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83篇
安全科学   96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230篇
基础理论   32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01.
利用有限元法划分单元的概念 ,通过数值积分计算工件体积和所需坯料的尺寸 ,并在进行误差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减少计算量和提高计算精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2.
利用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作为有机原料、添加适量磷酸一铵、氯化钾、尿素、硫酸铵作为无机原料,用造粒机生产颗粒状有机复混肥料是避免污泥产生二次污染实现其无害化、减量化的一条有效的最终污泥处置方法之一。作为一种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它除了具有一般的肥效长,缓、速结合,防止土地酸化,改良土壤等特性外,最突出特点就是保水性能好。本文结合多年来的生产经验,对污泥制肥的生产工艺、工艺次序、存在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3.
基于应变叠加原理的基本思想.阐释了金属振动塑性加工平均应力减小的原因,给出了体积效应机理的数学描述.  相似文献   
204.
利用造粒流化床技术进行了洗车废水回用处理的实验研究.考察了投药量、污泥床对出水浊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聚合氯化铝(PAC)为凝聚剂,投加量为45mg/L,聚丙烯酰胺(PAM)为絮凝剂,投加量为3mg/L,搅拌速度为60r/min,水流速度8m/h的条件下,出水浊度小于2度,COD_(Cr)为28mg/L_(?)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该装置运行状态稳定、污泥含水率低,无需浓缩设备,能满足连续处理和间歇处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与日俱增,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坚持“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理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各种垃圾处理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垃圾回收利用与处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6.
关于大气监测中采样体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环保系统在大气采样体积换算中仍采用经典的体积校正公式。但是在实际工程中发现由于气体积受气压和温度因素影响较大,由此引起的相对偏差可达45.6%,因此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深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7.
为探究柔性置障与瓦斯体积分数分布状态对瓦斯爆炸传播特性的影响,以瓦斯爆炸事故灾变范围变化为主要研究内容,从冲击波、高温火焰等主要因素展开分析.在试验的基础上采取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体积分数分布和置障耦合作用下瓦斯爆炸传播过程中压力、火焰、温度的变化特征.物理模型是截面为0.20 m x 0.20 m的水平矩形管道并加入薄膜隔段,设计9.5%-0 CH4、9.5%-3.5%CH4、9.5%-6.5%CH4、9.5%-9.5%CH4 4种工况.结果表明,隔膜障碍物使甲烷气体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条件下爆炸压力骤升,最大爆炸超压在隔膜后达到1.074 MPa,部分区域温度高达3 000 K.体积分数梯度差诱导瓦斯充分燃烧,反应速率升高,强化了柔性障碍物形成的激励作用,且有助于爆炸压力与火焰速度的提高,使瓦斯爆炸的受灾范围进一步扩大.甲烷体积分数在6.5%以下工况时在距爆源65 m附近的压力可达0.175 MPa,9.5%的工况时在距爆源100 m处的压力仍保持在0.3 MPa,超高压力和温度需要长距离才能下降至常压常温,促使灾变范围增大.研究揭示了在体积分数梯度分布条件下,瓦斯爆炸事故中柔性障碍物的激励效应导致灾变范围扩大的物理机制,对事故调查中确定爆炸冲击波的波及范围和事故应急救援重点区域、提高救灾方案可靠性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8.
为定量分析水分含量和孔隙压力变化对煤层气渗流特征的影响,采用ASAP2020型比表面微孔分析仪进行低温液氮吸附试验,并通过等温吸附装置和三轴伺服渗流装置进行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煤岩吸附和渗流试验.在此基础上,建立考虑煤岩水分含量影响的吸附模型和煤层气渗透率模型,采用试验数据验证其合理性.结果 表明:在液氮吸附试验中,当相对压力较小时,煤岩吸附作用主要依靠范德华力;当相对压力较大时,其吸附作用则主要为毛细凝聚.在相对压力变化过程中,氮吸附量随相对压力的增大呈增大趋势,同时在相对压力较小时液氮脱附曲线与吸附曲线重合,且存在显著的吸附滞后现象.当煤岩中水分含量相同时,煤层气吸附量随孔隙压力的增大先增大后趋向于平缓,而当孔隙压力恒定时,煤层气吸附量随水分含量的增大呈减小趋势.在吸附作用的影响下,煤岩表面吸附变形量与煤层气吸附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在水分与吸附作用综合作用下,煤岩渗透率随孔隙压力的增大呈先减小后趋于平缓的趋势.当孔隙压力恒定时,煤岩渗透率随水分含量的增大显著减小.基于吸附理论,建立考虑水分影响的煤岩吸附模型及吸附变形表达式.综合考虑水膜及其分离压的影响,进一步构建考虑煤层气吸附-水分耦合作用的煤岩渗透率模型.模型计算值与试验数据具有一致性,可较好地表征煤岩在不同含水量条件下的渗流规律.  相似文献   
209.
渗滤液灌溉土壤N_2O释放及氨挥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2种供试土壤(S1和S2),通过培养试验研究了渗滤液投加土壤后N2O释放、氨挥发及矿物氮的转化,并讨论了土壤理化性质对上述过程的影响.土壤pH值较大程度地决定了氨的挥发,仅投加渗滤液的碱性土S1在培养期的前5 d内测到氨挥发,通过氨挥发共损失了约3.0‰的渗滤液氮.投加同等含量的渗滤液后,不同土壤可导致N2O释放量近20倍的差异(P<0.01).土壤含水率(WFPS)影响了土壤中硝酸盐氮的生成速率,从而制约了N2O释放通量的高低.与WFPS为46%时相比,投加蒸馏水的土壤S1、投加渗滤液的土壤S1和土壤S2在WFPS为70%的条件下N2O的释放通量均值分别提高了6.5(P>0.05)、1.8(P>0.05)和2.2倍(P<0.05).渗滤液投加土壤在10 d培养期内,土壤S1和S2因N2O释放分别损失了41.1‰和2.3‰的渗滤液氮.为此,控制灌溉土壤的含水率(<70%WFPS),并选用酸性土壤可有效地控制渗滤液灌溉下N20的释放和氨挥发.  相似文献   
210.
利用高效体积排阻色谱法测量了百花湖水中溶解有机质的分子量及其分布。结果表明百花湖水中溶解有机质(DOM)主要以分子量小于3500道尔顿(Da)的组分为主,其中重均(Mw)和数均(Mn)分子量分别界于2300~2500 Da和1900~2150 Da之间,说明其主要来源于降水对土壤有机物的淋滤和径流作用。根据色谱分析的结果,可以把溶解有机质的分子量分布分为四个组分:大分子量组分(MW〉3500 Da);中等偏大分子量组分(3500~2000 Da);中等分子量组分(2000~1000 Da)和小分子量组分(MW〈1000 Da)。由于生物活动和光降解作用以及有机物的分解作用,导致各分子量组分随深度的变化规律不同,其中分子量在3500~2000 Da之间的有机物的含量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其余组分的含量随深度的增大而减少。计算所得的溶解有机质的Mw和Mn在表层较小,在中部随深度基本保持不变,到底部又变大。这种变化趋势与分子量组分的变化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