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11篇
  免费   621篇
  国内免费   1110篇
安全科学   1843篇
废物处理   243篇
环保管理   1325篇
综合类   5999篇
基础理论   408篇
污染及防治   415篇
评价与监测   607篇
社会与环境   203篇
灾害及防治   99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32篇
  2022年   252篇
  2021年   346篇
  2020年   316篇
  2019年   290篇
  2018年   251篇
  2017年   247篇
  2016年   343篇
  2015年   405篇
  2014年   921篇
  2013年   515篇
  2012年   680篇
  2011年   642篇
  2010年   457篇
  2009年   448篇
  2008年   548篇
  2007年   556篇
  2006年   438篇
  2005年   398篇
  2004年   319篇
  2003年   427篇
  2002年   306篇
  2001年   304篇
  2000年   237篇
  1999年   216篇
  1998年   182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160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5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为量化秸秆打包政策对防控大气污染的影响,基于吉林省2016年秸秆产量、秸秆打包地亩数、卫星火点数据以及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对吉林省秸秆打包产生的大气环境及社会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吉林省打包秸秆量为220.36×10~4t,约占秸秆年产量的5.5%,假如全部加工成生物质颗粒燃料,2016年至少减少14.54×10~4t污染物排放;2)吉林省秸秆打包政策执行以来,秸秆露天燃烧量及秸秆燃烧主要月份的卫星火点数显著下降;3)随着露天燃烧量的减少,区域大气颗粒物浓度降低,空气质量改善。秸秆燃烧主要月份的PM_(2.5)和PM_(10)浓度从2014年的104.5μg·m~(-3)、164μg·m~(-3)分别下降到2016年的48.5μg·m~(-3)、69·μg·m~(-3)。研究结果可为吉林省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等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52.
海南省烟粉尘排放从"十一五"末的1.47万吨增加到"十二五"的2.32万吨,增幅达57.8%.随着雾霾天气的增多,PM2.5的监测浓度、PM10的监测浓度变化情况日益受到重视,烟粉尘排放统计准确度及排放量的预测被提到议事日程。本文根据海南省烟粉尘排放现状,结合全省经济发展趋势及行业烟粉尘排放分析,采用宏观测算和分行业测算两种方法测算新增量,从而测算出烟粉尘"十三五"排放量,由此提出工业烟粉尘总量控制应对重点行业现有除尘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控制烟粉尘排放的建议。  相似文献   
53.
在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下,国家层面与各省份均在积极推动碳减排。电力行业作为我国最大的排放部门成为减排重点之一,然而电力行业存在的隐含碳排放造成实际排放低估,省际间碳转移导致省级碳减排不公平问题突出。因此识别电力行业全周期碳足迹,尤其是不同省份的隐含碳足迹以及省际间的转移碳足迹特征,有助于正确评估电力行业碳排放,科学界定不同省份的碳减排责任并合理分配。通过构建电力行业全周期点-流模型以揭示电力产业链中存在的能源活动,进而明确基于用电侧考虑的2018年全周期碳足迹,并刻画碳隐含度与碳转移依赖度指标来分析电力行业的隐含碳排放与省间转移碳排放。研究表明:(1)我国电力行业全周期碳排放系数为689 g/(kW·h),排放量为4.747×10^(9)t,其中北方大部分地区排放系数偏高,山东最高达891 g/(kW·h),南方地区偏低,云南最低仅101 g/(kW·h)。(2)全国电力行业全周期碳隐含度为8.95%,东南沿海贫煤省与煤炭生产高排放省的碳隐含度偏高,贵州最高达14.63%,西北、华北富煤省的碳隐含度偏低,新疆最低仅4.94%;全国隐含碳排放量为4.25×10^(8)t,广东隐含碳排放量最高达5.0×10^(7)t,青海最低仅1.17×10^(6)t。(3)全国电力行业全周期碳转移量为9.26×10^(8)t,约占排放总量的19.5%,电力与煤炭自给率越低的省区对外碳转移依赖度越高,其中北京最高达71.24%;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安徽、新疆、贵州是主要碳转入省,总转入7.11×10^(8)t,其中内蒙古最高达2.64×10^(8)t;江苏、浙江、广东、山东、河北、北京、辽宁、河南、上海是主要碳转出省,总转出6.92×108t,其中江苏最高达1.12×10^(8)t;全国共有240对省存在碳转移,其中有102对的转移量超过1.0×10^(6)t。在研究基础上,提出相应建议推动省级电力行业公平合理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54.
