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260篇 |
免费 | 1900篇 |
国内免费 | 790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703篇 |
废物处理 | 73篇 |
环保管理 | 861篇 |
综合类 | 6475篇 |
基础理论 | 1015篇 |
污染及防治 | 419篇 |
评价与监测 | 648篇 |
社会与环境 | 354篇 |
灾害及防治 | 40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395篇 |
2023年 | 558篇 |
2022年 | 551篇 |
2021年 | 666篇 |
2020年 | 616篇 |
2019年 | 490篇 |
2018年 | 328篇 |
2017年 | 368篇 |
2016年 | 406篇 |
2015年 | 480篇 |
2014年 | 784篇 |
2013年 | 505篇 |
2012年 | 426篇 |
2011年 | 382篇 |
2010年 | 319篇 |
2009年 | 297篇 |
2008年 | 344篇 |
2007年 | 304篇 |
2006年 | 238篇 |
2005年 | 259篇 |
2004年 | 234篇 |
2003年 | 281篇 |
2002年 | 191篇 |
2001年 | 211篇 |
2000年 | 225篇 |
1999年 | 176篇 |
1998年 | 246篇 |
1997年 | 124篇 |
1996年 | 95篇 |
1995年 | 60篇 |
1994年 | 61篇 |
1993年 | 35篇 |
1992年 | 59篇 |
1991年 | 50篇 |
1990年 | 101篇 |
1989年 | 74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环境痕量污染物及其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各种人造化学品被释放到环境中来,引发以POPs,PTS,PBT,EDCs等痕量污染物为主要特征的第三代环境问题。本文从环境科学的角度提出一个新的环境管理概念——环境痕量污染物(ETPs),并分析ETPs的污染特征来形成新的环境管理领域,并提出中国ETPs防控的若干对策,为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新的突出的环境问题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92.
采用盆栽法,以小麦为受试作物,通过对其不同生长时期各器官重金属含量的测定,研究小麦植株对重金属铅(Pb)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总体上看,在Pb胁迫下,Pb主要富集在小麦根部,向地上部分迁移较少;Pb在小麦幼苗期的分布规律为根>叶片;拔节期为根>叶片>茎;抽穗期为根>茎(叶片)>颖壳;成熟期为根>茎>叶片>颖壳(籽实);小麦根部Pb含量分布规律为抽穗期>成熟期>拔节期>幼苗期(除质量分数为400mg/kg时);茎中为抽穗期>成熟期>拔节期;叶片中为在拔节期和抽穗期较大,幼苗期和成熟期相对较小,拔节期达最大值;颖壳中为成熟期>抽穗期. 相似文献
993.
城市入河径流排放口总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流入城市雨源性河流的径流污染不容忽视,以我国南方典型城市深圳市的福田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经过18场典型降雨径流的测定,从污染过程线、径流初期效应识别和降雨事件平均浓度(EMC)等方面分析和讨论了城市河流入河径流排放口的总污染特征规律,有利于指导城市河流污染控制.结果表明,排放口地表径流浓度随时间变化历程中,COD、SS、TN、TP和BOD5普遍超出地表Ⅴ类水标准十多倍以上,某典型降雨场次的重金属(铬、镉、铜、砷和汞)污染较为严重,研究区排放口的浓度范围和平均值均高于重庆沙坪坝雨水口和加拿大Silerwood的雨水排放口,但低于武汉十里铺排放口.COD、SS、BOD5的初期效应尤为明显并且COD和SS冲刷强度较大,TN、TP初期效应不明显.COD、SS、TN、TP和BOD5的EMC浓度平均值分别为224.14、571.15、5.223、2.04、143.5 mg/L,在某种程度上,深圳市研究点的COD和SS的EMC值高于邻近的澳门、珠海,TN、TP值高于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与国外的一些研究结果相比较,EMC值比韩国、美国及加拿大一些城市地表径流污染物浓度高得多,可见由排放口入河的径流总污染极其严重并需要治理. 相似文献
994.
6月2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省环保厅副厅长杨智明出席发布会,介绍了我省污染减排与环境保护工作进展情况,并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据介绍,2008年以来,全省各级各部门以污染减排和北京奥运环境质量保障为重点,着力治理水、大气污染,扎实推进污染减排,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环保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995.
城市垃圾填埋场是全球甲烷源中具有可削减意义的重要人为甲烷源。甲烷13C同位素特征是区域和全球甲烷源源强恒算的一个重要定量因子。研究测得中国阿苏卫垃圾填埋场甲烷δ13C特征值的一般范围为-54 9‰~-49 0‰,反映出了城市垃圾填埋场普遍的甲烷δ13C特征。研究表明,在排气系统方面与国外垃圾填埋场的结构差异和特定的场地条件,使阿苏卫垃圾填埋场排气系统和覆土层排放的甲烷都经历了相当程度的氧化,二者的甲烷δ13C特征值差异并不显著,普遍略重于国外相应研究结果,显示出较为显著的氧化特征。 相似文献
996.
997.
吸附分离技术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硝酸尾气、黄磷尾气等污染物中NOχ、SO2、P、As、PH3、CO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危害,及采用吸附分离技术在治理气体污染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8.
以绍兴污水处理厂为例,研究区域性工业废水的水量、水质特征,并对区域性工业废水的集中治理技术中的典型规模、排放标准、运行管理等进行了若干探讨. 相似文献
999.
1000.
根据1997年8月至2003年5月对粤东近海重要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研究的资料,对叶绿素的含量、组成和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广东东部近海的叶绿素平均含量6.45mg/m3,其中柘林湾水域的叶绿素含量最高(9.12mg/m3),大亚湾水域的含量最低(3.61mg/m3)。考洲洋、珠江口水域叶绿素含量有季节/年度差异;大亚湾、红海湾水域叶绿素含量的季节差异较小。叶绿素a是叶绿素的主要组分,占60%~80%,叶绿素b、c分别占7%~24%和6%~19%。研究水域的叶绿素含量和季节变化与营养盐、水体的温盐等理化因子的变化有关,而叶绿素组成的变化与浮游植物的生长状况、群落结构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