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38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71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分析长治市夏季环境VOCs浓度及其反应活性(以OH·消耗速率计),基于聚类分析与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 (PMF)解析VOCs来源.结果表明:长治市总VOCs平均浓度为37.40 μg/m3,平均活性水平为5.07s-1,具有本地新鲜排放和反应后混合的特征.机动车排放、燃煤、液化石油气/天然气(LPG/ NG)使用、工艺过程和溶剂使用源对环境VOCs的贡献分别为29.7%、29.2%、23.5%、11.6%和6.1%;对具有新鲜排放特征VOCs的贡献分别为34.6%、38.4%、10.1%、8.5%和8.5%.长治市VOCs主要受本地机动车与燃煤源排放的影响,而LPG/ NG使用源与工艺过程源可通过区域传输影响本地环境VOCs.可见,有效控制本地机动车与燃煤源排放、加强市区周边LPG/NG使用与工艺过程源的联防联控,是降低长治市环境VOCs浓度与O3生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2.
为明确兰州市大气环境常态下低碳数正构烷烃(C5~C19)质量浓度变化、组分特征及大气化学反应活性之间的关系,于2017年11月-2018年6月选取兰州市5个采样点,利用TENAX吸附管采集空气样品,应用TD-GC/MS(热脱附-气质联用)法对样品进行分析.对空气样品中低碳数正构烷烃大气化学反应活性的OFP(臭氧生成潜势)、·OH消耗速率、SOA(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进行评估计算,通过相关性分析及因子分析法分析低碳数正构烷烃的大气化学反应活性贡献率特征.结果表明:①在10种低碳数正构烷烃中,正己烷(C6)对OFP的贡献率最大,正辛烷(C8)对·OH消耗速率的贡献率最大,二者的贡献率分别为37.71%和37.64%.②在10种低碳数正构烷烃中正辛烷(C8)对SOA生成潜势的贡献率最大,为50.02%.③大气化学反应活性参数相关性分析表明,低碳数正构烷烃总质量浓度与OFP、·OH消耗速率相关性显著(R分别为0.895和0.948).④因子分析表明,5个未知因子所包含的化学反应活性信息量在94.511%以上,所含信息量也体现了未知因子组成的重要性,可为进一步解析大气化学反应活性提供参考.研究显示,正辛烷、正己烷是低碳数正构烷烃的2个关键活性组分,正辛烷是大气化学反应活性贡献率最大的化合物之一,也是汽车尾气排放源的主要组成部分,正己烷是人为源与自然源的混合产物.   相似文献   
63.
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作为对流层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前体物,在光化学反应和细颗粒物污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于2017年9月1~27日在上甸子区域背景站开展VOCs的连续在线观测,对VOCs的浓度水平,时空变化特征,化学反应活性及其对臭氧生成的贡献进行了研究,并运用特征物种比值法对初始VOCs的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2017年9月上甸子站总VOCs平均体积分数为12.53×10~(-9),其中,烷烃是体积分数最大的组分,占到了总VOCs的65.3%,其次是烯烃和芳香烃,分别占到了总VOCs的26.7%和6.5%.从大气化学活性来看,上甸子站总的L~(·OH)(·OH损耗率)为5.2 s~(-1),其中C4~C5烯烃占到了61%,其次是C2~C3烯烃,占到了12.8%.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平均值为36.5×10~(-9),烯烃是贡献最大的组分,占到了71.2%.烯烃中又以C4~C5烯烃的贡献最为突出,而体积分数较大的烷烃对臭氧生成的贡献却不大.对特征物种的比值研究发现,上甸子站VOCs受生物质燃烧和燃煤排放的影响较大,除此之外,交通排放源也有一定的影响,完全不受工业排放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4.
