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6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56篇
安全科学   211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323篇
综合类   1184篇
基础理论   130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105篇
灾害及防治   1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传统增长质疑ChallengingTraditionalGrowth¥ThorbjohnBerntsenAbstract:Today,savingtheplanetisaboutredefiningourdevelopmentmodels.Aswek...  相似文献   
62.
欣亘 《环境》2005,(3):90-91
2005年2月16日,签署了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的141个国家和地区喜形于色,称赞它是地球的一道“生命防线”。尽管这道犹如地球的生命“平安符”,因不少发达大国的缺席而留下深深的遗憾。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协议的签署,确实为地球的健康加了一道长寿的“保命符”——虽然这道“符”要发挥奇效,还须世界各国能顶住接踵而来的经济和发展调整过程中的短期不适应,以及可能出现的短期经济压力。  相似文献   
63.
《环境工程》2007,25(4):69-69
据新华社电研究人员发现,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冰架分离导致冰山的数量大幅度增加,这些冰山正在成为海洋生物聚集地。  相似文献   
64.
徐华清 《环境保护》2007,(6A):47-49
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也是能源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于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引起的。随着科学界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变化之间相互关系认识的深入,要求国际社会采取对策,努力限制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气候变化问题已日益成为影响各国制定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因素。[编者按]  相似文献   
65.
技术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其共享问题在国际上是一个崭新的"老话题".近60年来,以促进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为目的的国际技术转移,受到了广泛的研究;而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国际技术转移却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66.
In the late thirty years biotechnology, with transgenic technology as its core,has been developed rapidly and applied in fields such as agriculture and medicine with great achievements, which has caused profound impacts on society and economy, However because of scientific uncertainties of influences of transgenrc technology and derived products on human, plant and animal life and health as well as the environment,biosafety。i.e management of biotechnology so as to minimize its potential risks to the environment and human health, has become an issue with increasing concern of the internatronal community,In this context, negotiation of an international treaty was initiated in 1996 and the Cartagena Protocol on Biosafety was adopted in January 2000 and came into effect in September 2003 ,As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treaty containing direct stipulations on living modified organisms (LMOs) trade, the Protocol encountered divergence and controversy in the negotiation process, After adoption of the Protocol, compatibility of its provisions with those set in the WTO agreements has turned into a hot issue for dispute in the international forum。  相似文献   
67.
据南京海关缉私局官员披露,目前每年全球石油化工行业共产生40万至50万t含钼、镍的废催化剂。其中1/5以上走私到我国。绝大部分流向一些作坊式生产的小型冶炼企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68.
每年,世界观察研究所(WORLDWATCH INSTITUTE)都会以30多种语言。在100多个国家出版其“代表作”,也是它的“旗舰”出版物《世界报告》(State of the World)。今年的中文版由该所与中国全球环境研究所和河北教育出版社共同组织。并于近期出版发行。2005年的《世界报告》主题是全球安全,之所以选择这一看上去似乎与环境问题不是十分密切的话题,是因为,世界观察研究所根据一些国际权威民意调查机构的测验得出。目前世界普遍对安全问题不甚满意,但世界观察研究所的研究发现,其实全球安全问题归根结底很多与地区性贫困、大规模人口迁移、频繁的自然灾害、生态系统的崩溃、新兴传染病、以及对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特别是石油的激烈竞争有关。报告认为。为了建立全球安全。所有国家都必须把这些“没有边界的问题”视为共同的风险。作者提出。和平和稳定的出路在于: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建立食品安全、管理水冲突、制止传染病流行、裁军和通过国际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了让读者能对该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结合我刊特色。我们从中选出三个章节(保障食品安全。管理水冲突、促进水合作和改变石油经济)进行编辑。并分别于第4、5、6期登出。需要指出的是。其实。维护全球安全。并不只是各国政府或联合国等机构的“专利”。我们每个人的力量汇聚到一起就能成为不可阻挡的湍急“大河”。我们希望大家都能为全球的安全做出自己的贡献。正如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为此书做的序言中所指出的:“我强烈希望所有读者在看完这本书后。认真考虑自己能采取什么行动。只有公民社会积极和全心全意地参与。我们才能成功地建设一个可持续的、公正的和平世界(世界观察研究所详情见本期《观察全球环境的一处独特“窗口”》一文)。[编者按]  相似文献   
69.
张宏 《自然资源学报》2001,16(3):216-220
利用作者建立的塔里木盆地北部盐化草甸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模型 ,模拟了极端干旱气候下盐化草甸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 ,在一定土壤质地条件下 ,盐化草甸植被净初级生产力随地下水埋深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地下水埋深越大 ,盐化草甸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对地下水埋深变化的响应越敏感。全球变化造成的温度升高对盐化草甸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也是依地下水埋深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地下水埋深较小时,盐化草甸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对温度升高的反应较小 ;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加大,其响应程度明显增加。因而 ,地下水埋深越大 ,盐化草甸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就越明显。  相似文献   
70.
全球环境变化给发展中国家和南北关系带来深刻影响,理解环境问题的全球不平等需要以发展中国家80年代开始的经济结构调整和沉重债务为背景。南方的环境政策优先在很大程度上与其生活的可持续性相连,而不是通常与全球环境变化的长期性风险相关,然而,全球环境变化又与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从南方的立场看,当“问题”对他们不十分迫切时,就很难同意采取措施,仅此原因,北方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关切要得到成功回应,真正的全球契约就需要解决基本“发展”问题,主要是贫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