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5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229篇
安全科学   82篇
废物处理   82篇
环保管理   83篇
综合类   734篇
基础理论   109篇
污染及防治   181篇
评价与监测   5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以黄河三角洲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盐地碱蓬(Suaeda salsa)的凋落物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淹水条件下芦苇和盐地碱蓬凋落物的分解与重金属的归还特征。结果表明:两种淹水条件下,盐地碱蓬凋落物的失重率均高于芦苇凋落物;潮汐淹水条件下芦苇和盐地碱蓬凋落物的失重率均高于短暂淹水处理。在两种淹水条件下,经过分解后芦苇凋落物中As、Cr和Cu的含量增加,潮汐淹水条件下芦苇凋落物的各金属含量均高于短期淹水处理。盐地碱蓬凋落物经过分解后,各重金属含量总体上呈上升变化趋势,潮汐淹水条件下的盐地碱蓬凋落物中As、Cu和Pb的含量均高于短期淹水处理。两种淹水条件下芦苇和盐地碱蓬凋落物中的Pb和Zn,在分解期间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释放。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潮汐作用对黄河三角洲芦苇和盐地碱蓬凋落物分解和重金属归还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2.
针对长期抑制且通过常规调控方式难以恢复的工业规模硝化系统,探究菌群流加策略进行快速恢复的可行性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采取小试试验和工业规模试验结合的方式,投加高效硝化菌,测定出水中氨氮、硝氮、亚硝氮、COD、碱度和总酚的浓度,同时进行镜检,分析其中原后生动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投加硝化菌的试验组出水中氨氮浓度均显著降低,原后生动物逐渐显现。针对实际煤化工废水,硝化系统进水总酚浓度宜控制在10 mg/L以下,工业规模硝化系统可以实现长期稳定运行。根据实验结果,小试可以作为菌群流加恢复策略可行性的初步参考依据;准确识别工业规模硝化系统失稳原因或抑制物种类是实现其快速恢复的关键;在常规调控方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降低抑制物浓度,采用菌群流加恢复策略能够较快的建立硝化反应,进而实现工业规模硝化系统的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963.
鉴于污泥厌氧发酵产酸技术的生产规模性研究较少,为深入了解城镇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挥发性脂肪酸(VFAs)工程的长期运行特征,基于0.3 t/d规模的生产线平台进行了为期240 d的稳定运行研究,考察了长期运行条件下的污泥预处理效果、产酸水平、VFAs回收和经济可行性.结果表明:污泥经热-混碱预处理后溶解性有机物浓度〔ρ(SCOD),以溶解性COD计〕比原污泥提高了29倍,水解率达到56%.当ρ(TSS)(TSS为总悬浮固体)分别为30和70 g/L时,污泥预处理水解率分别为56%和59%;厌氧发酵产酸率〔以每g污泥有机物生产多少mg VFAs计,RVFAs〕分别为277和256 mg/g;ρ(TVFAs)(TVFAs为总挥发性脂肪酸)最高可达9.1 g/L,其中乙酸占61.6%.采用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联合调理能够有效提高发酵污泥的脱水性能,与对照组相比,泥饼的含水率由84.8%降至64.0%,发酵液的回收率由33.7%升至75.7%.经济效益分析表明,设置处理规模为100 t/d时,运行成本为346.6元/t,收益为451.4元/t.研究显示,城镇污水厂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生产线运行稳定,能够实现较好的有机物生物转化与资源化效果,经济可行,具有显著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64.
耐冷嗜碱蒙氏假单胞菌H97的鉴定及其好氧反硝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茜  何腾霞  冶青  李振轮 《环境科学》2018,39(7):3314-3320
结合形态、磷脂脂肪酸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了分离自贵州冬水田的好氧反硝化菌株H97,采用模拟废水探讨了不同温度、接菌量、C/N、初始p H和碳源种类对菌株H97反硝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H97为蒙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onteilii),目前国内外尚无蒙氏假单胞菌具有耐冷嗜碱好氧反硝化作用的研究报道,是对好氧反硝化菌的补充;该菌的最适脱氮条件为15℃、p H 9.0、C/N 15、接种量1.5×106CFU·(100 m L)-1,碳源丁二酸钠.此外,菌株H97在p H为7.0~11.0时,均表现出良好的脱氮能力,对硝酸盐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1.21%和79.10%以上,初始p H为12.0时,对硝酸盐氮和总氮的去除率仍分别达64.75%和36.78%,表现出了较强耐碱能力.在初始硝酸盐氮浓度为50.0 mg·L-1和最适脱氮条件下,菌株H97在48 h内对硝酸盐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可达97.69%和96.32%.同时,H97对温度适应范围广,在15~40℃均具有较强好氧反硝化能力,是1株耐冷嗜碱好氧反硝化细菌,在碱性氮污染水体处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65.
雷强  石林 《环境技术》2003,21(5):39-42
通过对烟气带入吸收系统的粉煤灰物理性质及化学组成的分析,研究了粉煤灰对硫化钠法烟气脱硫反应的可能影响,并对粉煤灰的去除工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66.
柑橘皮中果胶提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酸性水解乙醇沉淀法提取果胶,分别测定了不同的浸泡时间、酸碱度及水解温度对果胶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泡时间与水解时间过长或过短,酸碱度及水解温度过高或过低,果胶的产率均不高,只有浸泡时间在2h左右、水解时间在2~2.5h、pH在2~3之间、水解温度在80~95℃时果胶的得率最大.  相似文献   
967.
高效复合菌对多菌灵的生物降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多菌灵降解菌Alcaligenes sp.和Rhodococcua sp.(编号为A和R)按不同比例进行复配,并采用三波长校正法和HPLC法测定不同复配降解体系中多菌灵的残留量,比较了纯培养和复合菌群对多菌灵的降解效果,最后对高效复合菌的降解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得到的高效降解复合菌群AR5(A∶R复配比例1...  相似文献   
968.
对低温(30~60℃)加碱(pH为10~12)和超声波碱耦合条件下污泥的溶胞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50℃,pH为10条件下,污泥低温加碱溶胞中单位加碱溶出的SCODCr最高。超声波的引入,不仅大大提高了低温加碱的溶胞效果,而且对溶胞过程温度的要求有所降低。对于超声波碱耦合溶胞过程,温度为22℃,pH为10条件下单位碱量溶出的SCODCr最高。  相似文献   
969.
氨氮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之一,甲醇引起水体缺氧而发黑、发臭.甲胺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氨氮和甲醇,因此回收氨氮和甲醇不仅对水体有重大意义,而且可以实现资源再利用.文章介绍了氨氮和甲醇回收的技术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沉淀-蒸馏法作为氨氮和甲醇的回收工艺,探讨了沉淀-蒸馏法应用于甲胺废水回收时工艺条件选择和影响.由于沉淀法...  相似文献   
970.
利用镁盐为沉淀剂,以鸟粪石沉淀的形式去除养猪废水中的氮、磷,同时采用天然斜发沸石吸附法来提高氨氮的去除效果,以及曝气吹脱CO2方式提高溶液的pH值.考察了沸石投加量、镁盐投加量、曝气时间及初始pH等因素对氨氮和磷酸盐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原养猪废水(pH=7.51),在沸石投加量为0.5 g/L,Mg/P摩尔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