福州清洁地区夏季和秋季VOCs浓度特征及化学反应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引起广泛关注.2014年夏季和秋季对福州清洁地区鼓山挥发性有机物浓度特征及化学反应活性进行监测研究.鼓山夏季总挥发性有机物平均浓度为(262.57±256.71)μg·m-3,低于秋季(330.74±254.38)μg·m-3.两季平均VOCs浓度组成为烷烃(115.37±20.99)μg·m-3,含氧化硫烃(66.54±2.10)μg·m-3,卤代烃(63.17±13.96)μg·m-3,烯烃(34.20±5.50)μg·m-3,芳香烃(17.38±5.65)μg·m-3.VOCs浓度日变化趋势表现出明显的季节特征.通过比较VOCs各物种的化学反应活性,发现鼓山站点两季中烯烃类浓度远低于烷烃,但其具有最大臭氧生成潜势,约为烷烃的3倍,其次是烷烃和芳香烃.此外,异戊二烯对臭氧生成的贡献亦大.对优势物种进行分析,并选取间/对-二甲苯和乙苯环境浓度的比值作为评价气团老化程度的指标,结果表明:鼓山VOCs主要来源于交通源,夏季主要来自于大气的远程输送,而秋季受局地交通排放源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5.
正防毒面具的分类防毒面具从结构上可分为导气管式防毒面具和直接式防毒面具2种。导气管式防毒面具由面罩、大型或中型滤毒罐和导气管组成。直接式防毒面具由面罩和小型滤毒罐组成。滤毒罐的防毒原理滤毒罐内的装填物是由吸附剂层和过滤层两部分构成。其中,吸附剂层是过滤有毒蒸汽的,  相似文献   
66.
高炉是炼铁中最主要的生产设备。高炉炼铁是从高炉顶部将烧结矿、球团矿、铁矿块矿、石灰石、焦炭等物料加入,从高炉下部风口鼓入热风,使焦炭产生高温煤气,从而加热、融化炉料并使其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由于炼铁生产中使用高能设备(如高炉、热风炉、煤粉制备及输送设备等),生产过程具有高热能、高动能、高化学能特点,  相似文献   
67.
<正>发生了什么按要求,一名工人要把2只19L的敞口桶搬运到另一个地方,桶内装有液态高锰酸钠。当他把桶提起时,其中一只桶里的液体喷溅出来,溅到了这名工人身上。由于高锰酸钠是一种强氧化剂,喷溅物使得这名工人的衣服起火燃烧,他因此受伤就医。发生这次事故的工厂用到氧化剂(如高锰酸钠)和还原剂(如硫代硫酸钠和焦亚硫酸钠),但使用量小,有时是用小桶或其他小型容器来盛装的。工厂有时还会使用没有任何标识的敞口桶来搬运这些物料。据悉,产生喷溅  相似文献   
68.
科技日报6月27日报道,硫化氢发出的“臭鸡蛋味”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令人感到不快,但科学家们在《自然·地球科学》上发表文章指出,或许正是这种可怕气味的相同化学反应延缓了生命的进化历程。  相似文献   
69.
本文介绍了处理无机废水的二级pH调整处理的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0.
To elucidate the effect of nitrite ion (NO2^-) on the photodegradation of organic pollutants, a 300 W mercury lamp and Pyrex tubes restricting the transmission of wavelengths below 290nm were used to simulate sunlight, and the photodegradation processes of 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2,4-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NO2^- in freshwater and seawater were studied. The effect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on the photolysis of 2,4-D was also demonstrated using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EPR).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2,4-D photolysis reaction followed the first-order kinetics in freshwater and seawater under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NO2^-. Meanwhile, the photochemical reaction rate of 2,4-D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of NO2^-.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NO2^- was lower than 23 mg/L, the photodegradation rate of 2,4-D in seawater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freshwater. However,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NO2^- was reached 230 mg/L, 2,4-D degradation slowed down in seawater. It wa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EPR spectra showed NO2 radical was generated in the NO5 solution under simulated sunlight irradiation, indicating that 2,4-D photodegradation could be induced by NO2. These results show the key role of NO2^- in photochemistry and are helpful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hototransformatio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nts in natural aquatic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