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5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369篇
安全科学   80篇
废物处理   69篇
环保管理   66篇
综合类   846篇
基础理论   187篇
污染及防治   111篇
评价与监测   111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食物链的迁移和积累对人类健康的毒害作用日益为社会所重视,而水稻是人类摄入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对稻田土壤的迁入途径及其过程特征的研究十分必要.为了探明湖南地区远离城镇、工矿区的丘陵稻区的输入、迁移、滞留机制,选择位于湘东北地域的汩罗市桃林林场的林地-山塘-稻田汇水区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在水稻大田生长期间,原位研究其大气沉降、岗地径流、山塘水、稻田水、水稻生长等过程的通量.结果表明:①输入系统的源是大气沉降,其中,在水稻生育前期通过东南季风输入的区域外源占90%;②山塘是大气沉降的主要集纳地貌单元,存留了大气沉降输入岗地和山塘总的66%;③林-稻汇水区系统岗地净留存28.8~57.7 g·hm-2,山塘净留存604.3~961.9 g·hm-2,稻田净留存89.6~90.9 g·hm-2;而对照系统岗地净输出173.3 g·hm-2,山塘净留存3427.6 g·hm-2,稻田净留存87.1 g·hm-2;④岗地和山塘对的截留量能够互补;⑤从岗地通过径流-山塘水过程迁移到稻田的大分子有机物能够增强稻田对的截留.综上所述,丘陵林-稻汇水区系统中的循环与大气沉降有关,系统内岗地森林类型、郁闭度、降水产流及泥沙、有机物的输出都会影响在系统中的迁移和分配.  相似文献   
2.
3.
尝试了使用5%钼酸铵-5%磷酸二氢铵溶液组成石墨管连续涂覆结合基体改进剂的方法,应用于地表水Pb的测量中。实验表明,本法具有提高石墨管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消除基体效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空气颗粒物中铅、镉超声浸取-原子吸收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超声波震荡方法对大气滤膜样品进行前处理,提取待测元素。研究了浸取液种类、酸度、浸取时间和干扰因素等,确定了颗粒物样品溶液制备的最佳条件,与流动注射在线富集——原子吸收技术结合,建立了大气颗粒物样品测定Pb、Cd方法。结果表明,方法快速、准确,标准样品测定回收率在97%以上,6次测定方目对标准偏差小于2.6%。  相似文献   
5.
人工神经网络用于铅的化学形态模拟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勃  莫华 《干旱环境监测》1996,10(3):155-162
用前馈线性网络法求解水体系中Pb(2+)与OH-之间的反应常数,不同训练算法对求解结果的精度、收敛速度及权值均有影响.结果表明,批处理算法的精度最好,权值不出现负值,但运算时间最长;在线算法的精度虽不如批处理算法,而比数据变换-在线算法好,权值有时会出现负值.运算时间较长;数据变换-在线算法的优点是运算时间短,但相对误差较大,权值出现负值的机会多。采用反馈网络模拟计算的各种化学形态的浓度.用物料核算的方法对反馈网络模型进行检验表明,此种模型用于平衡计算是可行的,详细分析了理论模拟和实验曲线的差异的原因,温度的影响最小,在4<pH<9时,CO有重要的影响.在国代检验时,n值取整所引入的误差的影响亦不可忽视。从本文的结果可以看到,采用前馈网络和反馈网络相结合的方法考察水体中的化学形态是可行的.从而为解决这一类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土壤中的铅对三种蔬菜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温室栽培萝卜、青菜和莴苣,研究土壤中的对蔬菜生长的影响及其在器官中的残留。在低浓度下,对蔬菜生长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土壤有效态浓度与蔬菜各器官含浓度存在显著性正相关(P<0.05)。不同蔬菜对的敏感性、耐受力不同。  相似文献   
7.
铅对人体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毒不仅使中毒者本人受害,而且影响家属和后代,接触了的胎儿可能死亡或发育畸形.双亲任何一方是接触的,子女往往大脑迟钝,行动失调,并且容易夭折.对儿童的威胁尤其突出,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提倡科学、安全用,既要在宏观上尽量根除和避免的污染源,又要在微观上人人自已保护自己,拒于"千里之外".  相似文献   
8.
AT-SS复合颗粒吸附剂的制备和除铅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颗粒吸附剂在含溶液中的振荡实验.研究了凹凸棒石粘土(AT)和钢渣(CS)、水泥(SN)、石英砂(SS)制得的多种复合颗粒吸附剂的除性能及制备条件.确定出最佳颗粒吸附剂为AT-SS,混合比为5:1,700℃下焙烧120min.对的静态吸附容量高达500mg/g以上,动态吸附容量为60mg/g.在1.5ml/min的流速下,穿透时间为20h,洗脱回收率为48.3%.当Pb进样量为200mg/L时,AT-SS吸附剂在236倍床体积之内,流出液浓度低于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受重金属严重污染的锦州湾内表层沉积物中、锌、镉在各地球化学相间的含量,及其在湾内河水-海水混合界面附近各相间的迁移转化特征。结果表明,锦州湾表层沉积物中上述重金属以非残渣相为主要存在形式,其中铁锰氧化物为重要的清除载体;以铁锰氧化物和碳酸盐形式存在的重金属含量由水环境的E_H和pH控制;在污染源附近的海区,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在非残渣相和残渣相间的比值与近岸锌厂排出的这些重金属在废水和废渣中的含量比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根据土壤中几种无机配位体浓度,推算了Pb不同沉淀形式所对应的浓度,并将其与~(210)Pb示踪实验测量值对比,证明土壤中Pb主要是以磷酸盐形式存在。~(210)Bi和Pb共沉淀后被土壤吸附。pH对土壤~(210)Pb(Pb)、~(210)Bi、吸附影响曲线形状相似。土壤Pb和~(210)Bi分别在pH值为5和2.6时解吸。测定了土壤—水系统中~(210)Pb和~(210)Bi的分配系数,分别为(0.5—0.6)×10~3和(0.3—3.0)×1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