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7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814篇
安全科学   298篇
废物处理   126篇
环保管理   128篇
综合类   1595篇
基础理论   383篇
污染及防治   373篇
评价与监测   108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61.
TiO2与Cu2O光催化降解对硝基苯酚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自制的纳米TiO2和Cu2O研究对硝基苯酚的光催化降解.结果表明,模拟阳光条件下,100mg·l-1对硝基苯酚水溶液的氧化亚铜催化反应半衰期为20.0min,而二氧化钛不具备可见光催化能力;在SGY-1多功能光化学反应器中,TiO2催化降解对硝基苯酚的半衰期是48.1min.产物分析表明,n-型半导体二氧化钛的光催化反应存在两种降解历程,生成二羟基硝基苯或脱除硝基.而p-型半导体氧化亚铜催化的光降解反应未检出脱硝基产物,仅检出1,2-二羟基-4-硝基苯.  相似文献   
962.
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对位于乌鲁木齐市4个地点的污染废水中苯酚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最大吸收波长为270nm、苯酚质量浓度为0~50 mg/L时,苯酚浓度与吸收率的线性关系良好。通过线性拟合法,得到苯酚浓度与吸光度的线性回归方程为:A=0.005 5c+0.079 1(R2=0.999 2),式中:A为吸光度;c为苯酚质量浓度,mg/L。结合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出各污染废水中苯酚含量,其相对误差小于2%。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苯酚含量,具有操作简便、检测成本低等特点,为今后研究此类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63.
在对国内外工业化阶段判断研究的基础上,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对重庆市工业化阶段及各区县工业化阶段做出判断,并提出各区域的产业发展策略.结果表明,重庆市总体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但各区域差异较大;都市区大多处于工业化后期或后工业化阶段,“1小时经济圈”大多处于工业化中期,两翼地区则主要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都市区及“1小时经济圈”的工业化地位应进一步增强,发挥区域增长极作用,而两翼地区应适度发展第二产业,重点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964.
《环境教育》2015,(Z1):129
<正>延吉市新苗幼儿园始建于1952年6月,前身为延边保育院,1986年4月,更名为延吉市新苗幼儿园,在经历创业期、复兴期、危险期、改革期等曲曲折折的奋斗历程后,现已发展成为占地面积为3834平方米,园舍占地面积908平方米,园舍总面积为4215平方米的吉林省省级示范性幼儿园。现设16个教学班级,拥有550多名幼儿和90多名教职工,积攒了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形成了  相似文献   
965.
以葡萄糖为对照,优选苯酚-硫酸法测定胞外聚合物中多糖含量的显色条件,对此法精密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此测定方法显色稳定,重复性好,但回收率欠佳,测得的多糖含量要大于实际值。  相似文献   
966.
阐明方解石/氯磷灰石混合物添加对内源磷迁移转化的调控效应与机制,对于其实际应用至关重要.为此,本文采用氯化钙和磷酸钠制备得到氯磷灰石,再与天然方解石进行混合,形成氯磷灰石和方解石的混合物,然后通过批量吸附实验考察了该混合物对水中磷酸盐的去除作用,再通过底泥培养实验考察了该混合物添加对底泥中磷迁移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混合物对水中磷酸盐的去除能力明显强于单纯的方解石和氯磷灰石;该混合物对水中磷酸盐的去除动力学过程较好地符合准二级和Elovich动力学模型;增加方解石和氯磷灰石的投加量均有利于该混合物对水中磷酸盐的去除;溶液共存钙离子促进了该混合物对水中磷酸盐的去除.该混合物的添加可以有效控制底泥中磷向上覆水体的释放,导致上覆水中的溶解性活性磷(SRP)浓度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此外,该混合物添加还可以降低间隙水中SRP的浓度,其对间隙水中SRP的削减作用对其调控底泥中磷向上覆水体的迁移转化起到重要的作用.该混合物添加虽然会增加底泥中磷的含量,但所增加的磷主要是以稳定的钙磷形式存在,发生二次污染的风险低.结果显示,方解石/氯磷灰石混合物可以作为底泥改良材料用于水体内源磷释放的控制.  相似文献   
967.
