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131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41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西北地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水土保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岳 《交通环保》2004,25(4):24-25
就西北地区高速公路建设的水土流失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工程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2.
《能源环境保护》1997,11(1):71-75
平朔矿区位于山西省北部的朔州市,煤田面积380km~2,地质储量127.5亿t,是国家“七五”开发的重点能源基地。公司规划建设3个各年产1500万t的特大型露天煤矿和相应规模的选煤厂,其中第一期工程安太堡露天矿先期由中美合资开发建设,1985年开工,1987年就形成生产能力,是国家动力煤出口的主要企业。  相似文献   
13.
遥感技术监测土壤侵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美国陆地资源卫星TM5图象为主要信息源,参考相关图件,进行解译判别,监测鞍山市土壤侵蚀状况.针对遥感技术的特点,对土壤侵蚀采取二级分类制分级标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鞍山市共有7894.32km2的土地遭受不同程度的侵蚀,占全部国土面积的85.06%.主要为Ⅳ级、V级侵蚀类型,占侵蚀土壤面积的52.06%.  相似文献   
14.
土地退化方法应用初步研究——以闽西沙县东溪流域为例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综合运用137Cs、土壤磁测等新技术手段,结合土壤结构水稳性、CEC等部分土壤理化指标,对闽西沙县东溪流域坡地不同部位的土地退化特征进行初步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①土壤中137Cs含量与坡度呈很强的对数关系(R=-083),表明土地退化随坡度的增加而加剧;②土壤表层磁化率富集系数与坡度呈较强的对数关系(R=-063),表明土地退化随坡度的增加而加剧;③不同地貌部位以及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其土壤部分理化指标,在不同的显著性水平上,呈现一定的退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土壤的悲哀     
《沿海环境》2002,(6):41-41
随着大工业化的发展,天空中尘埃的比重比过 去成倍增加。据墨西哥报道,该国向大气中扩散的尘埃每年达43万吨。在城郊的埃卡特佩克,每天街道和房屋都被白色粉末所覆盖,住户们戏称下”。这种“雪”是被风从附近的工厂吹来的苛性碱粉末,由于尘埃中含有过多的化学物质,不少居民感到眼睛和喉咙疼痛。南美洲最大的城市圣保罗,排放的污染物几乎与墨西哥城相似,其中空气中的尘埃,每年在6.8万吨左右,使不少健康人患上了呼吸道疾病。中国的兰州,城市烟尘污染使人们的鼻孔里总是充满着黑色。曾经超过50年代伦敦烟雾事件的本溪,由…  相似文献   
16.
不同雨强下红壤坡地径流及土壤侵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建生  何增化 《环境》2006,(Z1):10-11
广东省的土壤侵蚀严重地影响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该地区典型土壤--红壤侵蚀对于该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天然降雨试验的方法对其不同土地利用情况的侵蚀进行研究,取得了如下结果(1)径流随雨强增大而增大;同一雨强下,有松散堆积物的地表径流量最大、开挖裸地次之、有植被覆盖的最小;(2)土壤侵蚀量随降雨强度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同一雨强下,有松散堆积物的侵蚀量最大、开挖裸地次之、有植被覆盖的最小;(3)开挖裸地随坡度增大,径流量、土壤侵蚀量反而减少,说明坡地径流及土壤侵蚀随坡度变化均存在一个临界值,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4)随雨强变化,有植被覆盖的小区侵蚀量最大值出现比其他小区推迟,表明植被对降雨的截留和改善土壤理化性能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7.
18.
非点源污染模型中土壤侵蚀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鑫  郝振纯  张金良 《四川环境》2006,25(2):105-110
非点源污染模型是进行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的重要手段,而土壤侵蚀模型是非点源污染模型的基础,土壤侵蚀因子的研究是土壤侵蚀模型的重要基础。本文对国内外主要土壤侵蚀因子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概述,并指出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土壤侵蚀因子的研究仍是土壤侵蚀模型研究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9.
基于RS/GIS和RUSLE的福建武步溪流域土壤侵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和美国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相结合对武步溪流域的土壤侵蚀量进行计算.运用ERDASIMAGINE 8.4软件对武步溪流域2001年和2003年的遥感影像进行监督分类,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和土壤分布图在ArcView3.2软件平台上获取RUSLE模型中的LS、C、P、R因子,通过ArcView3.2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叠加分析,最终得到武步溪流域两个年份的土壤侵蚀等级的空间分布图及土壤侵蚀量.研究结果表明:2001年和2003年中度侵蚀及其以上等级的土壤侵蚀量分别占同年总侵蚀量的88.1%和59.8%,2001年的土壤侵蚀状况比2003年更为严重,其主要原因是2001年降雨侵蚀因子大于2003年的降雨侵蚀因子.改变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将有利于改善该流域土壤流失状况.  相似文献   
20.
使用基于地形坡度的土壤侵蚀要素提取方法,选择大别山区商城县为研究区,利用TM/OLI和SPOT 5/GF-1数据得到植被覆盖度和土地利用类型图,并结合DEM数据生成的地形坡度因子,基于GIS/RS提取土壤侵蚀信息及其时空变化量。结果显示,研究区2011年和2016年的土壤侵蚀主要分布在南部中低山地区,以轻度侵蚀为主,分别占总侵蚀面积的81.13%和83.97%;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坡度为5°~25°的区域,且随着坡度增大土壤侵蚀越严重;耕地的土壤侵蚀最严重;2011—2016年间虽然大部分区域土壤侵蚀状况不变,但整体有所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