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8篇
  免费   431篇
  国内免费   1573篇
安全科学   409篇
废物处理   160篇
环保管理   427篇
综合类   3950篇
基础理论   420篇
污染及防治   1029篇
评价与监测   54篇
社会与环境   47篇
灾害及防治   56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235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263篇
  2014年   424篇
  2013年   308篇
  2012年   306篇
  2011年   365篇
  2010年   332篇
  2009年   357篇
  2008年   360篇
  2007年   321篇
  2006年   363篇
  2005年   307篇
  2004年   236篇
  2003年   204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21.
为探究不同水文情景下白洋淀水体好氧反硝化菌群的演变规律和驱动机制,基于水质调查和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了水体水质因子分析、好氧反硝化菌群α多样性分析、物种组成和网络分析.结果表明,白洋淀水体呈弱碱性,丰水期水体T最高,DO最低,冰封期T最低,DO最高.白洋淀水体在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和冰封期下NH4+-N、NO2--N、NO3 --N、TN、高锰酸盐指数、Fe和Mn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 < 0.01),其中TP在不同水文情景下不存在显著差异(P > 0.05).不同水文情景下水体中最大的细菌门类为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较高的属为MagnetospirillumAeromonasPseudomonasAzospirillumBradyrhizobium.此外,好氧反硝化菌群的α多样性均存在显著差异(P < 0.001),冰封期菌群丰富度最高,枯水期和冰封期菌群的多样性和均匀度最高.经RDA、Mantel分析,菌群的水质驱动因子在不同水文情景下有所差异,枯水期菌群的水质驱动因子为pH、NO3--N、NO2--N和高锰酸盐指数,丰水期菌群的驱动因子为pH、T、DO、NO2--N和TP,平水期的驱动因子为NO2--N、Fe和高锰酸盐指数,冰封期菌群的驱动因子为NO3--N和NO2--N.网络分析表明与水质驱动因子相关的物种存在时间差异,枯水期与水质驱动因子相关的属为MagnetospirillumAeromonasAzoarcus,与丰水期相关的属为MagnetospirillumPseudomonasAeromonas,与平水期相关的属为MagnetospirillumPseudomonasLimnohabitans,与冰封期相关的属为MagnetospirillumAzoarcusPseudomonas.不同水文情景关键水质因子(主要是T、DO、NO3--N和高锰酸盐指数)与好氧反硝化菌群之间的关联关系,随着时间演变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综上,通过对不同水文情景下白洋淀水体好氧反硝化菌群演变特征及环境因子驱动机制进行研究,可为认识天然环境中好氧反硝化菌群演变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22.
水解酸化-厌氧-好氧法处理NF合成制药废水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序批式水解酸化-厌氧-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对NF合成制药废水的处理。由于NF制药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毒有机化合物,在生物处理过程中这些有毒物质会抑制活性污泥的活性,因此需经过适当稀释原水以达到处理单元可接受的毒性范围。采用BOD Track快速测定了不同原水稀释条件下活性污泥呼吸曲线第一段斜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原水稀释20倍以上后,对活性污泥的活性没有明显的抑制。通过批量实验,优化了工艺的运行条件,并进行了小试的连续运行。采用本工艺可以达到NF制药废水COD的稳定高效去除,结果显示,COD的去除率可达76%。  相似文献   
823.
细菌在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基于DNA和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了不同曝气强化方式影响下的人工湿地单元内细菌多样性、代谢活性和功能.结果发现:①养殖废水和人工湿地处理组共检测到细菌4 042个操作分类单元(OTUs),其中α-变形菌、γ-变形菌和拟杆菌为多样性最高的类群,且人工湿地曝气强化方式会在...  相似文献   
824.
随着水危机问题日益严峻,再生水回用已经成为解决水资源担缺的重要途径之一。河北某电厂采用“顸处理-悬挂链曝气生物移动床-深度过滤-臭氧消毒”工艺对原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改造,处理后再生水用作循环冷却水补给水。经过填料挂膜及联机试运行,再生水水质指标为:CODcr=11.8mg/L,BOD5=3、8mg/L,SS=6mg/L,pH=7.67,大肠杆菌群≤3个/L,水质符合循环冷却水补给水的国家标准。该工艺可以广泛应用于生活污水的再生处理回用。  相似文献   
825.
