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6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53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黄土区不同耕作措施对降雨入渗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不同耕作管理措施对降雨入渗的影响效用不同,在相同雨强和坡度下,降雨入渗速率表现为:耙耱地〉人工掏挖〉直线坡,在中小雨强和较短滞后情况下,这种情况表现更为显著;②不同耕作管理措施对降雨产流的影响效用不同,在相同雨强和坡度下,产流滞后表现为:耙耱地〉人工掏挖〉直线坡,在中小雨强和较短滞后情况下,这种情况表现更为显著;③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得出了不同耕作管理措施不同坡度下入渗及产流滞后随雨强的变化关系式。上述结果为黄土高原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治理和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2.
海绵城市透水砖铺装雨水入渗模型及产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透水砖铺装系统的入渗特征是海绵城市建设中产流控制的重要影响因素。以海绵城市试点庄河市为例,通过渗流试验,构建不同土基土壤土水特征曲线,建立适用于透水砖铺装系统各层的入渗模型,揭示系统雨水入渗规律,阐明结构层厚度和土基土壤特性对产流控制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壤粒径对产流控制影响程度最大;特大暴雨时,粗砂土壤作为土基,相比细砂土壤和粉质黏土作为土基,可以延长产流时间,但随着雨强继续增大,产流时间延长作用逐渐减弱;以粉质黏土作为土基,基层与垫层厚度比约为3∶2,以砂质土壤作为土基时,基层与垫层厚度比约为4∶1时,透水砖铺装系统产流控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3.
介绍了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中最新研制的由计算机控制的大型称重式土壤蒸渗仪自动测试系统,重点介绍了该系统计算机测控部分的功能、设计思想、硬件结构及软件组成。  相似文献   
74.
降雨入渗诱发斜坡失稳的物理模型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雨是诱发斜坡失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触发因素和动力来源。基于降雨入渗诱发斜坡失稳的物理过程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是评价降雨型滑坡的有效方法。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按照降雨入渗模型和斜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的不同,将常用的降雨入渗诱发斜坡失稳的物理模型大致分为三大类:Green-Ampt入渗模型与无限边坡稳定性方法相结合的模型(Ⅰ类)、Richard入渗理论与无限边坡稳定性方法相结合的模型(Ⅱ类)、其他水文模型与边坡稳定性方法相结合的模型(Ⅲ类),并对各种物理模型的假设条件、优缺点和适用性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归纳和总结,以期为实践中降雨滑坡评价模型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5.
污水快速渗滤处理系统水力负荷周期的设计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水力负荷周期是污水快速渗滤处理系统中最关键的运行参数。本研究在面积为80m^2啤酒废水现场中试验中,分别得出了淹水期入渗速率递减曲线和落干期入渗速率恢复曲线,它们分别用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来表达。据此提出了一种以追了大水力负荷为目标时水力负荷周期的定量设计方法。将其应用于该次试验后得出的结果为1.78d淹水,2.77d落干。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比较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6.
以豫东平原惠北试验区为研究区域,根据研究区域包气带土壤蓄水库容、土壤前期含水量、地表径流、潜水蒸发量等资料数据计算地下水入渗补给规律,确定降雨对地下水的补给系数.研究结果显示:单次短时强降雨条件下,降雨强度与研究区域浅层地下水入渗补给系数呈反比例关系;当降雨强度一致时降雨量与研究区域浅层地下水入渗补给系数呈正比例关系,在降雨强度低于15 mm/h的条件下,降雨量主要用于补充包气带缺失的水分和土壤、作物、植物等的蒸发蒸腾消耗,无法对研究区域浅层地下水进行有效补给.  相似文献   
77.
上海市城市绿地土壤特性及对雨洪削减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上海市5个功能区城市绿地土壤的特性,分析了它们在各功能区的分布规律及造成差异的影响因素,并对上海市利用绿地蓄渗雨洪的潜力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城市绿地土壤质地以粘壤土、砂质粘壤土和壤质粘土为主;城市绿地土壤由于受人为活动的影响,土壤物理性质发生了显著变化,土壤容重增大,孔隙度和渗透性降低,压实现象普遍;土壤的入渗速率差异较大,以文教区和居民生活区为最好,其后依次为公园、商业活动区、道路交通区.对绿地面积比为20%的功能区,在一年一遇的设计暴雨重现期内,绿地蓄渗雨水效果随土壤入渗速率的增大而增大,且下凹式绿地的蓄渗效果明显优于平绿地.  相似文献   
78.
垃圾渗滤液在黄土层中的渗透模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渗滤液与清水在压实黄土柱中长期连续渗透对比试验,分析了在相同入渗条件下渗滤液与清水两者入渗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渗滤液入渗曲线呈波动状态,先后变化不大,清水入渗曲线则呈先升高再降低后又缓慢升高的变化趋势,渗滤液平均入渗率只有清水入渗率的12%.影响两者入渗率差异的根本因素是渗液性质导致的影响作用的不同.渗滤液入渗率影响作用主要包括微生物作用、水-岩相互作用与吸附、过滤等作用.清水入渗率主要受水-岩相互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9.
考虑降雨入渗的非饱和边坡稳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降雨入渗的边坡稳定问题,通过正交实验确定饱和-非饱和渗流计算参数。采用SEEP/W计算饱和-非饱和渗流,利用SLOPE/W模块计算树坪滑坡在降雨入渗情况下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80.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是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重要来源,其中氨氮含量非常高,是垃圾渗滤液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为了寻求垃圾填埋场防渗与污染控制设计的理论依据,把握氨氮在地基中的迁移机理,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运移概化为渗滤液在垂直方向上的不同性质成层土壤中入渗迁移.通过大型土柱室内试验,研究了设有黏土防渗层的饱和-非饱和成层土壤中氨氮入渗迁移规律.提出了氨氮在黏土防渗层及非饱和黏土层中的吸附特性及在迁移过程中发生的三氮转化反应规律.氨氮质量浓度随土柱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在还原环境中,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比例很小,硝化细菌活动性不强.总结了影响氨氮迁移和转换的影响因素,土壤的性质(成分)对氨氮的吸附作用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