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3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309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46篇
综合类   225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49篇
灾害及防治   5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371.
为了揭示浙江温岭“6?13”液化石油气(LPG)槽罐车特大爆炸事故的成灾机制和破坏威力,通过事故现场实地勘察并收集公开资料,发现此次事故的两次主要爆炸分别为沸腾液体扩展蒸汽爆炸(BLEVE)和蒸气云爆炸 (VCE);分别采用 BLEVE 热辐射模型、能量法和 Jarrett 模型对两次爆炸进行了爆炸威力和灾害效应分析。结果表明:BLEVE 事故中参与火球燃烧的 LPG 约为 7.59 t,火球热辐射死亡半径、重伤半径、轻伤半径分别为 93、124 和 200 m;BLEVE 的爆炸威力相当于 88.4 kg TNT 炸药;BLEVE 冲击波作用下人员的死亡半径和安全半径分别为 9.5 和 23.6 m,建筑物的安全半径为 55 m;VCE 事故的爆炸威力相当于 10.7 t TNT 炸药;参与 VCE 反应的 LPG 约为 1.05 t;通过 Braker 评估模型计算出的 VCE 事故中人员安全半径和死亡半径分别为 221 和 84 m,钢筋混凝土结构倒塌(严重损毁)半径为 94 m,瓦片掉落、钢筋混凝土墙产生裂缝对应的计算半径为 136 m,窗框的损坏半径为 273 m,建筑物的安全半径为 700 m,计算结果与实际破坏情况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72.
2009年夏季黄山云雾水化学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彬  银燕  秦彦硕  陈魁 《中国环境科学》2012,32(12):2113-2122
利用09年夏季在黄山光明顶气象站采集的25个云雾水样本及气象站常规资料,分析了云雾过程雾水的化学特征、污染来源与微物理特性.结果表明,观测期间云雾水呈弱酸性,平均值pH值为6.4,主要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排列为:SO42->NH4+>Ca2+>NO3->Na+>Cl-,表明二次污染物对黄山云雾水的贡献较大.统计分析显示,各云雾过程中雾水组分变化,主要缘于不同云雾过程中污染源与海洋源的贡献率不同.结合后向轨迹进一步分析显示,影响气团主要来源于海洋和周边地区,不同气团影响下雾水离子组分及云雾微物理特征差别明显.  相似文献   
373.
为准确预测岩爆等级,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安全,首先,从岩爆机制、数据和算法角度,分析埋深(D)、单轴抗压强度(UCS)、单轴抗拉强度(UTS)、岩石脆性指数(B1、B2)、围岩最大切向应力(MTS)、应力集中系数(SCF)和弹性变形能指数(Wet) 8个指标,建立岩爆预测指标体系;其次,针对岩爆样本存在的数据不均衡问题,引进托梅克联系(Tomek Link)对欠采样方法,改进合成少数类过采样(Smote)算法,对岩爆训练样本进行混合过采样;最后,构建SmoteTomek-梯度提升树(GBDT)岩爆预测模型,以38组数据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并与其他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SmoteTomek-GBDT的准确率为92.1%,较未采样提升5.3%,Smote采样提升10.5%,优于随机过采样模型,并且避免跨等级的岩爆误判。  相似文献   
374.
为准确评定岩体稳定性等级,引入未确知测度理论、多元联系度理论和同异反确定不确定体系,建立基于未确知测度的岩体稳定性多元联系度评价模型。该模型通过指标组合权重值和单指标测度矩阵,得出多指标综合测度矩阵、同异反联系度矩阵和模糊评价矩阵。并借助多元联系度定量计算待评岩体的评价等级、定性分析及准确预判岩体稳定性的发展趋势,较好地优化置信度评价过程,克服传统模型不能定量表达不确定性因素的缺陷,而且拓展指标隶属等级交叉的特性。以1号岩体为例,研究结果表明:岩体的稳定性等级为Ⅲ级,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但有着向不稳定状态(Ⅳ级)移动的趋势。模型的评价结果与实际结果相吻合,说明应用该模型评判岩体稳定性等级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375.
