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15篇
安全科学   22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257篇
基础理论   35篇
污染及防治   47篇
评价与监测   47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91.
低浓度氨氮废水在ABR中的厌氧氨氧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低浓度氨氮条件下利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naerobic baffled reactor,ABR)以厌氧污泥混合河涌底泥为接种源启动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anammox)反应。系统连续运行4个月后出水趋于稳定,当NH3-N和NO2--N容积负荷分别为3.91 g/(m3.d)和3.21 g/(m3.d)时,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5.7%和98.8%。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对ABR厌氧污泥进行了分析。随后,以缩短HRT或增加进水NH3-N和NO2?-N浓度的方式来逐步提高反应器运行负荷,最后当NH3-N和NO2--N容积负荷分别达到65.53 g/(m3.d)和68.46 g/(m3.d)时,平均去除率为76.3%和91.3%,并培育出粒径为1.7~2.5 mm的颗粒污泥。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培育得到颗粒污泥与接种颗粒污泥,发现经驯化的ABR系统内微生物种类已变得较为单一,优势菌群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92.
针对传统Pasveer氧化沟内缺氧段碳源难以被反硝化菌充分利用的问题,采用内置缺氧区的改良型Pasveer氧化沟工艺,并进行中试规模实验研究,考察了不同内回流比条件下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内回流比为200%的情况下,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最好,出水TN和TP的浓度分别降至12.7mg/L和0.34mg/L,去除率分别达到61.9%和89.2%。内置缺氧区的设置一方面能使有限的碳源充分用于反硝化,另一方面,促使了反硝化吸磷现象的发生,这使得系统在进水碳源较低的情况下仍能够获得上佳的脱氮除磷效果。但是,过高的内回流比会导致好氧区亚硝酸盐的积累,这对生物除磷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293.
利用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反硝化聚磷菌的筛选与富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DPB原理,利用SBR动态反应器和静态释/聚磷装置.以A2/O工艺厌氧段污泥为种泥,研究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反硝化聚磷菌的筛选与富集,同时对选择、富集污泥的反硝化聚磷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利用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聚磷菌存在于A2/O厌氧段污泥中,通过厌氧/好氧和厌氧/缺氧方式运行后,聚磷菌总数由1400个/mL增加到32 000个/mL,其中反硝化聚磷菌占聚磷菌总数的比例也由14.5%提高到81%,磷酸盐和亚硝酸盐去除率分别由最初的8.65%和7.55%上升到91%和95.62%;筛选与富集利用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聚磷菌时,缺氧段进水COD的浓度须控制在10 mg/L以下;当体系处于稳定状态,且亚硝酸盐氮浓度高达30 mg/L时,并未对反硝化聚磷菌的生存产生抑制和体系运行产生干扰,此时磷酸盐出水低至1.06 mg/L.  相似文献   
294.
水中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检测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培养方法,并用MPN法计数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对判断培养物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存在的显色反应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在NO-3的显色反应中,可用氨基磺酸铵溶液作为NO-2的抑制剂,并且要先加入二苯胺,再滴加浓硫酸,这样更便于结果观察.指出硝化细菌培养基对于显色反应没有影响,NO-2显色的质量浓度为0.15 mg/L.  相似文献   
295.
中国蔬菜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污染机制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综述了近十几年来我国城市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污染的调查结果,表明随着氮肥使用量的增大,蔬菜中硝酸协污染为严重,而亚硝酸盐污染也不容忽视。探讨了蔬菜受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污染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296.
亚硝化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动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依据可持续污水处理概念,综述了当前实现亚硝化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该领域的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297.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蔬菜中的亚硝酸盐与硝酸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霞  应兴华  陈能  段彬伍 《环境化学》2005,24(6):733-734
硝酸盐、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人类环境中,其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硝酸盐在细菌的作用下可还原成亚硝酸盐,使血液的载氧能力下降,从而导致高铁血红蛋白症;另一方面,亚硝酸盐可与次级胺(仲胺、叔胺、酰胺及氨基酸)结合,形成亚硝胺,从而诱发消化系统癌变.而人体摄入的硝酸盐81.2%来自蔬菜.因此,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高低已成为衡量蔬菜安全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我国已对无公害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提出明确的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298.
亚硝酸盐氮测定清洁水样及1.00 mg/L亚硝酸盐氮标准使用溶液分别进行了稳定性试验。试验表明,清洁水样置冰箱内至少可保存30天,1.00 mg/L亚硝酸盐氮标准溶液可保存180天。大大延长了国标方法中规定的24 h的保存期,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节约试剂,在实际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及推广性。  相似文献   
299.
对于水中亚硝酸盐氮的测定,目前常用N-(1-萘基)-乙二胺光度法,该方法对有颜色或悬浮物的水样,采用加入氢氧化铝悬浮液沉降、过滤预处理方法,氢氧化铝悬浮液配制繁琐,操作步骤较为复杂。今改用硫酸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对水样进行预处理,使操作大为简化。即在100mL  相似文献   
300.
同步硝化反硝化实现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分别介绍了各因素对同步硝化反硝化的两种实现途径—硝酸盐型同步硝化反硝化和亚硝酸盐型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指出了目前同步硝化反硝化系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