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54篇
安全科学   18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171篇
基础理论   127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5 毫秒
251.
珠江河流胶体中的典型内分泌干扰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切向流超滤、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分离和分析方法,研究了珠江2条河流中典型内分泌干扰物(EDCs)在胶体相中的含量分布、胶体/水相间的分配作用.结果发现:胶体中4-壬基酚(NP)、双酚A(BPA)、雌酮(E1) 的含量范围分别为23.2~108ng/L、2.3~97.6ng/L、n.d.(未检出)~0.32ng/L,平均值分别为70,31.4,0.3ng/L;17β-雌二醇(E2)、己烯雌酚(DES)、17α-乙炔雌二醇(EE2)、雌三醇(E3)则未在胶体样品中检出.除石龙外,其余各采样点表、底水层间的胶体EDCs浓度水平无显著差异.NP和BPA含量与胶体有机碳(COC)含量、紫外吸收强度(UV254)均呈正相关,说明COC是控制酚类雌激素在胶体相中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NP、BPA和COC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胶体有机碳的芳香性有关.计算发现,珠江河水中约21%~67% 的 NP、4%~74% 的BPA、24%~26% 的E1存在于胶体相,NP和BPA在胶体/水相间的有机碳归一化分配系数(Kcoc)分别为10 (5.69±0.50)、10 (5.51±0.77),高出各自的悬浮颗粒物/水分配系数(Koc)1个数量级,表明胶体的强吸附能力对EDCs在水环境介质间分配、迁移、转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52.
青春期双酚A结构类似物暴露对小鼠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重要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的神经发育毒性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其结构类似物对健康影响相关研究少有报道。为探讨双酚A结构类似物长期暴露对个体抑郁行为的影响,选取6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小鼠分别灌胃给予0、5、50 mg·kg~(-1)的双酚F或双酚S,连续给药4周。给药结束后,利用强迫游泳测试和悬尾测试评价小鼠抑郁样行为,同时监测小鼠体质量增加和自发活动情况。结果表明,与溶媒对照组比较,持续4周的双酚F和双酚S给药组小鼠的体质量变化和自发活动均无显著差异;5mg·kg~(-1)的双酚F或双酚S处理均不显著改变小鼠的抑郁行为,50 mg·kg~(-1)双酚F显著增加小鼠悬尾和强迫游泳测试中的不动时间,50mg·kg~(-1)双酚S处理显著增加小鼠悬尾测试中的不动时间。研究结果提示高浓度双酚F和双酚S在青春期的暴露可导致成年后小鼠抑郁样行为异常,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53.
龚剑  #  冉勇  黄文  杨娟  陈迪云  杨余 《生态毒理学报》2016,11(2):518-523
为探究典型内分泌干扰物(EDCs)在多相体系中的分配作用及其生态风险,利用切向流超滤、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分析方法,对珠江广州河段和东江东莞河段水/胶体/悬浮颗粒中的辛基酚(OP)、4-壬基酚(NP)、双酚A(BPA)、雌酮(E1)、17β-雌二醇(E2)、己烯雌酚(DES)、17α-乙炔雌二醇(EE2)、雌三醇(E3)展开了研究。结果发现,约60%的酚类雌激素存在于水相,约30%存在于胶体相,约10%赋存于颗粒相。DES、E2、EE2、E3在所有样品中均未检出。此外,NP、BPA的含量与溶解性有机碳(DOC)和颗粒态有机碳(POC)含量均呈正相关关系。溶解相中OP、NP、BPA、E1的溶解有机碳归一化含量与特定紫外吸收(SUVA254)均呈正相关,表明溶解有机质与EDCs之间可能通过π-π作用相结合,其作用强度与芳香度有关。OP、NP、BPA在颗粒物/水、胶体/水间的原位有机碳归一化分配系数的对数值(log Koc、log Kcoc)分别为:4.41±0.69、4.60±0.32、4.30±0.43和5.35±0.42、5.69±0.50、5.51±0.77,显示出胶体对EDCs有更高的吸附能力。两条河流的风险商数(RQ)在0.39~2.01之间,其中珠江广州河段为高风险区(RQ平均值为1.5),东江东莞河段为中风险区(RQ平均值为0.75),且底层水的风险高于表层水。  相似文献   
254.