考虑LNG储罐泄漏过程的压力变化,通过压力修正建立了固定顶LNG储罐VCE后果分析模型。在总结前人不确定分析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泄漏孔上方初始液位高度与气云TNT当量系数作为不确定性分析参数。利用随机抽样推测法通过模型计算获得了VCE事故人员死亡半径,并通过数据统计分析获得人员死亡半径大小及其概率密度分布,对有效降低事故风险以及提高LNG管理水平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376.
大气中含硫化合物进入降水有三种途径:①自身起凝结核作用形成云雾水;②降水对云下二氧化硫的冲刷;③降水对云下硫酸雾、硫酸盐气溶胶的冲刷。云下硫酸雾、硫酸盐、二氧化硫是大气中硫的三种含量高而且稳定存在的化学状态,在柳州地区它们对降水酸度贡献的估算值分别为52.4%、3,6%、18.7%,对降水中总硫的贡献分别为10.2%、15.1%、14.9%。柳州地区云雾水对降水总硫的贡献约30%左右。   相似文献   
377.
探索城市化与乡村地域功能演化的复杂性关联规律既是新时期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重要命题,也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时代前沿。以江汉平原为研究案例,以2000—2019年为研究时段,在建立城市化指标体系和乡村地域功能评价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态面板模型、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深入探究多维城市化与乡村地域功能之间的时序关联规律及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1)江汉平原乡村地域功能演化具有明显结构分异性,其中,乡村地域综合功能在时序上呈现阶段性变化,空间上呈现沿焦柳-长荆发展轴的倒“U”形分布格局向汉宜线-东部平原带的“T”形分布格局演化。(2)江汉平原多维城市化与乡村地域功能在时序关联上呈现复杂性特征,其中人口、经济城市化与乡村地域综合功能呈现“N”形曲线规律,土地城市化与乡村地域综合功能呈现单调递增态势,但弹性系数值低于后期人口和经济城市化正效应值。(3)江汉平原多维城市化与乡村地域功能在空间关联上呈现明显规律性和异质性特征。研究结果有利于丰富乡村地理学理论内涵,为案例地区的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实践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78.
为深入评估砖木旧工业厂房改造加固的脆弱性,经过基础理论研究与调研,运用VSD模型(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结合该系统4项构成要素,即协同管理、结构特点、施工环境、技术方法,以交叉矩阵形式分析系统脆弱性影响因素。通过SPSS软件进行可靠性检验从而筛选指标,构建以暴露性、敏感性、适应性为核心的评估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求得指标权重后,结合某砖木结构厂房实例,依据云模型方法建立脆弱性评估模型,运用MATLAB软件计算指标参数,从而量化指标的不确定性。评估结果识别出保护性拆除方案、抗震构件的设置和保护性修复政策3个最脆弱因素及相应控制最有效的3个关键因素,相比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更具优越性,为今后旧工业厂房改造加固工程的施工管控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79.
为合理确定液化烃罐区周边建筑物的抗爆设防荷载,有效进行抗爆设计和防护,建立1套系统的抗爆设防荷载定量评估方法。以某液化烃罐区建筑物为例,计算172个爆炸场景,获得4组累积爆炸频率曲线,基于风险控制标准确定抗爆设防荷载。结果表明:爆炸场景发生频率应包括初始泄漏频率、气象概率、泄漏方向概率和延迟爆炸概率;获得的爆炸超压-累积频率曲线是确定抗爆设防荷载的基础,在爆炸超压较低时,与爆炸源中心距离不同的4面墙体的超压累积频率曲线极为接近;随着爆炸超压的继续增大,累积发生频率的差异逐渐明显;液化烃罐区建筑物的抗爆设防荷载应同时满足2个准则,即万年1次的风险可接受准则和风险可接受范围内爆炸超压最大化准则;根据该准则确定的液化烃罐区附近建筑物东墙的爆炸冲击波峰值入射超压为44.6 kPa,正压作用时间为89.3 ms。  相似文献   
380.
针对特种设备数量高速增长与质量管理服务供给不足等日益复杂的形势,研究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特种设备智能检测监测架构与支撑要素,提出面向设备安全管控的检测监测技术应用模式、面向生命周期环节的集成应用模式、基于动静态数据的云服务应用模式等多种云服务模式,集成技术、平台、数据等多种手段探索特种设备行业检测监测应用与服务创新,满足特种设备生产、使用、检验、检测、监管等多方需求,推动特种设备质量提升、技术优化和风险防范能力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