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6篇
  免费   298篇
  国内免费   1085篇
安全科学   269篇
废物处理   155篇
环保管理   230篇
综合类   2556篇
基础理论   243篇
污染及防治   672篇
评价与监测   77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酚二磺酸光度法是测定水中硝酸盐氮的首选方法。但水样预处理方法麻烦,且掌握不好易使实验失败。术中介绍了对水样的预处理方法所进行的改进,通过改进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2.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环境恶化事件不但导致了生物大绝灭,而且造成了自然界正常的碳循环崩溃。为了研究三叠纪早期生物复苏过程中的环境特征、碳氧同位素演化上的地层学意义,对巢湖平顶山西坡剖面下三叠统碳酸盐岩取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巢湖平顶山西坡剖面早三叠世碳氧同位素地层曲线与已知的平顶山北坡剖面碳氧同位素地层曲线相似。δ13C值在Induan阶、Olenekian阶底部首先表现为大幅度负漂,随后呈上升趋势。δ18O值除了表现出1Ma的周期性波动之外,与δ13C低值区对应处也具负偏趋势。δ13C、δ18O值的演化趋势反映了早三叠世海洋环境恶化、生物复苏十分缓慢。  相似文献   
103.
微生物技术用于红阳三矿煤脱硫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论文针对沈阳矿务局红阳三矿的煤炭中硫的形态、特性、分布规律及脱除途径进行了研究,并对该矿的煤样进行了生物浸出脱硫和生物预处理-浮选脱硫试验研究,对其脱硫机理、菌种及操作条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4.
测定水中挥发酚时,需进行预蒸馏处理,据《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以下简称《方法》)规定:预蒸馏时,取250ml水样,在加热蒸馏出约225ml馏出液时,停止加热,放冷,向蒸馏瓶中加入25ml水,继续蒸馏至溜出液250ml为止。该法操作繁琐,费时、费力并浪费能源,不利于水样的批量分析。为此,采用了水样与水同时加入,然后进行一次蒸馏的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5.
李英 《劳动保护》2003,(5):58-58
2001年3月9日上午10时25分,北京某汽修厂丰田汽车维修中心综合楼进行屋顶蓄水池涂防水涂料施工,工人李某(男,23岁,某省建安防腐工程公司工人)、王某(男,39岁)先后进入综合楼顶消防水箱内刷还氧树脂涂料。水箱长6.6米,宽4米,高1.1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顶部有一直径为0.73米  相似文献   
106.
城市污水污泥堆肥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介绍了堆肥化技术发展的历史,以及国内外污泥堆肥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国内的生产实例,可供大家初步了解污泥堆肥化技术。  相似文献   
107.
城市垃圾渗滤液场内循环处理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城市垃圾渗滤液的产生量、水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垃圾渗滤水场内循环处理的两大研究流派-以欧美国家为主的生物反应器填埋技术和以日本为主的循环式准好氧填埋技术。根据我国城市垃圾有机物含量高的特点,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将准好氧填埋技术与生物反应器填埋技术特点相结合的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波液场内循环处理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08.
109.
琵琶湖是日本第一大淡水湖,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的发展,湖水水质逐步变坏。1977年湖的北部出现赤潮,1983年湖的南部出现了湖泊富营养化的产物微囊藻。多年来,在深水区湖水温度分层情况下,叶绿素a或浮游植物主要分布在湖的表层(Tezuka,1984)。但在1994年夏季,降雨量极少的情况下,在深水区叶绿素a或浮游植物主要分布在温跃层附近,这种现象在琵琶湖是罕见的(Nakanishi,1995)。最近,琵琶湖北湖的藻类爆发显著增加了溶氧的消耗,导致了湖底层溶氧的减少。如果湖底层溶氧持续减少,底泥储存的磷就会释放到湖水中,从而加快湖泊富营养化的进程。本文分析了琵琶湖南北10个点1994年4月至1995年3月每月1次的常规观测资料,深入剖析了全湖物理化学参数的时空分布,不仅发现叶绿素的峰值在湖水温度分层时出现在温跃层的上部,而且湖底边界层同时出现了低溶氧和高浊度的现象。分析认为绿素a和溶氧、浊度的对应关系表明温跃层是一光合成活跃的区间。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