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358篇
安全科学   43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51篇
综合类   721篇
基础理论   66篇
污染及防治   182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我国城镇污泥处理处置起步较晚,多元利用途径和产业化推广仍在探索,其中经济性是关系到技术应用路径是否通畅,技术体系能否有效落地的重要因素。“厌氧消化+土地利用”是我国目前城镇污泥处理处置主流技术路线之一。聚焦“常规厌氧消化+土地利用”和“高级厌氧消化+土地利用”2条主流技术路线,基于全流程运行成本统一核算方法,分析不同泥质或技术条件下的经济性特征和变化规律;探讨经济性和技术实施如何相互影响,并通过经济性分析对“厌氧消化+土地利用”技术路线的应用推广提出优化建议。研究结果将为城镇污泥处理处置顶层设计和技术路线选择提供依据,为工程运营单位评估和提升运行水平提供参考,为城镇污泥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推广落地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82.
含固率和接种比对林可霉素菌渣厌氧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林可霉素菌渣的中温厌氧消化摇瓶实验,比较不同的含固率(3%、5%、8%、10%)和接种比(0.5、1、2、3)对菌渣产甲烷能力的影响,以确定菌渣厌氧消化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研究参数范围内,含固率越低,接种比越高,越有利于甲烷的产生;经过10d的培养,在含固率为3%、接种比为3时的工况中,菌渣的挥发性固体(VS)累计净产甲烷量最高,为106 mL/g;而含固率>5%、接种比2的液态发酵工艺,此条件既能保证厌氧消化不受消化产物(胺和挥发性有机酸)积累的抑制,也可以缓冲菌渣中残留林可霉素对消化微生物可能产生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83.
污泥厌氧消化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厌氧消化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污泥稳定化和资源化的方法,随着全球性的能源危机以及各国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法规的相继出台,该技术将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阐述了厌氧消化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情况,讨论了近年国外针对厌氧消化预处理技术和不同运行条件对厌氧消化反应效果的影响以及不同污泥处理工艺产能效果等方面研究成果及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4.
韩耀霞  方晞  张格红 《环境科技》2008,21(1):27-29,32
城市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污泥,数量巨大,成分复杂。如何经济、有效地加以利用已成为目前环境工程中深为关注的课题之一。文章探讨了污泥资源化工作中厌氧消化工艺的温度、时间、污泥成分的最佳工艺备件和沼气产生量,以实现污泥工业化利用。  相似文献   
185.
与其他常规处理方法相比,利用厌氧消化技术处理有机废物更具有优嚏,因为它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污省染,还可以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环境效益。简要介绍了厌氧消化技术的机理、影响因素、类型,以及在有机废物处理领域的应用现状,并重点介绍了国外近年来发展形成的典型厌氧消化工艺,同时分析了厌氧消化技术在有机废物资源化处理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6.
近年来,内源H2S的生理学作用已经逐渐被认识,被认为是继NO和CO后的第三类气体信号分子,其在生物体内的浓度水平与多种疾病相关.本文综述了近五年来内源H2S生理学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7.
杨光  史波芬  周传斌 《环境科学》2023,44(6):3024-3033
随着我国大力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厨余垃圾资源化技术已有包括厌氧消化处理、好氧生物处理和昆虫饲料转化等类型,但在已有应用案例中存在资源化程度低、环境影响显著和经济效益差等诸多问题,缺乏技术绩效的系统化分析和综合性评价.为此,研究面向厨余垃圾资源化技术应用的全生命周期过程,构建了资源效率、环境影响、经济可行和社会效应的多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21项指标),以我国的14项典型技术应用项目为案例开展定量化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厌氧消化和昆虫饲料转化处理技术的得分分别为58.39分和59.65分,高于好氧生物处理(49.16分);按细分技术类型,集中式黑水虻转化和中温湿式厌氧工艺得分较高,分别为67.14分和60.82分.按技术的处理规模和设施分布方式,集中式处理技术在资源效率和经济效益维度上分别比分散式技术高出13%和62%;分散式处理技术在环境影响和社会效应维度上比集中式高出8%和34%.在厨余垃圾资源化实践中,应结合当地的厨余垃圾理化性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推进情况、财政承担能力和收运距离等多因素综合考量,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宜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88.