噪声监测中的布点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GB12349-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以下简称《方法》)和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1990年颁布实施的,《方法》和《标准》在噪声监测中的使用率最高,但也常常遇到现行《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甚至影响《方法》执行的严肃性。因此,应该对执行了10多年的《方法》或《标准》给予补充和完善。1 问题1.1 测点定于界外1m处噪声测量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之一是选择合适的测量点,现行《方法》中用测点位置在界外1m处测得的等效连续A声级作为评判量的科学依据不足。甲、乙单位厂界噪声监测点见图1。 ——…  相似文献   
55.
测量不确定度及其估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T1 5 4 81 - 2 0 0 0发布以来 ,在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的复核中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已成为各实验室准备工作的重点。《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规定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都必须具有对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的程序 ,并且还应该在具体的检测和校准工作中应用这些程序来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测量不确定度在检测工作中的正确使用 ,可以衡量实验室科学管理 (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和检测技能 (分析质量控制和出具有效检测结果的能力 )的水平 ,也是计量认证复核和实验室认可评审的要素之…  相似文献   
56.
荒漠化监测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荒漠化过程的不断加剧,荒漠化的监测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缺乏一个科学可行的监测指标体系,以致荒漠化监测不规范,难以从整体上把握荒漠化的发展动态和趋势.本文论述了国内外荒漠化指标体系及其研究现状,指出了我国现有荒漠化监测指标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荒漠化监测指标的基本特征,建立荒漠化监测指标的基本思路并提出了一个量化监测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7.
从2006年9月1日起,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将依照3项标准进行建设、管理和验收。这3项标准是《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行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和《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规定了国家级和省级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验收的基本条件和指标,共21个指标;《行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规定了行业类生态工业园区验收的基本条件和指标,共19个指标;《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规定了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验收的基本条件和指标,共20个指标。  相似文献   
58.
易敏 《中国环境监测》2020,36(2):225-234
研究上海市机动车污染的动态排放测算和网格化动态排放清单构建,在实时的交通数据和交通环境监测数据的基础上,结合交通模型、机动车排放清单模型等业务模型和算法,依托大数据存储、可视化和GIS等技术,开发了上海市机动车污染物实时排放预警系统,实现了上海市全市道路的机动车动态排放测算、交通环境政策实施情景模拟和网格化排放清单,更新频率为每30 min一次,包含PM、NOx、CO、SO2、VOCs等污染物和9种车型。系统建成后直接服务于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大气污染排放实时总量跟踪评估、污染源管控措施分析及监测成因分析等提供了有力的实时数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9.
船舶排污现场监察识别和综合确认,涉及面广,是环境监察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我国现行环境管理法规及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中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提出了船舶排污现场监察识别程序,监察识别内容和综合确认的方法,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0.
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卫生部制定的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简称《标准》)于2002年12月18日发布,2003年3月1日正式实施,《标准》的发布使消费者,以及设计单位、建筑开发商和装饰装修等单位对室内空气质量有了标准可依,并为解决室内空气污染提供了法律依据。1 特点  (1)权威性。《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国家标准发布,具有权威性。(2)综合性。《标准》不仅能控制化学性的污染项目,还能控制具有物理性、生物性和放射性的污染项目。(3)适用性和针对性。《标准》既考虑了我国较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