任爽  孟昭福  王腾  张洋  田凯  刘伟  闫东旭 《环境科学》2018,39(1):187-194
以膨润土(BT)为基质,采用共沉淀法制备负载Fe3O4的磁性膨润土(MBT),在两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修饰(BS-MBT)的基础上,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为复配修饰剂,通过湿法分别制备2种两性复配修饰磁性膨润土(BS-CT-MBT/BS-SDS-MBT),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热重、红外光谱对样品进行表征,测定磁性、比表面积和孔容等性质,通过批处理实验法对比两性复配修饰磁性膨润土对苯酚的吸附.结果表明,两性复配修饰膨润土具有良好的磁分离性能.与BS-MBT相比,BS-CT-MBT的C、N质量分数增大,复配修饰剂质量分数增加,孔容和比表面积减小,BS-SDS-MBT的C、N质量分数减小,复配修饰剂质量分数减少,孔容减小,比表面积增大.在pH 6.0的0.1 mol·L~(-1)Na Cl溶液中各修饰剂的解吸率低于9%.各土样对苯酚的等温吸附数据符合Henry模型,以分配吸附为主,吸附量顺序为BS-CT-MBTBS-MBTBS-SDS-MBTBTMBT,修饰剂质量分数是影响苯酚吸附的决定性因素,CTMAB提升土样吸附苯酚能力的效果高于SDS.  相似文献   
968.
苯酚是造纸、塑料、农药、医药合成等行业生产的原料或中间体。随着经济的发展,未经处理的含酚废水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利用微生物降解的方法处理含酚废水是一种经济有效且无二次污染的方法。论文通过从被苯酚废水污染的污泥和污水中进行筛选细菌,得到11株耐受菌和降酚菌,在以苯酚为单碳源的培养上筛选降酚菌,通过药物培养得到7株高效降解酚菌。选择8号菌为研究菌种,进一步测定苯酚降解的影响因素。考察了温度、pH值、苯酚初始浓度、接种量对苯酚降解的影响。得出该菌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降酚pH为8.0~9.0,最适初始苯酚浓度为200—240mg/L,最适接菌量为10%~15%。通过对8号菌降解苯酚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得出8号菌的苯酚降解率可达到90.01%,耐酚浓度可达1.6g/L。  相似文献   
969.
化学需氧量(COD)是指水体中易被强氧化剂氧化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氧化剂的量,它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目前广泛采用国标重铬酸盐法(GB11914-89)进行测定,但此法在测定海上油气田高氯生活污水时存在较大误差,如何消除氯离子对COD测定值的干扰已成为环境监测工作者关注的热点。本文从测定原理、消除效果、适用范围等方面对国内外现行国标、行标以及改进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现有高氯生活污水COD测定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970.
铁锰复合氧化物同时吸附锑镉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五价锑(Sb(V))和镉(Cd2+)为对象,考察了二者单独存在和共存体系下铁锰复合氧化物(FMBO)对其吸附性能,探讨了Sb(V)(或Cd2+)的吸附对Cd2+(或Sb(V))吸附的影响.研究发现,单独存在体系下Sb(V)和Cd2+的吸附常数KF分别为0.48和1.13 L·mg-1,而共存体系下则分别提高至1.88和1.51 L·mg-1;Elovich动力学模型可较好地描述共存条件下Cd2+与Sb(V)在FMBO表面的吸附,表明该体系的吸附为多层吸附且为非均相扩散过程;吸附48 h后Sb(V)和Cd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达到0.32和1.43 mmol·g-1;Sb(V)在偏酸性而Cd2+在偏碱性pH范围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Sb(V)(或Cd2+)通过改变FMBO表面ζ电位和反应平衡pH等机制影响Cd2+(或Sb(V))的吸附.此外,XPS和吸附后水相铁锰浓度结果显示,Cd2+可能与FMBO体相中Mn2+进行晶格置换并促进Mn2+的溶出,进而促进了Sb(V)的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