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36篇 |
免费 | 45篇 |
国内免费 | 180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37篇 |
废物处理 | 43篇 |
环保管理 | 848篇 |
综合类 | 1721篇 |
基础理论 | 452篇 |
污染及防治 | 102篇 |
评价与监测 | 58篇 |
社会与环境 | 402篇 |
灾害及防治 | 19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8篇 |
2023年 | 59篇 |
2022年 | 59篇 |
2021年 | 69篇 |
2020年 | 64篇 |
2019年 | 52篇 |
2018年 | 29篇 |
2017年 | 43篇 |
2016年 | 64篇 |
2015年 | 91篇 |
2014年 | 219篇 |
2013年 | 137篇 |
2012年 | 176篇 |
2011年 | 228篇 |
2010年 | 190篇 |
2009年 | 194篇 |
2008年 | 175篇 |
2007年 | 126篇 |
2006年 | 139篇 |
2005年 | 119篇 |
2004年 | 129篇 |
2003年 | 170篇 |
2002年 | 133篇 |
2001年 | 91篇 |
2000年 | 128篇 |
1999年 | 128篇 |
1998年 | 101篇 |
1997年 | 112篇 |
1996年 | 108篇 |
1995年 | 108篇 |
1994年 | 94篇 |
1993年 | 85篇 |
1992年 | 72篇 |
1991年 | 60篇 |
1990年 | 77篇 |
1989年 | 84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为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关键源区识别过程中情景单一、数据量大、涉及环节多,以及模型复杂、操作繁琐和治理效果不明确等问题,采用GIS技术结合InVEST的产水量与营养物传输率模型,构建可进行农业面污染关键源区识别与治理模拟的信息系统。设计了基于入河负荷、潜在径流浓度、负荷与产水量比值3种不同情景下的关键源区识别功能,模拟了3种情景下关键源区的分布状况;整合了InVEST的产水量、营养物传输率和流失负荷等模型;设计了面源污染关键源区治理模拟功能,可直观展示3种情景下识别出的关键源区的治理效果;并以海河流域为例,应用该软件对农田总氮(TN)面源关键源区进行了识别和模拟治理。结果表明:1)基于入河负荷情景下识别出的关键源区较为分散,分布在除永定河与子牙河水系外的大部分水系;基于潜在径流浓度情景下的关键源区分布较为集中,多分布在流域中部至南部,其余分布在东南部;基于负荷与产水量比值情景下识别出的关键源区分布高度集中,分布在流域中部至南部。2)基于潜在径流浓度、负荷与产水量比值情景在TN、总磷(TP)模拟治理中的效果接近,且明显优于基于入河负荷情景;结合软件中设定的基于入河负荷、潜在径流浓度、负荷与产水量比值3种情景进行分析,能降低复杂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提高面源污染关键源区的识别效率,提升面源污染关键源区治理决策的科学性,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992.
应对农业固废利用率低及过度施肥带来的环境问题,以4种常见农业固废(花生壳,PS;瓜子壳,SS;稻壳,RH;甘蔗渣,BA)为材料,研究300、450和600℃热解制备的生物质炭对水体中铵态氮吸附效果。结果显示,等温吸附Freundlich模型相比Langmuir模型具有更好相关性,更加适合描述12种生物质炭对铵态氮吸附过程。BA300(K=0.54)的吸附能力最强,RH450(K=0.01)的吸附能力最弱。在1%、3%和5%(质量分数)施用量下,土壤对铵态氮的平衡吸附量随生物质炭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结果表明,生物质炭的施加可以改变土壤理化性质,促进土壤对铵态氮的固持能力。 相似文献
993.
农业蔬菜废物处理方法研究进展和探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前我国农业蔬菜废物污染问题正日益加重,蔬菜废物和其他固体废物相比具有高含水率,高营养成分和基本无毒害的特性,适宜于单独收集处理。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蔬菜废物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好氧堆肥法,厌氧消化法好氧-厌氧联合处理法,并对这些方法的适用条件进行了论述,同时,探讨了接种微生物自然堆沤法的初步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994.
995.
揭示了农业污染纠纷的内涵,提出了处理农业污染纠纷的5个“支撑点”:认真接访,搜集证据;运用农业技术理性界定;运用监测数据科学鉴证;运用因果关系逻辑推定;强化环境管理,疏通综合处理渠道等。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以农业面源污染阻控为目标的河流生态缓冲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流生态缓冲带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国家已将河流生态缓冲带的构建与维护作为控制流域面源污染的关键措施。针对河流生态缓冲带的农业面源污染阻控功能,梳理了河流生态缓冲带的研究进展。基于河流生态缓冲带类型的划定,重点总结了河岸植被缓冲带的阻控机制及影响阻控效果的主要因素、氮磷削减途径和缓冲带生态构建模式,并就植被缓冲带对污染物的削减机理及量化方法、缓冲带的设计理念与构建模式、缓冲带的长期效果评估和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展望,以期为我国河流生态缓冲带的科学划定、生态构建以及生态系统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随着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钢铁冶金渣(简称钢渣)的排放量逐年增多,目前我国年排放钢渣量约为1000万吨,利用率仅10%左右。钢渣的处理和利用处于较落后的状态,大量的钢渣至今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置和利用,有些钢厂已是渣满为患,影响生产,对环境造成污染。钢渣是一种很有利用价值的再生资源,开发利用钢渣,特别是大宗用途方面,对于消除渣害,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钢渣富含钙、镁、磷、硅和少量锰、锌和铜等,具有多种农作物的营养元素,在钢渣的综合利用中,农业上的施用是有效… 相似文献
1000.
日本政府2015年推出了《食品、农业和农村基本法》的第四次修订,以保证粮食供应和食品安全;推动集约化农业经营,保障农业收入稳定;推动农产品出口和农业技术创新;改善补贴政策,稳定农村人口作为下一阶段日本兴农政策的核心内容。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许多与日本相似的问题,如农业经营规模小、效率低,务农收入低、人口显著减少等。在我国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老年化加速的背景下,分析和借鉴日本最新的兴农政策,提出对我国农业政策的若干启示:1以我国近期最新颁布的《食品安全法》和农药残留、化肥实施等国家标准的落实、健全为法制保障基础,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经营管理、建立食品生产全程可追溯机制、加强省县乡三级农产品和食品监测检验能力建设,以尽快提升我国食品安全水平;以培育需求和引导兴趣、技术支持、市场协助建设为手段,激励农户和消费者自主投入生态农业发展。2重点完善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统筹和政治、经贸、投资谈判支持,依靠政府的强力支持推动已起步的"一带一路"食品与农业投资发展势头,以壮大我国农产食品出口和农业海外发展。3近期以加强土地流转监管法律政策和财政金融配套扶持政策的建设为主,使支持力度集中于土地实际经营者,以有效提升新型规模化农业经营主体的数量和质量。4将农业补贴由集中于农业生产补贴向兼顾农户收入保障和生态保护、农业发展转移,将农户收入保障形式由财政补贴向保险保障转变,以求农业补贴和保险更高效、长久地兼顾农户收入保障和支持引领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