卧龙大熊猫人工育幼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回顾了大熊猫人工育幼的历史,总结了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在大熊猫人工育幼研究领域的发展。1991年全人工育幼使1只大熊猫弃仔存活160d,但之后连续几年人工育幼失败;1998年成功地将一只弃仔人工哺育2mo后,给不会带仔的母兽培训其带仔。1999年将2个双胞胎及1个三胞胎中的2仔通过人工育幼与母兽交替哺育存活,同时将2只自野外抢救回来的大熊猫幼仔人工哺育存活。创造了1a人工哺育8只幼仔存活的世界记录,大大提高了大熊猫幼仔的存活率。大熊猫人工育幼技术的关键在于;适宜的育幼环境,幼仔免疫力的获得,人工乳的配制,幼兽的疾病防治及正确的饲喂方式。现将卧龙大熊猫庆大熊猫人工育幼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总结如下。图2表2参6  相似文献   
826.
农村污水治理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之一,介绍了3种适用于农村水质敏感地区的污水处理技术:间歇曝气活性污泥法、生态处理技术、膜生物法,并对3种污水处理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27.
铁碳微电解及沸石组合人工湿地的废水处理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铁碳微电解填料和沸石由于对废水中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因而被作为基质逐渐运用于人工湿地中.本研究构建了铁碳微电解填料+砾石(湿地A)、铁碳微电解填料+沸石(湿地B)、沸石(湿地C)以及砾石(湿地D)为基质的4组人工湿地,并利用间歇曝气对湿地系统进行增氧,探究不同填料对人工湿地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湿地D相比,铁碳微电解填料显著提高了湿地出水的溶解氧含量(DO)(P<0.05)和pH(P<0.05);4组人工湿地对有机物的去除率均达到95%以上,且各组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TN而言,湿地A、B和C的平均去除率分别比湿地D提高了7.94%(P<0.05)、9.29%(P<0.05)和3.63%(P<0.05),铁碳微电解填料和沸石对提升人工湿地TN去除效果的贡献率分别为73.55%和26.45%;各组湿地对NH4+的平均去除率为67.93%~76.90%,与湿地D相比,其它3组湿地均明显改善了NH4+的去除效果(P<0.05);铁碳微电解填料对湿地NO3-的去除效果极佳,去除率高达99%以上,显著高于不添加铁碳微电解的人工湿地系统(P<0.05).综合对碳氮污染物的处理效果来看,湿地B在间歇曝气的条件下对人工湿地中污染物去除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828.
829.
光催化作为一项绿色、高效的污染物治理技术,其传统光催化材料缺少对全光谱中红外光区的利用,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的浪费,限制了污染物降解能力上限。因此,利用WO3-x光催化降解甲氧苄啶(TMP),探索了不同光谱下的降解性能以及在最优降解条件下的降解机理。结果表明:黑暗和红外光条件下,TMP几乎未发生降解。全光谱条件下TMP的降解率相较于紫外-可见光提高44.8%。2种体系中WO3-x光催化反应降解TMP的机理较为相似,O-2·和H2O2是发挥主要作用的活性物种。在降解过程中,大量的活性自由基在催化剂表面产生,然后进入均相体系,促进TMP降解;同时,WO3-x对全光谱中红外光区间段的有效吸收展现出优异的降解能力。此外,温度在反应体系中并不是提升降解率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830.
非甲烷有机物(NMOCs)是生活垃圾填埋场释放的重要恶臭物质及臭氧前体物,好氧快速稳定化可有效缩短垃圾稳定化周期.为了解该过程中NMOCs的组分浓度变化特征及潜在环境影响,在河北省某生活垃圾腾退填埋场采集曝气和非曝气阶段场地表面、堆体内部及覆膜破损处的10个气体样品,以气相色谱-质谱法定性、定量分析其中NMOCs的组分和浓度.结果表明:①共检出57种NMOCs物质,曝气阶段NMOCs总浓度(10 555.88 μg/m3)比非曝气阶段(32 358.81 μg/m3)低67%,曝气有效降低了NMOCs的释放浓度.②所有样品的烯烃平均浓度在NMOCs总平均浓度中占比(42.6%)最高,其中丙烯(1 007.28 μg/m3)和正丁烯(822.77 μg/m3)的平均浓度最高.③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曝气阶段各类物质来源相似或受同一环境因素影响,非曝气阶段卤代烃与其他NMOCs来源有显著差异.④分别以等效丙烯浓度法和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计算,曝气阶段臭氧生成潜势较非曝气阶段分别降低了71%和73%,快速稳定化可有效控制臭氧前体物的释放浓度.烯烃是好氧快速稳定化中臭氧生成潜势贡献最大的物质,占臭氧生成总潜势的86%.但所采集10个样品中有9个样品的臭氧生成潜势可能诱发空气质量问题,是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O3二级浓度限值(200 μg/m3)的1~525倍.研究显示,烯烃是好氧快速稳定化过程释放的主要非甲烷有机物类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