本研究首先通过批量实验考察了氢氧化镁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性能,再通过底泥模拟释放实验考察了氢氧化镁覆盖和添加控制底泥中磷向上覆水体释放的效果及机制.结果表明,氢氧化镁对水中磷酸盐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其投加量的增加有利于水中磷酸盐被其所吸附去除,与Langmuir模型相比,其对水中磷酸盐的等温吸附行为更适合采用Freundlich和Dubinin-Radushkevitch (D-R)模型加以描述.氢氧化镁覆盖可以有效地控制底泥中磷向上覆水体的释放,使得上覆水中SRP浓度处于较低的水平,即使覆盖层的结构完整性受到扰动破坏而导致覆盖材料与表层底泥的混合,氢氧化镁仍然可以有效地控制底泥中磷向上覆水体的释放.氢氧化镁覆盖和添加均可以有效地降低最上层(0~10 mm)底泥间隙水中SRP的浓度,这对于其覆盖和添加有效控制底泥中磷向上覆水体的释放是至关重要的.人工合成的氢氧化镁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性能优于商业购买的氢氧化镁,前者控制水体内源磷向上覆水体释放的效果也优于后者.以上结果显示,氢氧化镁是一种有希望用于控制水体底泥内源磷释放的活性覆盖和改良材料.  相似文献   
189.
虽然利用方解石作为一种活性覆盖材料控制水体内源磷释放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其控制底泥中磷释放的效率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鉴于此,本文采用铁盐对方解石进行改性试图制备一种除磷性能更好的底泥活性覆盖材料——铁改性方解石,进而通过批量实验考察了铁改性方解石对水中磷酸盐的去除性能,以及通过底泥培养实验考察了铁改性方解石活性覆盖控制水体内源磷释放的效率.结果发现,采用铁对方解石进行改性,可以显著提高材料对水中磷酸盐的去除能力.铁改性方解石投加量的增加,有利于水中磷酸盐的去除.增加初始磷浓度,铁改性方解石对水中磷酸盐的单位去除量随之增加,最大的单位磷去除量可以达到3.09 mg·g~(-1).铁改性方解石覆盖可以有效地控制底泥中磷的释放,导致上覆水体中溶解态活性磷(SRP)浓度处于很低的水平.此外,铁改性方解石覆盖还可以促使底泥中少量的氧化还原敏感态磷(BD-P)和金属氧化结合态磷(NaOH-rP)向残渣态磷(Res-P)转变,使得底泥中磷的稳定性略微增强.固定到铁改性方解石覆盖层中的磷大多数(90.8%)以较为稳定和非常稳定的形态存在,且大部分磷以非生物可利用性磷形式存在,很难被重新释放出来.与方解石覆盖相比,铁改性方解石覆盖控制底泥中磷向上覆水体中释放的效率明显更高,且被铁改性方解石覆盖层所钝化的磷更为稳定.以上结果显示,铁改性方解石是一种非常有希望用于控制水体内源磷释放的底泥活性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190.
厌氧消化常作为高负荷污水和固体废物处理的手段,经济高效,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过程由不同的微生物群体介导,微生物之间形成共生关系,从而克服代谢过程的热力学障碍.在共生关系中,微生物种间电子传递过程极其重要,有机物氧化菌与产甲烷菌一般通过种间氢或甲酸传递进行种间间接电子传递.随着研究进行,人们发现了电子传递效率更高的直接种间电子传递,可实现微生物之间直接电子交换,而不需要如氢气、甲酸等作为电子传递载体.目前研究已表明具有导电性质的材料如某些碳材料以及铁氧化物能够促进直接种间电子传递.为加深对种间电子传递的理解以期提高厌氧消化效率,本文陈述了厌氧消化种间氢传递和直接种间电子传递的机理以及非铁氧化物促进直接种间电子传递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铁氧化物促进直接种间电子传递的研究进展,并分别从热力学、动力学、理化性质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对铁氧化物促进直接种间电子传递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