《环境化学》2013,(6):1116
类雄激素物质和类抗雄激素物质属于内分泌干扰物,它们对水生生物的内分泌干扰作用已经在实验室和自然环境中得到证实.众所周知,污水再生利用是解决越来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但是,如果再生水中存在类雄激素物质和类抗雄激素物质,就会对人类及水生生物造成潜在的风险.因此,研究类雄激素物质和类抗雄激素物质在再  相似文献   
255.
传统毒理学理论认为,有毒物质产生毒害作用的剂量-效应关系是线性单调的,线性剂量-效应关系也是目前管理毒理学中计算化学品安全剂量的理论基础。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内分泌干扰物的剂量-效应关系通常不是线性的,而是U型、倒U型或更复杂的非单调剂量-效应曲线形式。以典型案例的形式介绍了近年来生理激素和内分泌干扰物非单调剂量-效应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目前认为形成非单调剂量-效应关系的机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内分泌干扰物的非单一剂量-效应给目前管理毒理学中的化学品风险评价带来的挑战,并提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56.
环境中有机紫外防晒剂残留及其生态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紫外防晒剂被广泛添加在个人护理品中,随着日常使用源源不断地进入环境中,成为一类新兴污染物。环境介质中有机紫外防晒剂的检测及其生态毒理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概述了个人护理品中常用的有机紫外防晒剂,总结了有机紫外防晒剂在各类地表水、沉积物和生物体等不同介质中的浓度水平,详细分析了有机紫外防晒剂对鱼类的内分泌干扰效应和对水生无脊椎动物的急性毒性,为今后深入研究和科学评价这类新兴污染物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57.
微观点     
《民防苑》2014,(3)
正全球儿童安全组织:自3月1日起《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法》将实施"儿童乘车需正确使用安全座椅"条例。这里分享正确安装并自检要诀:1.看懂安装手册;2.用大力气前拉座椅,收紧安全带;3.确保安全带前后左右移动不超3厘米;4.婴幼儿脸向后座椅倾斜度应30~45度间。  相似文献   
258.
水中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能通过生物富集作用进入生物体内,对生物和人体的内分泌机能造成影响。介绍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定义、作用机理及特性。重点阐明了水中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分布及去除。提出纳滤去除水中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必将成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59.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n-butyl phthalate,DnB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isobutyl phthalate,DiBP)是广泛用于塑料、树脂和橡胶制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曾在各种环境介质中频繁检出.现有研究表明,DnBP和DiBP对人类和其他动物具有显著的内分泌干扰效应以及生殖发育毒性等不...  相似文献   
260.
由于传统的溴代阻燃剂(brominated flame retardants, BFRs),如多溴二苯醚(PBDEs)和六溴环十二烷(HBCD)等具有较高的生态风险,作为替代物的新型溴代阻燃剂(novel BFRs, NBFRs)被越来越多地生产和使用,如六溴苯(HBB)、五溴甲苯(PBT)、十溴二苯乙烷(DBDPE)、1,2-双(2,4,6-三溴苯氧基)乙烷(BTBPE)、四溴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己基)酯(TBPH)和2,3,4,5,6,-五溴乙苯(PBEB)等。大量的NBFRs的生产、使用和废弃,导致其不可避免地释放到环境中,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已有研究发现很多NBFRs不仅具有急性毒性、肝脏毒性、内分泌干扰毒性和发育毒性等毒性效应,也具有生物富集、积累和放大效应,存在生态风险。但目前缺乏系统和总结性的研究概述,故基于现有的研究结果,本文综述了有代表性的NBFRs的毒性效应研究内容和问题,并提出今后主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