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24篇
  免费   1093篇
  国内免费   2755篇
安全科学   1272篇
废物处理   565篇
环保管理   844篇
综合类   7928篇
基础理论   1051篇
污染及防治   1526篇
评价与监测   411篇
社会与环境   147篇
灾害及防治   228篇
  2024年   139篇
  2023年   451篇
  2022年   491篇
  2021年   516篇
  2020年   393篇
  2019年   472篇
  2018年   278篇
  2017年   295篇
  2016年   432篇
  2015年   519篇
  2014年   815篇
  2013年   604篇
  2012年   635篇
  2011年   680篇
  2010年   634篇
  2009年   670篇
  2008年   696篇
  2007年   679篇
  2006年   689篇
  2005年   631篇
  2004年   694篇
  2003年   483篇
  2002年   369篇
  2001年   315篇
  2000年   235篇
  1999年   233篇
  1998年   178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BOD5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实验,对BOD5的测定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用氧电极法测定BOD5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对其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使之能更适用于科研、监测教学等方面的需要。  相似文献   
82.
造纸黑液制取水煤浆添加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用造纸黑液制取水煤浆添加剂的生产工艺。结果表明,依照该工艺生产的添加剂,性能优良,能够满足工业生产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83.
生活垃圾生物处理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昊  张赣道 《环境科技》2004,17(2):38-40
综述了国内外生活垃圾生物处理的研究进展和目前生活垃圾微生物研究水平,以及生活垃圾处理发展趋势与新动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活垃圾处理的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84.
花键轴是机械中广泛使用的重要零件之一。制造工艺复杂,外观质量、尺寸精度、综合机械性能等要求高。采用冷挤压成形,可使成本降低、提高质量、使用可靠。此文对花键轴成形工艺,模具设计作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85.
复合式生物膜-活性污泥反应器综合了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污水处理技术的优点,是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系统,目前在国内外已有较多的研究和应用。本文简单介绍其优点及研究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86.
在单向加压的普通液压机上,采用不同结构的模具.对厚壁管整体镦粗工艺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不同的模具结构镦粗后的工件沿高度方向各截面壁厚变化规律不同.在变形量相同的情况下,采用凹模及芯模浮动结构的模具,镦粗后的工件壁厚最均匀.  相似文献   
87.
介绍了将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台子矿区污水处理工程工艺由以卡鲁塞尔氧化沟为主体的二级生化处理工艺改造为更适宜在北方气候条件下运行的A-O法工艺;同时对系统的启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8.
介绍了厌氧处理原理,并对厌氧处理低浓度废水的最新进展进行了较全面的综速,高效厌氧反应器及组合工艺为这一发展提供了可能。高效厌氧反应器中以膨胀颗粒污泥床(ECSB)反应器为首选。其结构及远行特性决定了它在处理低浓度虚水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但中国EC,SB的应用仅处于研究阶段,尚未有生产规模的EGSB;组合工艺对低浓度废水中污染物去除率极高,出水中COD、NH3-N、TP和SS浓度均可达到较高的排放标准,对生活污水、稀释后的工业有机废水等低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89.
此文分析了产品成形的特点,模具承载的负荷特点,从而在成形工艺上、润滑上、模具结构及选材上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用H-4水基高分子润滑剂和3Cr2W8V制作冷挤压模都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90.
新疆阿勒泰区的额尔齐斯—玛因鄂博断裂带是划分阿尔泰褶皱区与北准噶尔褶皱区的一条重要构造结合带。南北两区,无论在地层、构造、喷发—侵入活动、矿化作用以及变质程度上均有明显不同,资料表明,它经历了长期的发育过程,最终发展成为两区的天然分界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