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6篇
安全科学   4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80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在微污染原水生物预处理方面较成功的例子,指出了微污染原水预处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2.
刘成  陈卫  李磊  盛誉 《环境科学》2009,30(6):1639-1643
利用烧杯试验研究了磁性离子交换树脂(magnetic ion exchange resin,MIEX)预处理对长江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能,以总溶解有机碳(DOC)、254 nm紫外吸收值(UV254)、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有机物分级、紫外扫描以及消毒副产物生成量等指标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长江水源水中的有机物主要为小分子亲水性有机物,其含量占有机物总量的50%以上;MIEX预处理可以有效降低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投加量为10 mL/L、接触时间为15 min时,DOC的去除率超过35%,相对分子质量和分级的测定结果表明,小分子亲水性部分有机物的去除导致了DOC去除效果的改善;从紫外扫描结果可看出,MIEX预处理对在190~250 nm波长时有强吸收的有机物去除效果非常明显,但对在高于250 nm波长处有吸收的有机物去除效果与混凝阶段的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113.
The e ects of ferric ion, pH, and bromide on the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DBPs) during chlorination were studied. Two raw water samples from Huangpu River and Yangtze River, two typic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of Shanghai, were used for the investigation. Compared with the samples from Huangpu River, the raw water samples from Yangtze River had lower content of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and ferric ions, but higher bromide concentrations. Under controlled chlorination conditions, four trihalomethanes (THMs), nine haloacetic acids (HAAs), total organic halogen (TOX) and its halogen species fractions, including total organic chlorine (TOCl) and total organic bromide (TOBr),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existent ferric and bromide ions significantly promoted the formation of total THMs and HAAs for both raw water samples.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bromide ions significantly changed the speciation of the formed THMs and HAAs. There was an obvious shift to brominated species, which might result in a more adverse influence on the safety of drinking water.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d that high levels of bromide ions in raw water samples produced higher percentages of unknown TOBr.  相似文献   
114.
潜流人工湿地低温下黄河原水预处理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低温条件下(水温0.3~15.9℃),采用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在玉清湖水库进水口处对入库黄河水进行预处理试验研究,考察了低温下黄河原水预处理效果,比较了不同水力负荷条件下,湿地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及其变化趋势,同时考察了进水污染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运行期间,潜流人工湿地有较好的处理效果,COD、TP、TN、NH4 -N的平均去除率均分别达到43.13%、40.86%、42.56%、43.26%.根据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出水中COD达到Ⅰ类,TP平均值达到Ⅱ类,TN平均值达到Ⅴ类;NH4 -N平均值达到Ⅱ类.处理效果与温度正相关,在现有的水力负荷变化范围内(0.6 ~1.2 m·d-1),系统处理效果无明显差别.同时发现,由于本实验的进水负荷低,系统去除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今后的研究可以适当提高负荷,充分利用系统的净化能力.  相似文献   
115.
根据混凝反应的基本原理,针对低浊度微污染原水的特性,设计了一种新型一体化水力强化混凝净水器.研究了使用该设备及相应混凝药剂处理低浊度、微污染珠江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该净水器在较高的进水流速范围内对低浊度原水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在适宜条件下,净水器的出水经过沙滤后浊度<0.12 NTU;在使用CGA和PAC的强化混凝条件下,净水器对原水中所含的有机物也有较好的去除作用.  相似文献   
116.
针对高含藻高含盐杨埕水库原水藻类特征,采用聚合氯化铝(PAC)、硫酸铝(AS)、聚合硫酸铁(PFS)和氯化铁(FC)4种混凝剂进行混凝除藻试验,用图像法对藻类絮体的分形维数进行测定,分析混凝剂种类及投量、二氧化氯投加量等因素对混凝除藻效果及藻类絮体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杨埕水库夏季藻类种属相对较为单一,以小型色球藻、微小平裂藻、不整齐蓝纤维藻为优势藻类;4种混凝剂的除藻性能优劣依次为:AS>PAC>PFS>AC。在AS最佳投加量(以Al2SO4计)70 mg/L下,藻类的去除率为85.3%。此时,杨埕水库夏季藻类以藻类絮体分形维数值为1.54,形成的絮体密实且沉降性好。以AS为混凝剂,投加量为70 mg/L下,二氧化氯投加量为0.8 mg/L时助凝效果最好,藻类的去除率比单独投加AS时提高了6.3%,藻类絮体分形维数值为1.71,形成的藻类絮体更加密实。二氧化氯过量投加无益于藻类去除。  相似文献   
117.
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及在给水厂原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基于模糊评价原理,针对传统模糊评价模型存在的评价因子选取主观性强,评价结果可比性差及超标因子存在性表述不直观等问题,建立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利用主成分分析的降维原理筛选评价因子,降低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并以级别特征值J作为同级别水体水质优劣比较和超标因子存在性判定的依据,提高模型的实用性.最后应用该模型对西北某市地下水源水厂原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案例水厂原水合格率高于80%,且评价结果以Ⅰ类水为主,总体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但各年反映水体特征的主要影响因子有所差异.当级别特征值J大于2时,无论最终评价结果优劣,均表明评价水体存在超标因子,且J值越大,水体状况越差.以筛选后的水质指标作为评价因子,所得评判结果更贴近水体实际状况,所得J值能更准确地反映超标因子的存在,使得最终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18.
高校校园中水回用新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平顶山规模较大的高校园生活废水水质具有稳定、充足、污染较轻和收集、处理较容易的特点,通过调研和分析,得出了在校园中建立中水回用设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更加切实可行的新方案:首先将污染程度较轻的洗浴及宿舍盥洗废水采用MBR法处理,污染程度较重的校园食堂排水、厕所及生活污水采用优势茵强化的SBR工艺进行预处理;然后将经优势茵强化的SBR法处理后的废水作为MBR处理工艺的原水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19.
生物接触氧化法净化微污染原水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在姚江水质为pH6.8~7.4、浊度9~20NTU、色度25~37度、NH+4-N1.0~9.0mg/L、NO-2-N0.075~0.25mg/L和CODMn8~18.9mg/L的条件下,进行了生物接触氧化法预处理微污染原水的除污染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生化池进水处填料层生物膜厚度为0.3~0.5mm,出水处填料层膜厚为0.1~0.3mm,仅为污水处理中普通生物膜厚的1/10左右.当水中溶解氧控制在7~9mg/L时,填料上生物膜全是好气层,无厌氧层存在.生物接触氧化法净水过程是一个高度综合、高度好氧的生物作用过程,包括生物膜吸附,生物絮凝,有机物的生物降解及氨氮的显著硝化等作用.生物膜上的细菌主要是高好氧贫营养性微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