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253篇
安全科学   27篇
废物处理   26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476篇
基础理论   72篇
污染及防治   164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641.
通过戊二醛将Candida tropicalis固定在胺基化磁性壳聚糖微球(NH2-M-CSm)上,探讨了游离Ct、磁性壳聚糖微球(M-CSm)固定化Ct和NH2-M-CSm固定化Ct除酚的最适条件.结果表明,游离Ct最适pH为5.5,M-CSm和NH2-M-CSm固定化Ct均在4~6之间;游离Ct最适温度为35℃,M-CSm和NH2-M-CSm固定化Ct均为30℃;NH2-M-CSm固定化Ct的热稳定性>M-CSm固定化Ct>游离Ct;离子强度对固定化Ct无影响,而对游离Ct有一定的影响;一价态离子对游离Ct和固定化Ct影响不大;二价态离子对游离Ct起抑制作用,而对固定化Ct起促进作用;三价态离子对游离Ct和固定化Ct均起抑制作用.通过实验还得知,固定化Ct可以通过再培养恢复酶活力,其半衰期至少为90 d.最后,在实际废水处理中,经3 h反应后,NH2-M-CSm固定化Ct除酚几乎达100%,而游离Ct只达到80%左右.  相似文献   
642.
通过戊二醛将Candida tropicalis固定在胺基化磁性壳聚糖微球(NH2-M-CSm)上,探讨了游离Ct、磁性壳聚糖微球(M-CSm)固定化Ct和NH2-M-CSm固定化Ct除酚的最适条件。结果表明,游离Ct最适pH为5.5,M-CSm和NH2-M-CSm固定化Ct均在4~6之间;游离Ct最适温度为35℃,M-CSm和NH2-M-CSm固定化Ct均为30℃;NH2-M-CSm固定化Ct的热稳定性>M-CSm固定化Ct>游离Ct;离子强度对固定化Ct无影响,而对游离Ct有一定的影响;一价态离子对游离Ct和固定化Ct影响不大;二价态离子对游离Ct起抑制作用,而对固定化Ct起促进作用;三价态离子对游离Ct和固定化Ct均起抑制作用。通过实验还得知,固定化Ct可以通过再培养恢复酶活力,其半衰期至少为90 d。最后,在实际废水处理中,经3 h反应后,NH2-M-CSm固定化Ct除酚几乎达100%,而游离Ct只达到80%左右。  相似文献   
643.
以海藻酸钠为固定化载体材料,以氯化钙作为交联剂,将高效降解油脂菌--解脂耶氏酵母(Yarrowia tipolyt-ica)包埋制备成固定化微生物小球,用以处理油脂废水,考察了最佳处理条件.结果表明,解脂耶氏酵母经固定化包埋后处理色拉油废水的最适条件为:温度25~35℃、pH 4~8、摇床转速100~200 r/min,处理初始油浓度在2 000 mg/L,包埋菌浓度6.65×106个/mL,包埋量为4 mL/150 L.与悬浮状态相比,固定化微生物温度适应范围增大、热适应性增强、pH值往酸性方向偏移.将固定化解脂耶氏酵母投入YPD液体培养基内驯化30 h再处理色拉油废水,结果显示:驯化后的固定化微生物在同样条件下对色拉油的降解率达到82%,比未驯化状态高20%,且驯化后的机械强度、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44.
采用海藻酸钠包埋驯化得到的优势铁还原菌,用于还原络合吸收法脱除NOx过程中形成的中间副产物Fe^3+(NTA)。结果表明,最佳包埋条件为海藻酸钠质量浓度4%,菌体质量浓度0.2%,CaC l2质量浓度3%,此条件下制备的小球还原性能好,在微生物用量为20 g(湿重)/L时还原10 mmol/L Fe^3+(NTA),经12 h反应后还原率达到96.1%,而相同条件下游离微生物的还原率仅为11.8%,但反应16 h后游离微生物与固定化小球的还原率相近,均为97%左右。但此法制备的小球机械强度不高,溶胀、破裂现象严重。通过添加聚乙烯醇和硅藻土改良固定化小球,可强化小球的机械强度、降低小球的溶胀及破裂现象,对Fe^3+(NTA)的还原效果也较改良前的小球有所提高,两者最佳添加量均为20 g/L。改良后的小球与游离微生物相比,耐酸性增强,在pH=5的条件下,仍具有79.8%的还原效率,远高于相同条件下游离微生物的39.5%,但对温度的适应范围两者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45.
