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2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319篇
安全科学   56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597篇
基础理论   246篇
污染及防治   142篇
评价与监测   34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降解偶氮染料耐盐菌GTY的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定向驯化,从海底污泥中分离得到一株降解偶氮染料的耐盐新菌株GTY,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对16S rDNA序列(GenBank Accession No.DQ286727)进行同源比较,鉴定该菌株属于芽孢杆菌属(Gracilibacillus sp.,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CGMCC No.1528).生长特性和染料降解实验结果表明,菌株对链霉素和卡那霉素不敏感,耐盐度为0.5%~30%.其最适降解与生长条件为:pH=7~8,温度30℃,盐度10%~20%.同时该菌株对13种不同结构的染料具有脱色作用,多数脱色率在90%以上,说明其具有较好的脱色广谱性和实际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902.
针对高盐、高油餐厨垃圾高温堆肥功能菌株缺乏的问题,以大豆油为唯一碳源,通过测定生物量、脂肪酶活性和油脂降解率,从餐厨垃圾堆积处的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出一株嗜热油脂降解菌H7.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筛选的菌株进行鉴定,考察其耐盐能力、油脂降解和生长特性.结果表明,菌株H7为嗜热嗜气解硫胺素...  相似文献   
903.
纳米金属氧化物因其独特的性质被应用于很多工业领域,其本身所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已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测定了16种纳米金属氧化物对羊角月牙藻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纳米材料对羊角月牙藻生长的96 h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从大到小为ZnO、Pr6O11、Sm2O3、Nd2O3、Co3O4、CeO2、Fe3O4、SnO2、α-Fe2O3、CuO、Cr2O3、γ-Fe2O3、NiO、TiO2、WO3、ZrO2。除Sm2O3、CeO2、SnO2、TiO2和ZrO2外,比较其他11种纳米物质对羊角月牙藻和明亮发光杆菌的毒性效应,发现供试化合物对这两类生物的毒性效应之间存在较好的种间替代关系。同时比较了这两种受试生物间的毒性差异,它们对供试纳米金属氧化物颗粒的敏感性不同,羊角月牙藻对纳米金属氧化物更为敏感,因而提出光照和溶出离子可能是引起纳米金属氧化物对藻和发光菌产生毒性差异的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904.
通过实验室摇瓶试验研究了温度对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氧化亚铁的活性及对生物成因次生铁矿物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eSO4-H2O-A.ferrooxidans休止细胞体系中,低温明显抑制了A.ferrooxidans菌的氧化活性.培养5 d后,10℃和28℃体系中Fe2+氧化率分别为11.81%和100%.当温度从10℃(培养7 d)调至28℃后,Fe2+氧化率在1 d内就迅速上升到95.10%.Fe2+最高氧化速率依次为:10℃(培养7 d)+28℃(2.25 h-1)>28℃(1.42 h-1)>10℃(0.81 h-1).次生铁矿物XRD图谱表明,在9K培养基中,10℃条件下较低的Fe3+供应速率更有利于无定型施威特曼石的形成.而在28℃条件下,施威特曼石优先于黄铁矾生成,且随着时间延长黄铁矾结晶度愈来愈高.通过XRD图谱和SEM微形貌特征判断,28℃下生物合成次生铁矿物主要为施威特曼石和黄钾铁矾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905.
三苯基锡的微生物降解及其对降解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叶锦韶  田云  尹华  彭辉  黄捷  麻榆佳 《环境科学》2013,34(9):3607-3612
为了探明三苯基锡(TPhT)微生物降解途径,分析TPhT生物降解机制,及降解过程TPhT对降解菌的毒性影响,采用Biolog法研究了克雷伯氏菌处理不同浓度TPhT后菌体利用碳源能力的改变,并利用GC-M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检测了TPhT的降解产物.处理2 h后,1 mg.L-1TPhT对降解菌利用碳源的促进作用最强.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发现,降解TPhT后部分菌体内含物流失,细胞凋亡,但大部分菌体保持完整形态,对照菌体表面出现细小褶皱.胞内酶在120 h内对3 mg.L-1TPhT的降解率即可达66.0%,效果明显优于菌体细胞.综合GC-MS和XPS分析结果发现,TPhT降解过程会产生二苯基锡(DPhT)和一苯基锡(MPhT),并最终形成无机的Sn4+.  相似文献   
906.
对分离筛选到1株能以二氯甲烷(DCM)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菌株Methylobacterium rhodesianum H13进行降解特性研究.在初始菌体浓度0.82 mg.L-1、pH 7.0和温度30℃的条件下,M.rhodesianum H13能够于23 h内将5 mmol.L-1DCM完全降解,细胞得率(细胞/DCM)为0.136 g.g-1.随着DCM的降解,溶液中的Cl-浓度逐渐升高(释放的Cl-浓度约为DCM的2倍),溶液pH值降至6.75,呈弱酸性.通过摇瓶实验考察了温度、pH、DCM浓度、Cl-等因素对菌株H13降解DCM性能的影响,获得其较适宜的生长和降解条件为:温度30℃、pH值7.0.研究还发现M.rhodesianum H13降解DCM的最适浓度为5 mmol.L-1,高浓度的DCM会抑制其降解.研究成果对高效处理环境中的DCM污染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07.
