO3^--N为主。由于土壤磷素很难移动,所以TP累积淋失量非常少,氮、磷肥混施对非点源氮、磷素的淋失都有影响,其中过量磷肥配合尿素施用可以增加土壤中NH4^+-N、NO3^- -N、TN的淋失程度。  相似文献   
997.
基于GIS和RS的晋江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斌  朱鹤健  陈松林 《生态环境》2003,12(4):423-426
采用GIS和遥感技术,在拟订土地分类系统的基础上,对1996和2001年晋汀市土地资源进行遥感解译,得到这两期1:10万土地利用现状图及数据库,分析了晋江市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与比例,以及土地利用面积动态变化状况。结果表明,晋汀市自1996年以来,城镇居民点与工矿用地扩展较大,面积增幅达5312.55hm^2,交通面积增加1507.02hm^2,林地而积增加了293.05hm^2,园地面积也增加了4.17hm^2;但耕地面积锐减,减少面积为6419.43hm^2,减幅为14.6%,其去向主要是建设用地、生态退耕、园地和池塘用地。在此基础上,认为土地利用变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耕地面积锐减;土地利用结构小平衡;生态环境恶化等。应采取针对性的土地可持续发展措施,重视土地管理制度创新和土地利用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998.
ABSTRACT

Impacts of cattle production vary among different production systems, but data on their distribution is scarce for most world regions. In this work, we combine datasets on cattle vaccination locations and land cover in a regression framework to define and map major cattle production systems in the Argentinean Dry Chaco. We also explore how cattle occurrence relates to spatial determinant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egion harbors about 5.5 million heads. Cattle density was mainly described by the share of pasture (69.9%), cropland (28.1%) and aridity (23.8%). We identified 12-major cattle production systems: six cow-calf, three whole-cycle, and three fattening systems. Of these, four systems had high woodland cover (>85%). Data generated is available in a website. Understanding the distribution of cattle production systems is important to assess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beef production at broad scales. Integrating vaccination data with land-cover information provides a promising avenue to identify livestock systems.  相似文献   
999.
8年(1985—1992)的试验研究,证明杉木幼林套种籽西瓜不仅提高了林分的生物生产力,而且增加了林地养分归还量,促进了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有效地防止了林地的水土流失,是一种速生高效和生态协调的山地立体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000.
在统计软件SPSS支持下,深入分析了广西土地利用现状及1996—2001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