固定化菌藻微球的制备、表征及其对富营养化湖水的修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聚乙烯醇(PVA)和海藻酸钠(SA)为主要包埋材料,以活性炭、SiO2和CaCO3作添加剂,采用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和活性污泥制备固定化菌藻微球。采用正交实验对微球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最优化条件下制得的微球进行了表征,还考察了固定化菌藻微球对某富营养化湖水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固定化菌藻微球的最优化制备条件为:PVA用量10%(m/v),微生物包埋量15 mL,海藻酸钠用量0.6%(m/v),氯化钙浓度2.0%(m/v)。制得的微球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内部呈网状结构,孔径分布均匀,中孔居多,适合小球藻和微生物生长。采用固定化菌藻微球可有效修复上述湖泊的实际富营养化湖水,微球可重复使用3~4个循环,在前4个循环中,每个循环历时96 h,TN平均去除率达80%以上;TP平均去除率达90%以上;COD平均去除率达85%以上,表明固定化菌藻微球在富营养化湖水的修复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46.
以聚乙烯醇为包埋载体,饱和硼酸为交联剂,制作了玉米芯为内聚缓释碳源的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污泥颗粒。通过厌氧批实验研究了在模拟酸性矿山废水(AMD)条件下玉米芯含量、初始SO2-4和Mn2+负荷以及p H对固定化颗粒代谢特性的影响,初步分析了固定化颗粒处理AMD的机理及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玉米芯在微生物作用下快速水解并产生有机物累积后,固定化颗粒才能迅速还原SO2-4,且玉米芯含量≤5%时硫酸盐还原率与玉米芯含量成正相关,玉米芯的水解会略微降低体系的p H;初始SO2-4浓度通过改变体系中COD/SO2-4和颗粒内外的浓度差影响固定化颗粒的代谢过程,而对玉米芯水解的影响不显著。初始p H为2~6和Mn2+浓度≤55 mg/L时对固定化颗粒活性抑制作用不明显,初始p H越低越利于玉米芯的水解和颗粒形成良好的孔隙结构;颗粒对Mn2+的去除机理是一种不依赖微生物活性的快速化学吸附作用,可用伪二级动力学模型描述吸附过程(R2=0.995)。  相似文献   
647.
通过研究嗜水气单胞菌RB5-M1菌株对活性黑5的脱色过程,探讨了菌株脱色不同初始浓度的活性黑5的动力学模型,并从机械强度、包埋量和渗漏量3个方面,对菌株的固定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初始染料浓度为50、100、150、200、250和300 mg/L时,菌株脱色活性黑5的动力学过程均更为符合Monod零级反应模型。当冷却温度为30℃、PVA与海藻酸钠浓度比为10∶1、氯化钙浓度为2%、明胶浓度0.2%时,可以获得机械强度较好、包埋量较多的固定化颗粒。当氯化钙浓度2%、明胶浓度0.3%、PVA与海藻酸钠浓度9∶2、冷却温度20℃,可获得渗漏量较少的固定化颗粒。  相似文献   
648.
固定化小球藻与活性污泥的共生系统处理含锌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固定化小球藻与活性污泥的共生系统对含锌废水中Zn2+的去除效果,分析菌藻状态、初始Zn2+浓度、pH、固定化菌藻小球投加量和菌藻体积比等5个因素对固定化菌藻共生系统去除Zn2+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化活性污泥、固定化小球藻和固定化菌藻对Zn2+的去除效果均优于悬浮小球藻,其中固定化菌藻对Zn2+的去除效果最好;废水中初始Zn2+浓度小于100 mg/L时,固定化菌藻系统对废水中Zn2+的去除率达到90.5%;固定化菌藻系统去除废水中Zn2+的最佳条件是:初始Zn2+浓度为80 mg/L,pH=7,固定化小球投加量为80 mL,菌藻体积比为1∶2。  相似文献   
649.
从首都钢铁集团焦化厂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出一株沙雷氏菌属,利用聚乙烯醇(PVA)-卡拉胶混合载体对该菌种进行固定化,并对实际焦化废水进行降解。结果表明:(1)以PVA为包埋材料,添加卡拉胶为辅助载体后,使得固定化苯酚降解菌小球在制备过程中不易出现凝集的现象,易于操作,固定化苯酚降解菌小球颗粒综合性能有所提高。(2)最佳的固定化条件:PVA质量分数为8%,卡拉胶质量分数为0.5%,KCl为0.4mol/L,菌体化包埋比(菌液和混合载体的体积比)为1.0∶5.0,固定化时间为24h。新制备的固定化苯酚降解菌在使用前需进行活化,以提高降解性能。(3)在焦化废水的实际降解中,固定化苯酚降解菌的降解性能明显优于游离苯酚降解菌,固定化的载体对固定于其中的菌种起到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50.
固定化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特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梯度稀释法分离筛选原油降解混合菌,采用吸附法将混合菌固定在砾石和草炭土上,探讨固定化混合菌对土壤石油烃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混合菌8-2,菌群结构简单,石油烃降解率可达52.1%。与砾石相比,草炭土所固定的微生物数量和活性较高,可达1.3×108 cfu/g和0.24A487。草炭土固定的混合菌8-2,修复含油量为30g/kg的污染土壤30d后,石油烃降解率达28.4%,高于游离降解菌的24.3%。固定化载体草炭土在修复过程中起到了微生物缓释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