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6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207篇
安全科学   355篇
废物处理   53篇
环保管理   128篇
综合类   683篇
基础理论   84篇
污染及防治   103篇
评价与监测   37篇
社会与环境   30篇
灾害及防治   7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树脂基固态胺吸附剂室温下对低浓度CO2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大孔甲基丙烯酸酯吸附树脂为载体,聚乙烯亚胺(PEI)为有机胺,采用液相浸渍法制备出固态胺吸附剂,并研究了其在室温下对低浓度CO2的吸附行为.同时,利用氮气吸附、热重分析和扫描电镜表征了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并采用热重法和固定床吸附法考察了材料的CO2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大孔树脂担载50%PEI(质量分数)时吸附性能最佳,对纯CO2的最大吸附量为175 mg·g-1;CO2的吸附行为由扩散动力学与吸附热力学共同决定,低温有利于提高吸附容量;吸附剂对400 ppm~15%浓度的CO2都具有优异的动态吸附性能,其中对400 ppm CO2的吸附量达到86 mg·g-1,对15%CO2的吸附量达到150 mg·g-1;湿度对吸附起促进作用,相对湿度为10%时,对400 ppm CO2的吸附量提高至139mg·g-1;吸附剂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具有直接空气捕集CO2的潜力.  相似文献   
92.
中小燃煤锅炉PM2.5排放特征实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楼晟荣 《环境科学学报》2014,34(12):3119-3125
中小燃煤锅炉是我国工业和民用部门最主要的供热方式,掌握其一次颗粒物的排放特征对于研究大气PM2.5的来源和控制途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实测中小燃煤锅炉烟气,获得了中小燃煤锅炉PM2.5及以下粒径段的排放因子和分布,并分析了各粒径段的颗粒密度及除尘装置的去除效率.研究发现,PM2.5质量排放因子平均为(0.123±0.061)kg·t-1,PM2.5粒子数的排放因子平均为(3.17±1.65)×105t-1,烟气中70~120 nm粒径段的积聚模态颗粒在质量和数量上都高于其他粒径段.锅炉燃烧负荷是影响锅炉PM2.5排放的重要因素,锅炉的燃烧负荷越低,PM2.5排放将随之降低.实测锅炉的PM2.5排放因子显著低于物料衡算结果,说明采用物料衡算方法可能极大地高估了现有排放清单中工业燃煤锅炉的一次PM2.5排放量.  相似文献   
93.
采用冷原子吸收法,使用便携式测汞仪对实验室空气中汞的浓度进行测定,监测结果表明,环境监测实验室空气中汞的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来源于COD、氨氮、大气中氨及汞样品测定时含汞试剂及汞标液的使用和含汞废液的排放。根据对监测结果的评价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提醒实验室的管理及分析人员,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减少含汞及其它有毒废液的排放,改善实验室的环境空气质量,保护分析人员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94.
采用XAD-8大孔吸附树脂对水体和底泥中的有机物进行组分分离,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三维荧光光谱(3DEEMs)对自然水体和底泥中的疏水酸(腐殖酸、富里酸)、疏水碱、疏水中性物质和亲水物质进行表征和对比.结果表明,水体中有机物含量:亲水物质富里酸腐殖酸疏水碱疏水中性物质,底泥中有机物的含量为:腐殖酸富里酸亲水物质疏水碱疏水中性物质.根据红外、紫外、三维荧光光谱可知底泥中有机物的芳香程度、不饱和程度及分子量大小略高于水体有机物.根据荧光指数(FI)和自生源指标(BIX)可知,底泥和水体的腐殖酸和富里酸主要来源于陆生动植物和土壤有机质,而其余物质主要源于细菌和藻类活动.  相似文献   
95.
川中丘陵区典型土地利用方式下磷素迁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野外定位观测,对川中丘陵区坡耕地、水田与林地地表径流水中磷素迁移形态、迁移通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坡耕地、林地磷素迁移以颗粒吸附态为主,水田磷素迁移以水溶性磷为主,所有土地利用类型径流中总磷含量已超过水体富营养化的标准。坡耕地、水田和林地地表径流水中磷迁移的通量分别为0.88 kg/(hm2.a),0.15 kg/(hm2.a)与0.33 kg/(hm2.a)。  相似文献   
96.
在对塔式容器进行设计计算时,不仅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繁多,而且其校核计算也较为复杂。对于采用ASME标准规范进行建造的塔式容器,本文介绍了几个在使用PVElite软件对其进行建模和校核计算时需着重注意和考虑的地方,如合理选择地脚螺栓的计算方法、对塔器进行合理分段建模计算以及考虑轴向应力对于开孔补强的影响等,以便提醒设计人员能够全面考虑计算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进而提高塔器操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7.
98.
为研究控制孔在穿层爆破中对裂隙扩展的作用机理,在实验室内进行穿层爆破相似模拟试验。研究表明:煤岩体试块上表面产生了贯穿炮孔和控制孔的裂隙,侧面生成了多条不规则的裂隙,试块内部出现了包括沿控制孔方向发展的多个断裂面;炮孔和控制孔连线上产生了较高拉应力,炮孔和控制孔连线方向上拉应变峰值是炮孔45°方向上的拉应变峰值的1.12倍;爆破产生的压缩应力波P和在控制孔处反射生成的反射横波Sr、反射纵波Pr在控制孔附近的煤岩体上产生应力叠加,造成煤岩体损伤,最终形成贯穿裂隙。穿层爆破中控制孔对爆生裂隙的扩展起到导向作用,但由于穿层爆破中煤岩交界面的存在,使得应力波出现复杂的反射、透射、叠加效应,造成煤层内裂隙无序发育,工程现场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9.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推动我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现提出如下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以强监管、严执法为主线,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底线思维,坚持标本兼治,坚持系统推进,全面排查整治安全生产短板漏洞和风险隐患,压紧压实各层级各单位各环节责任,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00.
《中国环境管理》2020,(1):F0002-F0002
生态环境部标准样品研究所(IERM,以下简称“标样所”)组建于1996年,隶属于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是从事环境标准样品研发与技术服务的专业机构。2005年在国内率先通过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能力认可(证书编号CNAS RM0001)和能力验证计划提供者能力认可(证书编号CNAS PT0007),2018年取得臭氧监测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证书编号CNAS L11444),2019年建立生态环境部门臭氧最高计量标准“臭氧气体分析仪检定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