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5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37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单波  陈杰  肖岩 《环境工程学报》2013,7(2):649-656
胶合竹材GluBam的甲醛释放情况是现代竹结构住宅环保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竹结构住宅推广中最受关注的指标之一。采用1 m3气候箱对温度、相对湿度和封边情况与GluBam的甲醛释放量和释放速率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测试,并以一阶单衰减模型为基础提出了GluBam的甲醛释放分析模型。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GluBam板材在各模拟条件下甲醛浓度峰值均小于规范要求;初始甲醛释放量E0和衰减率常数k可以用来评价GluBam的甲醛释放特征;GluBam的醛释放量和释放速率随环境温度和湿度增加而显著增大,且温度因素的影响更大;封边处理可以有效降低GluBam板材的甲醛释放量。  相似文献   
12.
采用竹炭-微生物联合法,考察了竹炭用量、菌液用量、进水氨氮浓度、pH、DO、HRT等因素对氨氮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同时采用对比实验,初步探讨了竹炭-微生物联合法处理沼液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竹炭-微生物法去除沼液氨氮的最优条件推荐为:竹炭用量30 g/L,微生物活性液用量3%,pH 7.0~8.0,DO为2 mg/L,HRT为48 h。竹炭-微生物法对沼液氨氮的去除过程可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C=272.56e-0.0148描述,其去除效果来源于竹炭吸附和生物降解的协同作用,协同程度为48.45%。  相似文献   
13.
简要论述了湖州市笋竹资源的特征和开发潜力,对笋竹资源开发现状予以评价,并对合理开发与保护,促进竹资源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盘县老厂竹根水, 分布面积10 km2 左右, 砂岩和玄武岩的地质环境下大面积竹林的存在是其形成的生态环境条件,雨水经过竹林-土壤-岩石的水循环过程和由此引起的含水介质的元素迁移为其水质、水量的主要原因。竹根水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但需要进一步涵养水源和加强对水质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对首次发现的一只野化培训大熊猫“祥祥”采食半枯竹的现象及原因进行研究.作者用4只圈养大熊猫为对照进行试验,从行为观察、营养成分及适口因子、环境气候条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圈养大熊猫中也存在采食半枯竹的现象,而且在采食的时间段上和祥祥一致;相对于新鲜竹子,半枯竹中葡萄糖含量有所增加,单宁含量明显降低,并且具有特殊的香甜味,使在一定时期内的半枯竹营养增加,适口性得到改善,这是大熊猫在特定时期更愿意采食半枯竹而不采食新鲜竹子的重要原因;7~9月是全年温湿度最高月份,对引起半枯竹成分中适口因子的改变可能有诱发作用.图3表4参9  相似文献   
16.
电动力学-竹炭吸附联合修复工艺对高岭土中镉的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建伟  王慧  李瑞瑞 《环境化学》2007,26(5):634-637
采用电动力学-竹炭吸附对高岭土中的镉进行迁移吸附去除,并对处理前后土体中的镉进行形态分析.结果表明,在电压梯度为1V·cm-1的条件下,电动力场能够将镉从土壤表面解吸附进入土壤水相,从而增大其电移动性,联合竹炭的强吸附作用对土壤中的镉有很高的去除效率,在190h的运行时间内能够将土体中93%的镉迁移吸附去除,定期切换电场极性提高了处理效率并可以很好地维持土壤的pH值和水分,过程的电流随切换呈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17.
基于现有竹炭、竹醋生产工艺流程及工业技术水平,设计了一套具有创新性的竹炭、竹醋生产设备,并给出了设备完整的结构以及包括微波源功率在内的关键制造参数.该设备首次引入微波热解技术代替传统的燃烧加热方法,同时窑炉整体设计遵循节约生产空间、原料充分转化、废气废渣循环处理、热量多级利用、全封闭式生产、自动化控制等节能、环保、高效的思想.此外,在对微波源的设计上依据多源溃能理论,采用以小功率磁控管组合代替大功率磁控管设计,从而大幅降低设备的制造成本,提高微波源的使用寿命及工作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浮床栽培茭白的生物学特征及水质净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水面浮床栽培实验研究了水培茭白(Zizania caduciflora)植株的生长,并与土栽茭白作了对比.结果表明,水培茭株高在201~250cm之间,根长在29~54cm之间,地上部分鲜重42~184.5g/单株,约占总重的70%~80%,水、土栽培茭白生物学特征无显著差异.水培茭白体内N含量较土栽茭白的高, N/P差别明显,P含量差别不大.水培茭白与其他水培植物相比具有较强的N、P吸收能力,直接吸收N、P量分别为240.20 kg/hm2·a和21.60 kg/hm2·a,是一种可用于富营养化水体水质净化的优良植物.  相似文献   
19.
舒中俊  谌强 《火灾科学》2007,16(3):148-151
随着竹地板的广泛应用,竹木地板的火灾燃烧性能也将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采用锥形量热仪对竹木地板的引燃时间、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和一氧化碳的产率及体积比浓度等燃烧性能与普通实木地板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竹木地板试样的引燃时间较短,临界引燃辐射热通量较低,引燃危险相对较大;竹木地板试样燃烧中第一个热释放速率峰值出现的时间短,且峰值相对较大,其潜在的轰燃危险相对较大;此外,竹木试样的一氧化碳的产率和燃烧初期在烟气中的体积比浓度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20.
《环境化学》2012,31(6)
为解决剩余污泥问题,研制了产泥率少的片状竹炭固定床-聚氨酯切块流化床一体化反应器,在保证流化床高浓度微生物的同时,维持竹炭固定床的好氧,兼性厌氧,以实现污泥的原位分解.试验采用南京林业大学紫湖溪生活污水,COD为140—170 mg·L-1,TP为1—2 mg·L-1,TN为35—45 mg·L-1,氨氮25—30 mg·L-1,SS为35—40 mg·L-1.反应器在第30 d启动成功.稳定的运行结果显示,水力停留时间为10 h时,反应器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较好,出水中COD、TN、TP、氨氮的浓度分别为19 mg·L-1、7 mg·L-1、0.47 mg·L-1、4.5 mg·L-1,去除率达到87%、76%、72%、84%,出水中各指标均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排放标准.经竹炭固定床处理的出水SS浓度很低,长期维持在14 mg·L-1左右,二沉池出水中的SS平均浓度为12.7 mg·L-1,整个反应器对二沉池依赖性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