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03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100篇
安全科学   2194篇
废物处理   55篇
环保管理   1286篇
综合类   2890篇
基础理论   171篇
污染及防治   47篇
评价与监测   58篇
社会与环境   387篇
灾害及防治   333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665篇
  2013年   403篇
  2012年   574篇
  2011年   543篇
  2010年   498篇
  2009年   535篇
  2008年   620篇
  2007年   587篇
  2006年   554篇
  2005年   477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451.
<正>近些年来,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而环境意识的培养应该从中小学生抓起。让环境教育"走进"课堂,使学生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担负的责任。  相似文献   
452.
浅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项目化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千名学生绿色行"活动的项目化管理的具体组织和实践情况,在实际工作中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将项目化管理模式应用于大学生实践活动的管理中,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学生活动资源、规范管理行为、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453.
<正>1供销合作社系统具有比较健全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有利于再生资源的有效集中和高效利用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重要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作为一个传统行业,在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越来越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支持。  相似文献   
454.
《中国环保产业》2010,(11):9-11
为进一步推动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组织编写了《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于2010年7月1日发布,并于发布之日起施行。《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的全文本刊分两期分别刊登在2010年第10期和第11期。  相似文献   
455.
罗康隆  杨庭硕 《绿叶》2010,(11):53-58
民间传统知识是一种长期积累的经验智慧,它具有现代知识不可替代的特性,我们的生态建设需要从中汲取资源。由于民间传统知识本身的各种特征,使得它在直接针对特定环境的生态维护的同时,既能最有效地维护所在地区生态环境,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维护成本,并且还可以长期有效、持续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民间传统知识的多样性使其之间构成了一种制衡格局,从而有利于分散人类社会对地球资源的压力,实现对生态环境的维护。  相似文献   
456.
唐晓渡 《绿叶》2010,(Z1):218-221
环保诗为什么没在中国诞生?缘于我们的诗人更多从心灵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极尽人工,不着痕迹——这既是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又是人类生存的本来之意。外部自然与内心的自然是一致的,艺术倘真能做到"道法自然",那么我们也应该自然而然地生活。诗歌为我们象征性地建起生存的有机,重塑有弹性的绿色生活,是未来诗歌及诗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457.
跨过温饱线后,物质的极大丰裕未必一定给我们带来快乐,因为没有本能驱动我们返回适度的范围。适应与期待可以解释不同领域幸福感的变化,但暴露出现代消费社会的问题梗结:我们对一些尚未满足的基础欲望重视不足,而对一些已经充分满足了的欲望还在无休止地填充。温饱线上收入的提高和消费的增加,不会持久地提高生活的满意度。转变生活方式,在财富增长的同时妥善地使用它,才可以增加生活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58.
扈海鹂 《绿叶》2010,(11):28-34
改革开放30余年来,社会结构的巨变和快速的生活方式转型给个人、阶层带来了文化中断与冲突感,产生了心灵痛苦和文化适应上的被动性问题。生活方式转型的主动性对中国这样一个后发展的东方大国,意味着全球视野、综合判断力、民族发展的厚重感,它需要文化的自觉。因此,对于生活方式的转型我们要进行主动的人文思考,做好文化设计,完善制度安排。今天我们依然面对快速发展导致的心智不足的漏洞,生活方式转型的主动性也依赖于我们的思想观念、管理水准、人文精神能在多大程度上补足我们新的漏洞。  相似文献   
459.
梁晓声 《绿叶》2010,(7):57-62
关于人才教育和培养的话题,绕不开大社会背景。倘一个社会到处可见拜官主义,拜金主义,拜计谋主义,拜不择手段的目的主义现象;一言以蔽之,倘一个社会的文化倾向是极其浮躁的,卑污的价值观腐蚀人心,而人才教育和培养的方向,却只不过是急一时所需的功利主义的出发点,打造百依百顺的“活”的工具的教育方法,那么。我很怀疑最终会收获良好的人才成果。如果播的是”跳蚤”,收获的也只能是“跳蚤”。  相似文献   
460.
何茂春  孙爽 《绿叶》2010,(1):131-134
哥本哈根会议让中国由主要承担地区责任变成了承担全球义务.角色的转变要求中国必须更富智慧和远见。“后哥本哈根”时代.全世界所观望的不仅仅是中国的经济的崛起.而更是一个有着核心价值观、有着完整的文化体系、能够让人类对未来看到希望的新文明的崛起。在这中间.发展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这条路中国是避不开的.因为绿色、节减、高效是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