从深圳大鹏湾南澳赤潮暴发海域的表层沉积物中分离得到1株海洋溶藻细菌(编号N3),以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tricornutum)和常见赤潮生物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为实验藻种,利用液体感染法研究了该株溶藻细菌的溶藻效应及溶藻方式.结果表明,菌株N3对中肋骨条藻和三角褐指藻均无溶藻活性,而菌悬液的体积分数为2%和10%时分别对锥状斯氏藻和海洋原甲藻有较好的溶藻效果,但溶藻现象不同.菌株N3可使锥状斯氏藻的细胞变形,胞内物质分布不均匀并最终死亡;使海洋原甲藻的藻细胞膨胀变形,细胞膜内物质聚集于一端,最终藻细胞破裂死亡.菌株N3对锥状斯氏藻和海洋原甲藻的溶藻方式相同,均以直接溶藻为主.菌株N3的菌悬液以2%、1%和0.1%的体积分数接种到锥状斯氏藻藻液中时,细菌的密度整体上呈下降趋势,2%处理组中藻细胞在120 h内全部死亡,而1%和0.1%处理组藻细胞的增长率略低于对照组.菌株N3的菌悬液以10%、5%和1%的体积分数接种到海洋原甲藻藻液中时,细菌的密度呈下降趋势,10%和5%处理组中藻细胞至120 h时死亡率分别为78%和70%,而1%处理组的藻细胞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电镜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RNA鉴定结果表明,菌株N3为芽胞杆菌属(Bacillus sp.).  相似文献   
908.
不同电子供体的硫自养反硝化脱氮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袁莹  周伟丽  王晖  何圣兵 《环境科学》2013,34(5):1835-1844
采用硫自养反硝化处理模拟低浓度硝酸盐污染水.分别以单质硫、Na2S和Na2S2O3作为电子供体在3个反应器中连续运行进行脱氮实验,以考察不同电子供体条件下的脱氮效果.结果表明,在进水NO3--N浓度为13 mg.L-1的条件下,以Na2S2O3为电子供体脱氮效果最好,Na2S系统最差;Na2S2O3系统对低温的适应能力最强.20℃以上时,单质硫系统脱氮效率受传质效率和HRT的影响较大,HRT≥2 h时,系统对NO3--N和TN的平均去除率较高,分别为81%和79%,而HRT<2 h时,NO3--N和TN去除率分别降为47%和51%,出水NO2--N无明显积累,平均为0.53 mg.L-1;Na2S系统HRT保持在4 h时,NO3--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7%和41%,出水NO2--N平均质量浓度为0.29 mg.L-1;而Na2S2O3系统的NO3--N和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和90%,出水NO2--N平均质量浓度为0.080 mg.L-1,且最短HRT可缩短至0.5 h.分子生物学分析表明,3个系统中存在不同的优势硫自养反硝化菌,单质硫系统中存在脱氮硫杆菌,而Na2S和Na2S2O3系统中得到的反硝化菌基因片段在基因库中尚未找到相似性高的菌种,可能是尚未登记的硫自养反硝化菌新菌种.  相似文献   
909.
水环境中氨氮的实时在线监测具有重要意义,而现行标准对光度法水质氨氮在线监测仪的相关规定未考虑当氨氮浓度较低时,由可见光分光光度计自身噪音引起的方法误差就超过了现有标准。本文通过国标法测定氨氮校准曲线,对氨氮浓度测量的系统误差进行了分析,提出只有当水样中氨氮浓度大于1.0 mg/L时,在线监测仪器与采用国标法手工分析的结果的相对误差才能满足现有标准规定,补充了现行标准相关规定对于废水中氨氮浓度的要求,并且建议在氨氮自动分析仪器验收监测时,注意低浓度样品由于自身噪音所带来的分析误差,保证在线监测仪器验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10.
利用氧化亚铁硫杆菌对煤中硫分的脱除作用,探讨了其对3种不同地域且不同矿物含量煤的脱硫作用。进行了未酸化与酸化处理煤样脱硫试验、温度影响试验、初始pH值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未预处理条件下煤样I、n、Ⅲ的脱硫率分别为29.3%、3.9%、3.5%,酸处理后迭到39.8%、40.7%、4.2%。煤样Ⅰ、Ⅱ的最佳脱硫温度分别为35℃、30℃;温度30℃,初始pH为2.3时,煤样Ⅰ、Л的脱硫效果最好,分别为54%、67%;温度和pH的变化对煤样山的影响不大。30℃,初始pH为2.3时煤样Ⅰ、Ⅱ、Ⅲ的黄铁矿硫去除率分别为77%、83%、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